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情系设施蔬菜 润泽东北民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8-03

——记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峰

李文博

 

 

东北寒区土地资源丰富,设施园艺面积占全国的14%,是我国设施蔬菜的重要种植区。“辽”篮是东北最大的“菜篮子”,到2021年年末,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185万亩,产量达980万吨,面积、产量均位居东北地区第一位,在东北寒区乃至全国的蔬菜供应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辽宁沈阳,这座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的城市,是辽宁省最大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而设施蔬菜,便是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峰与沈阳这个第二故乡建立天然联系的纽带。

王峰所在的沈阳农业大学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始终瞄准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摊子”“奶罐子”等做大文章,为辽宁、东北乃至全国的重大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作为我国设施蔬菜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王峰脚踏实地耕耘在这片科研的沃土上,心中时刻谨记国家稳住“菜篮子”的政策大方向,他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在设施蔬菜抗逆栽培与光调控研究中,不断挑战着蔬菜冬季种植的纬度、温度极限,保障着民生之所需……

 

心怀感恩,矢志不渝的科研理想

 

地处黄土高原东缘,东隔太行山,西接太原市,这里是山西省平定县,也是王峰成长的地方。农民家庭出身磨炼了王峰吃苦耐劳的性格,让他树立起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决心与理想。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从小,王峰母亲就一直鼓励他:凡事多努力一些,比别人多做一些。因此,从学生阶段开始,他就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且学习十分刻苦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王峰本科阶段师承我国设施蔬菜研究领域知名科学家李天来院士,在设施蔬菜领域进行学习。在多年的学习实践中,他意识到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研究领域充满着“大学问”。秉承着科学为民的目标,他决心在这一领域中继续深入开拓下去。本科毕业后,王峰进入浙江大学,师承喻景权院士和周艳虹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一阶段的研究也为其后来从事科研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名学生到一名成熟的科研人,王峰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寒来暑往,王峰经常是整个科研楼里回家最晚的教师,一刻都不曾松懈。”园艺学院的老师讲道。“勤勉笃行”早已铭刻到他的骨子里并内化为他从事科研工作的“行为准则”。

“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很多困难,在彷徨无助的时候,恩师和同事给我的帮助,是我在科研这条道路上坚持走下去的重要动力。”王峰说。“感恩”便是王峰经常挂在嘴边的词。每当遇到困难时,他就会想起李天来院士对他的谆谆教诲——“努力奋斗,顺其自然,保持心态平衡”。

 

心系东北,科研面向国计民生

 

为民而研,孜孜不倦。一直以来,王峰的研究都来源于土地,回馈于人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蔬果,用研究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便是他一直以来科研探索的动力。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到,应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设备。这些均强调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性,并阐明其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东北设施园艺面积占全国的14%,特别是辽宁占到全国的10%,日光温室园艺面积更是占到全国日光温室面积的1/4左右。尽管辽宁设施农业在我国发展较早,但现代设施农业研究发展较国外起步晚,在设施、技术、研发等方面仍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哪里需要,王峰科研的根就扎在哪里。在他的眼中,从事科研无关地域,重要的是能够一直坚持本心,根植于热爱的科研领域踏踏实实进行探索。

虽然毕业时,王峰也拥有很多其他的选择机会,但东北寒区的设施蔬菜领域研究形势更为严峻。“沈阳农业大学是我的母校,是我曾经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我想把自己的所学更多地回馈给母校,在那里发光发热,更好地造福于我国东北地区设施蔬菜领域的发展。”王峰说。就这样,他毅然决然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继续设施蔬菜领域的科研之路。

 

身担使命,改善设施蔬菜“亚健康”

 

“北方种菜,关键在过冬;蔬菜过冬,关键在于温室大棚的应用。”这句话对于设施蔬菜领域的科研人,再熟悉不过。“在没有设施农业前,一到冬天东北人餐桌上就是白菜、土豆、萝卜,其他蔬菜难得一见。”王峰说。为了解决冬季蔬菜的供给,多年来,一代代科研人一路向北“进军”,帮助东北地区蔬菜突破“生命线”极限,让东北人在冬日也能吃上各季蔬菜。

但是在新时期,东北地区的设施蔬菜,也面临着全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冬春低温弱光季节给设施蔬菜带来的大量逆境障碍,严重影响了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并成为制约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王峰介绍道。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设施蔬菜低温逆境障碍不仅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受光质的调控。如何利用光环境调控技术解决蔬菜低温寡照生育障碍成为王峰研究的方向。

多年来,王峰与研究团队围绕设施蔬菜光温逆境障碍调控问题,针对设施蔬菜感知与响应光-温交叉信号机制不明、关键调控因子不清等现状,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撑下,在生产中不断探索与开拓。他们成功建立了调控番茄耐低温性的光-温互作网络,解析了蔬菜作物平衡生长和抗逆性的分子机制,阐明了光信号缓解蔬菜作物低温光抑制的作用机理,并建立了蔬菜作物设施栽培光环境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对提高蔬菜作物光合产物及抗逆性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相关成果在领域内引起了极大反响,还被《植物学报》列为“2016年和2018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冬季不加温也能进行果菜类作物生产,成功解决了中国北方地区冬春蔬菜短缺和周年均衡供应的难题。王峰及团队研制的设施蔬菜精准补光技术,不仅提高了蔬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而且减少了温室冬季加温所带来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为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能将科研成果真正地服务于社会与人民,我们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就都是值得的。”王峰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王峰看来,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他深知:未来,在蔬菜抗逆栽培与光调控领域的研究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他们还需要继续用科学研究解决农民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真正解决人民之所需。

喜看大棚排沃野,菜乡处处尽朝晖。一蔬一果、一餐一饭,说来平常,但却事关国计民生。在绿油油的蔬菜大棚中,孕育出更丰富的、健康的蔬果,让其一年四季都供应着人们的餐桌,便是王峰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责编:张闻)

 

专家简介

 

王峰,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骨干成员。长期从事设施蔬菜抗逆栽培与光调控的研究。先后在《新植物学家》(New.Phytologist)、《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植物生理学报》(Plant.Physiology)等植物学领域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篇,累计影响因子129.3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项科研课题。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获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典型作品奖(全国二等奖)、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多项荣誉。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