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敢问路在何方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6

——张维波40年的取“经”之旅

孙雅琴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几千年时光冲刷依旧熠熠生辉,为中华民族的健康、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发扬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经络理论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论。现代经络研究一波三折,充满了艰辛,阐明经络的科学内涵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关键,对全人类早日接受中医医疗和养生的福祉有着巨大的意义。

数千年前,唐代玄奘法师从长安出发,一路跋山涉水,从印度带回珍贵经文,并对其进行翻译和宣讲,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数千年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教授张维波的工作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堪称现代“唐僧”。从事经络基础研究的40年间,张维波提出经络间质通道学说,创编“3+2”经络锻炼法,主持编写我国首部砭术规范,发明电热砭罐仪……为我国中医学的传承和发扬作出了很多贡献。他说:“西方科学语言是当今科学的通用语言,我曾试图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去诠释中医理论,却发现中医典籍中的内容很难理解,所以在中医科学院研究经络的这几十年,可以视作我的一个‘取经’历程。与唐僧的西天取经相反,我是站在西方科学的角度求取东土的《黄帝内经》,要搞清楚其中所讲的经络到底是什么。经过40年的艰苦求索,我已经知道经络的秘密了,现在我要用国际学术界都听得懂的科学语言将中医经络的理念‘翻译’出来,让所有人都了解它,再运用经络原理走上健康之路。”在这一“取经”途中,张维波戏称要打四大战役,即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可视化研究,目前已打赢了3场战役。如今,为了打赢第4场战役,他于退休之际再度被返聘,斗罢艰险又出发。

 

兴趣使然薪火传

求索十年始悟道

 

1979年,张维波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专业,在学习海洋知识的过程中,他开始对生命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大三暑假期间,张维波经人介绍,来到位于故宫护城河畔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骧教授的实验室,了解经络研究的情况,以确定是否要报考祝教授的研究生。在这里,张维波第一次接触了经络实验——用小锤敲击受试者的经脉线,询问受试者的感觉。这次实验使他初步相信了经络的存在,自此坚定地踏上了中医经络的研究之路。

张维波的硕士导师祝总骧教授对中医经络研究极为执着。在中西医学碰撞之际,“科学”与“伪科学”之争使得经络的存在性受到很大质疑。祝总骧教授无视多方质疑,穷尽毕生之力,在40年中进行了无数实验,终于用生物物理学的方法证明了中医经络的存在。张维波有幸参与这一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并接过导师肩上的使命重担,开始传递中医经络探索“接力赛道”上的“第二棒”——回答“经络是什么”这一千古之谜。

经前人的大量实验,经络的“循经感传现象”和“同位素循经迁移”已被证实——经络中确实存在一些“游走”的物质。但经络无法通过现代解剖学手段被发现,说明其并不存在管壁之类的传输通道,那么其中的物质为何会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游走”?为了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张维波和其他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假设,进行了无数实验,却始终寻觅不得。

直到1992年的某一天,张维波走在东直门立交桥上,望着桥下滚滚的车流,突然联想起本科时学习的海流知识:“海里也没有边界,不像河似的有个河床,但其中却有相对稳定的海流,是密度、风力等因素造成的,人体中的经络说不定也遵循相似的物理原理。”循着这一灵感,张维波提出了经络的低流阻假设和组织液在其中流动的流体力学模型,随后用生物力学的相关方法证明了经脉的低流阻特性。因为没有现成的设备可用,他凭借本科时积累的物理知识和工科基础,自己动手设计图纸、研制设备,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进,最终设计出了名为“差压式流阻仪”的测量仪器,在小型猪身上找到了循经低流阻点,又用组织液压波传播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了循经低流阻通道,证明了经络中组织液流动的生物力学条件。其研究成果被系统总结在1997年出版的处女作《经络是什么》一书中,并在2008年获得国际针灸经络研究舍岩奖,这项奖的评奖委员会主席正是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贝尔奖评委、著名神经学家福克斯(Fuxe)教授,他非常认同张维波的研究,还在他的一篇综述中引用了张维波的研究成果,为此,张维波又在2010年获得了国际最佳科学引文奖。

自此,张维波中医经络研究生涯中的第一场标志性战役——生物物理学战役正式告捷。他感慨道:“我从1983年开始经络研究到1992年找到正确思路,仅思考就花了10年,又通过1992年、1995年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1998年的科技部‘九五’攀登课题,才证明及发现了“循经低流阻通道”,最后得到国际承认,又花了整整18年,然而这只是经络研究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未来仍旧任重而道远。”

 

