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5-20

高鸿钧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科普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20216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指出:“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同时,一些社会群体的科学知识储备较少,科学思维不完善,且科学方法运用能力不足,在面对新事物时,缺乏分辨信息、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

为此,我建议将大科普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明确其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定位,加快修订《科普法》及其配套实施政策,以法制化、标准化强化各类科普主体责任,并在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将科普指标纳入国家各类规划,切实做到科创和科普两手抓、两手硬。

我认为,要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下沉科普工作重心,把科普主战场放在基层。科普工作者的主体应该是具有一定水准的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激励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文艺工作者,创作高质量科普作品,以短视频、曲艺、小品、脱口秀等大众触手可及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与文化下乡和社区文体活动相结合,大范围传播科学知识,将科普工作做到田间地头。

 

汪品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用科普形式表达科学成果,不是降低、而是在提高科学水平。过去有一种误会,以为讲得越深水平越高,而“深”的标准就是不容易懂。事实正好相反,科学家只有理解透彻,才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真理是简单的,只能一字不漏念稿子的科学观点,往往不见得是真理。在学术的高处,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当无缝衔接。

高质量科普需要科学家的参与,做科研的专业人员有着做高质量科普的天然优势。但令人痛心的是,很多科普读物往往大同小异,许多都是“二手货”。

在我看来,中文科普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手货”。源头几乎都来自外文,第一个人翻错了,大家就都跟着错。因此,科学家参与科普,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科普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科学传播,更在于科学与文化的融合。我认为,科学的源头创新,需要有文化土壤。源头创新和一般的科学进步不同,往往要从科学之外得到启发,这就是文化。

牛顿的苹果、阿基米德的澡盆,都不属于科学范畴,而创新思维就从那里萌芽。反过来,科学创新一旦实现,又会对文化进行反哺,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力量。

如今,科普正在变成新的消费需求,也从一个新的侧面推进着科学与文化的结合。我认为,华夏文化不能永远“啃老”,不能总是打“孔子牌”——只有将现代科学融入传统文化,创造出划时代的作品,才能为振兴中华提供立足国际的软实力。

 

钱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国家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对推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研,我发现当前多数科技创新平台对国家和行业创新需求了解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现如今,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以学科发展为导向,尚未形成以目标、短板、应用为导向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关键核心领域布局不突出,创新价值和贡献作为有待提高。此外,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层次复杂、决策链冗长。科研成果评价导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多元化投入机制尚不完善,合理的收益共享机制尚未建立,无法有效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

目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尚未成为科技创新常态,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尚未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及产业化缺乏融通协作,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尚不健全,创新人才数量、质量有待提升。

因此,我建议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强化顶层设计,科学构建创新平台管理体制;优化平台布局,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改革运行机制,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疏通科技创新链条,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曹晓风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种业科技包括良种、良田和良法的综合研发和利用。我国在作物产量、品质、抗逆等重要性状形成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仅有优良种子是不够的,还需要良田的承载和良法的支撑。

种业科技涉及植物学、作物学、微生物学等生命科学与土壤学、物候、表型组学、智能机械和信息学等多学科知识创新和技术集成。为此,我建议国家增加支持跨学科交叉的种业基础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的探索创新方向,加强针对“良田”和“良法”的研究,鼓励优秀一线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和女性科学家组成跨学科研究团队,长期稳定滚动支持,定期考核研究状态并设置一定的淘汰率和适时引入新团队补充机制。

此外,由于我国长期重林轻草,林草与农业分属两个部门管理,科研布局不平衡,农林草统筹还不够。比如近年来大豆和牧草大量依赖进口,被认为是“卡脖子”问题,其本质是我国耕地面积不足、总产能有缺口,边际土地利用亟待提升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相关研究应该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全国一盘棋进行整体战略布局。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在维持主粮作物科研投入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蔬菜、果树、牧草、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和生态林草的科研投入,提高非主粮作物的成果转化力度。

(资料来源于中国青年网和科学网。责编:张闻)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