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02

我国高分多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12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办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以下简称“高分多模卫星”)投入使用仪式。利用高分多模卫星0.5米分辨率全色、2米分辨率多光谱数据产品,可进一步满足大比例尺国土调查与测绘、重点区域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灾害风险与应急监测、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精细化监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领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的迫切需求。

高分多模卫星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星于2018年立项,202073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211217日完成在轨测试总结评审,测试结果表明卫星状态良好,功能性能正常,达到研制建设总要求规定的各项工程指标,满足应用系统需求,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作为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首发星,高分多模卫星配置了高分辨率相机、大气同步校正仪等业务载荷,以及激光通信终端试验载荷,具有四大特色:一是“十三五”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发科研卫星;二是使我国民用卫星获得最高分辨率影像,实现1个全色、8个多光谱谱段,最高分辨率0.5米,标志我国光学遥感卫星研制总体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三是实现平台的高精度、高稳定度、敏捷机动控制技术在轨验证;四是作为我国民用航天首个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开辟了国家公益与商业运营结合的新模式。

 

“超级火山”导致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被证实

 

2亿年前,一场生物大灭绝让超过一半地球生物消失。这场进化史上的“浩劫”因何而来?近日,中外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了有力证据,表明火山爆发是当时环境剧变和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相关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2亿年前的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5次生物大灭绝之一。几十年来,科学家对这次灭绝的原因提出了各种推测,火山爆发被认为是重要诱因,但它的影响有多大一直难有定论。此次,科研团队对这一时期两个不同纬度地层中的碳同位素、汞元素、黏土矿物等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地层中汞元素含量明显增加,碳同位素数值波动,指示风化作用的黏土矿物也发生了变化。由于火山活动是地质历史上最重要的自然汞来源,这样的结果证明,火山爆发不仅波及范围广,还导致了一系列气候和生态剧变。

结合以往地质研究,科研人员大致还原出2亿年前的大灭绝场景:当时陆地上的一片“超级火山”持续爆发近60万年,形成了横跨北美和盘古大陆的大规模岩浆沉积。火山向大气中排放了巨量二氧化碳和甲烷气体,使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现在的10倍左右。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造成气候变暖、海洋缺氧、海水酸化,并导致大陆风化作用不断增强。这一过程持续了约200万年。大量生物无法适应环境剧变,最终从地球上消失。不过,这次大灭绝也给另一些生物提供了发展空间。不久之后恐龙出现,开启了它们长达1亿多年的称霸历史。

 

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1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国家林草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第26个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活动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活动现场,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启动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预热宣传及LOGO征集活动,青少年代表发出湿地保护倡议。

我国现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白皮书》汇总了63处内地国际重要湿地2020年生态状况的监测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内地63处国际重要湿地面积372.75万公顷,同口径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湿地总体水质进一步改善,53处获取地表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二类水比重最大,占30.19%7处获取海水水质数据的湿地中,一类3处,二类4处。同时,针对9处湿地自然补水不足等问题,采取了人工补水措施,其中内蒙古达赉湖湿地补水达18.39亿立方米,引水保证率提高到70%

国际重要湿地是在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湖沼学或水文学方面具有独特的国际意义的湿地。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我国将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使得许多重要湿地得到抢救性保护,为全球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发现2022年首颗近地小行星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近日发现一颗正在向地球飞来的近地小行星。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其编号为2022 AA,预计它将于24日飞掠地球。这也是2022年全球范围内发现的首颗近地小行星。

紫金山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团组科研人员介绍,这颗小行星于112133分左右被近地天体望远镜发现。接到上报后,国际小行星中心将这颗“新星”编号为2022 AA2022 AA是一颗阿波罗型轨道的近地小行星,直径约43米,接近半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与地球的最小轨道交会距离约为34.1万千米,小于地月距离。美国、智利等多个国家的观测台站,也对2022 AA进行了跟踪观测。

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的编号规则,“2022”代表小行星发现年份,其后的第一个字母“A”代表发现时间为1月上半月,第二个“A”说明其为这一时段内第一颗被发现的小行星。因此,“2022 AA”这一编号说明,这是2022年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

 

一项新研究挑战基因随机突变理论

 

长期以来,基因突变的随机性一直是生物演化理论的基础,然而这个生物学经典观点受到一项新研究的挑战。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通过拟南芥实验发现,基因突变并非是随机的,而是以某种对植物有益的方式进行。这一新发现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进化的理解,有望帮助科学家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作物,甚至帮助人类开发对抗癌症等疾病的新疗法。

基因突变是指DNA(脱氧核糖核酸)发生了无法修复的碱基对组成或顺序改变。现有理论认为,最初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自然选择决定了能够在生物体中观察到哪些突变。

这一国际团队在实验室中培育拟南芥并对其进行DNA测序,以发现其突变是否存在深层次规律性。相比人类基因组由30亿个碱基对组成,拟南芥基因组仅包含1.2亿个碱基对,被认为是理想的遗传实验模型植物。

研究团队发现,拟南芥基因组存在低突变率区域,并且这些低突变率区域出现了生存必需基因的过度表达,例如参与细胞生长的基因。在这些低突变率区域,基因的突变率降低50%以上,生存必需基因突变率甚至下降三分之二。研究人员解释说,基因组中这些真正重要的区域对新突变的有害影响也很敏感,因此DNA损伤修复在这些区域特别有效。

论文通讯作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科学主任德特勒夫·魏格尔表示:“这种植物(拟南芥)已进化出一种方法来保护它最重要的地方不受突变影响……这令人兴奋,因为我们甚至可以利用这些发现来思考如何保护人类基因免于突变。”

(责编:李莉)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