两战连胜士气高

胸有成竹志存远

 

经络研究仅找到一种相关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说清楚它的功能。事实上,在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后半程,张维波就开始了经络功能研究的布局,经络在人体中到底起什么作用?能传递什么信息?关于经络的功能,中医教科书将其概括为“运行气血和沟通人体上下、联络脏腑”,也就是说经络相当于一种信息通路,同时有着“行气血”之功效。

在这第2阶段的功能战役过程中,张维波团队完成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先后证明了循经低流阻通道可传输水、营养物质、信息物质和药物分子等诸多物质,发现了针刺外周的循经效应规律,最终通过神经-体液接力传递模型解释了这一规律,其标志性成果在国内中医类影响因子最高的《中西医整合医学杂志》英文版上以特邀文章发表,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

此后的第三场战役——经络的病理学研究,是张维波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战役,7名研究生参与其中,完成了2009年、2012年的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一个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在这一阶段,张维波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两家单位,采用生物学研究常用的阻断方法,建立了凝胶阻断和线结扎阻断两种经脉不通模型,观察了阻断经脉后产生的病理学变化,证明经典理论中“不通则痛”的规律、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经脉不通形成的经脉病候等,获得了一系列重要结果,为循经低流阻通道与经络和疾病的密切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巧用示踪显经络

千古之谜现曙光

 

张维波的最后一场战役是“经脉可视化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即用现代影像技术将古老神秘的“无形”经络显示出来,清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此役正式开始于透明鱼类经脉结构的研究,张维波将能与经络间质特异结合的阿尔新蓝染料注射到被麻醉的透明鱼身上,一条条纵行的蓝色轨迹在众人注视下悄然显现,令团队欢呼雀跃。随后,团队又通过横向切片观察,证明该通道位于组织之间,是非管状的间隙通道,与《黄帝内经》中“经脉者,伏行于分肉之间”的描述完全一致。团队还拍摄到了组织液定向流动的视频,发表在《世界针灸杂志》上,这一重要的科学观察颠覆了传统生理学“组织液不流动”的教科书结论,被《科技日报》以头版形式报道。

2018年年初,美国一团队使用了一种“激光共聚焦内窥镜”的新技术,发现了液态的组织液,在国内外掀起了巨大波澜,有些人甚至认为美国人已经发现了经络。张维波团队在第一时间解析了美国工作,发现他们尚未涉足中医经络的直接观察。随后,张维波立即着手创立了荧光照相法,在大鼠身上成功观察到荧光素循任脉的迁移;再接再厉,他们又在小型猪的四肢中发现了与传统经脉基本重合的荧光迁移轨迹,通过对其横切面的细致观察,发现该通道是V字或Y字形的立体结构,与通常的脉管结构完全不同,张维波将其命名为“循经间质通道”。这一重大发现发表在国内权威刊物《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上。

不久后,张维波团队引进了激光共聚焦内窥镜系统,随即展开了经络微观结构的活体观察,发现经脉间质通道是由平行胶原纤维构成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经络具有低流阻的特性——平行纤维之间存在互相连通的空隙,张维波早期对经络低流阻原因的判断得到了证实。至此,张维波团队已获得经络的流体物理特性、宏观立体分布和微观结构、经络的生理学功能和病理学表现等重要科学证据,为揭示中医经络的科学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上看,张维波的第四场战役差不多进行到了半程,2021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设立的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内容则是他在通往胜利的后半段路程中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当然,对中医经络的探索解密之路仍旧很长。“未来还需对人体的各条经脉进行显示,对其微观结构、动力学和功能等进行深入研究,而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揭开经络千古之谜的曙光已经初现!”无论经历怎样的困难,张维波始终对此充满信心。

(责编:袁园)

 

专家简介

 

张维波,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1983年获中国海洋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是我国首位经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988年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1998年获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力学博士学位,同年赴挪威卑尔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组织液生理学家奥克兰(Aukland)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研究员;2007200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师从科学哲学大师波普尔(Popper)的学生瓦尔纳(Wallner)教授。曾任针灸所医学工程室主任,国际刊物《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CAM)经络专刊主编、《针灸经络研究》(Jams)编委,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针灸经络基础研究和针灸诊疗技术的研发,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文章24篇;出版专著7部,获国家专利15项,国内获奖7次,国际获奖3次,其中《循经低流阻通道的发现》一文获2008年舍岩(Sa-Am)奖和2010年最佳科学引文奖(KPI奖)。提出经络间质通道学说,创编“3+2”经络锻炼法;主编我国首部砭术规范,发明电热砭罐仪。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