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4-02

潘建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

 

在新时代践行科学家精神,需要以开放的态度、“可控开源”的方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几乎都是全球范围内科技人员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结果。有能力做出世界一流科技创新的科学家应具有国际化视野,能敏锐地跟踪和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与国际同行之间积极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必须坚持底线思维,不能仅满足于直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成果,而是要以“可控开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

在新时代践行科学家精神,需要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让处于“黄金年龄”的优秀青年人才潜心学术,充分发挥旺盛的创造力。提携后进是将科教报国的使命薪火相传的责任,也是学术界应该一直恪守和提倡的胸襟与情怀。研究表明,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取得重大成果呈现年龄集中的特点,往往在黄金年龄时期创新思维活跃,更易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例如,诺贝尔获奖者取得成果的平均年龄为40多岁。因此,应使正处于黄金年龄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对科技资源分配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同时,黄金年龄的科技人才往往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应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使他们没有生活负担和后顾之忧。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科技治污在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成因识别、决策支撑、多维监控、影响评估等几个方面。

在成因识别上,北京市通过多维立体观测系统建设和精准排放清单技术的建立,搞清楚了北京大气污染的成因,找准治理的目标,精准识别了污染排放的特征和重点问题。

在决策支撑方面,科技成果支持北京市制订了一系列空气质量改善计划,包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快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方案等。在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管理方面,这些举措明显提升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水平。

在多维监控方面,北京也有很强的科技支撑,包括通过道路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监测,利用车载移动监测设备辅助现场执法。北京实现了走航式排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重点高值区。在北京建成了国内领先的具备大数据分析和实时流计算能力的应用平台,可以在线追踪10万辆以上的重型柴油卡车并动态更新超标车信息。

在影响评估方面,北京市目前形成了一套多方法结合、多证据耦合的科技评估系统。通过系统评估,可以深刻剖析前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已有措施对大气污染治理改善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并对下一步制订新计划提出针对性建议。

在我看来,北京的工业锅炉整治、扬尘整治、移动源整治等举措对大气质量的改善贡献非常大,后续京津冀区域协同治理非常重要,各部门协同工作也非常重要。

 

 

赵忠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历史上超导方面的重大突破很多是由青年科学家完成的,我想未来也将会是这样。青年是推动科技进步的生力军,起到引领作用的学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一代的科学家。

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我认为科研大方向的选择是第一位的。根据我的经验,具体课题的选择是研究方向的切入点,如何选择课题要看已有的和可能争取利用的条件,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思路的优势,进而逐步提高和推进。

我认为,人才是在实践和责任中成长的,青年人更要有勇气和承受力,思想要解放,不迷信,新概念是原始创新,任何新概念的提出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青年人还要善于合作和向合作者学习,团队很重要,所有的成绩都是大家从不同角度的贡献,只有大石头没有小石头是砌不起墙的;青年人要注重交流,在交流中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惟其年轻,希望正在这里。可是,青年科学家总有变成中年科学家、老年科学家的一天,那么,行至中年的科学家们该如何延长学术青春呢?

在我看来,青年的特质是有热情、有创造力、有勇气,是能与时俱进“赶时髦”,是思想开放。而保持学术青春,就是具有部分青年人的特质。我认为,学术保鲜秘籍就是“多做事,多服务”。除开展科研工作外,还应积极组织、参与学术活动、写书做科普等各类学术和社会服务。

 

 

封东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主任

 

学科方向那么多,能做的题目也那么多。花花世界里,年轻人怎么做选择?

我的科研生涯早期也曾面临着大方向的选择问题。我认为,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会更容易实现人生的价值,只要你是认真做事的,都会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

关于哪些课题值得做的问题,我也有自己平时选择课题时的“秘籍”,即一张“5×5表格”。依照这张表格,就可以根据选题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来判断选题的价值。其中,重要性从高到低分为原创的、引领的(5分);针对重要的问题或体系,做出新的发现或理解它的机理(4分);跟踪别人,做出新发现,对理解机理有贡献(3分);对有趣的体系进行简单测量(2分);锻炼学生为目的,对新发现的晶体等进行测量(1分)。难度由难到易分为:极难,要巧妙设计,建立新的方法,精调参数生长新体系或极好样品,要长期做(1分);高难度,通过努力可以完成(2分);中等难度(3分);少许难度(2分);简单(5分)。

在我看来:没有坏的选择,努力比选择更重要。大家都说十年磨一剑,其实十年真的只能做一件事,很多难的重要课题意味着需要深入、系统地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有危机感,前瞻性地不断布局未来的技术和设备,也要持续学习、接受新事物。

 

(资料来源于科学网。责编:张闻)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