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7
——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烨菲
卫婷婷
步履铿锵 以梦为马
生于绿色油化之都,长于大庆油田之畔,又是石油学院教职工子弟,耳濡目染之下,陈烨菲从小就有一个坚定的“石油梦”。
1997年,陈烨菲本科毕业,随即加入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工作。即便前半年一直从事着最基础的现场值班、给采油树刷油等“杂务”,但她始终斗志昂扬,因为她知道,这只是毕业后为实现自己的“石油梦”迈出的第一步,以后会越来越近。半年后,陈烨菲调入技术大队开始接触砂岩油田注采井组优化调整技术研究。
在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工作期间,陈烨菲任劳任怨,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从未放下学习。她说:“实现心中的梦想是要付出艰苦努力的,风雨之后才有美丽的彩虹。”在采油厂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陈烨菲的父母固然希望孩子获得更高的成就,但终归感到心疼,他们曾劝说女儿:“你要不还是回学院当老师吧!”但陈烨菲骨子里有股拼劲儿,心里向往登上更高层次的平台,渴望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否则也不会轻易放弃当年来之不易的校内保研资格。
凭借着心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陈烨菲在199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年,她就开始跟随导师进行课题研究,胜利油田、吉林油田、冀东油田……在导师彭仕宓教授的带领下,她与同学们数次前往多个油田现场和地质露头考察、学习、调研和记录。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从北京到胜利油田考察。出发前一天晚上,她和同学们刚刚熬了整整一夜处理数据和资料,天一亮就坐上了从北沙滩开往胜利油田的大巴车,经历一天一夜的车程后,她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立即召开会议汇报出发前整理好的工作。短暂的休整后,等待陈烨菲等人的还有“体力活儿”——她们这几个女学生要自己从架子上把沉重的岩芯一个个抬到地下,挨个仔细观察并记录特征。“我们搞地质的,要能吃苦,不怕累,夯实基本功,敢于实践,勇于创新。”这句来自导师的教诲,陈烨菲始终牢记着、践行着、传承着。
2000年,陈烨菲以优异成绩被学校推荐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这一时期,她不但进行基础研究并且常常在导师的带领下为油田提供技术支持,初步将自身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后来更是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鼓励下独立进行课题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反馈。她总结说:“从硕士到博士时期的难忘经历为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让我在专业学习上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科研上也为后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勤耕不辍 以苦为乐
陈烨菲有一种“中石油情结”,博士毕业后,为了能够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她加入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海外研究中心,一直负责中国石油中亚俄罗斯地区油气田开发技术支持和科研攻关工作至今。
多年来,陈烨菲先后主持了2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6项,获局级科技进步奖励17项。其中,肯基亚克盐下油田的相关项目对她而言尤为特殊。这是陈烨菲加入研究中心的前几年里主要负责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围绕肯基亚克盐下油田攻关克难的几年也是她快速成长蜕变的关键时期。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在20世纪90年代因地质工程上属“世界级开发难题”被国外专家认为是“无开发效益的边际油田”,中国石油1997年并购阿克纠宾项目时,哈萨克斯坦将其作为“添头”搭给了中国石油。这一油田上覆巨厚盐丘,储层非均质性强,地质成像和高产带预测困难。陈烨菲所在研究小组通过岩芯分析和理论研究,认为研究区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改变了原来对储层的认识,并大胆提出了异常高压碳酸盐岩油藏张裂与破裂理论。以这一新理论为指导,陈烨菲综合应用取芯、测井、地震资料,首次建立了双重介质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成果支撑实现了在平面上找到高产区、纵向上找到高产带,优化井位部署,打出了千吨井,将西方公司认为的边际油田转变成可高效开发的油田。由此,2005年她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高级工程师资格,并于200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后,陈烨菲带领项目组在碳酸盐岩领域不断创新,综合应用地质、测井、试井等手段,建立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定量分类方法与标准图版,与油藏工程结合,建立了异常高压裂缝孔隙型储层应力敏感产能方程;通过对静态地质资料、测井和生产动态分析,提出了随着地层压力下降,裂缝逐渐闭合的理论和思想,并基于多种资料,提出了异常高压油藏四维地质建模的概念。2021年陈烨菲作为第二负责人带领的“哈萨克斯坦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科技创新团队”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创新团队奖。
俄罗斯亚马尔项目是陈烨菲科研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节点,通过这一项目,她的研究开始了“从油田到气田”的转变。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项目位于俄罗斯境内的北极圈内,是全球在北极地区开展的大型液化天然气工程。在参与这一项目之前,陈烨菲等人所做的油田研究,均为陆相砂泥岩沉积或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但这个项目却属于海陆过渡沉积环境,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而且研究目的层跨度大(900~2800米),多层状发育(46个小层),每个小层厚度约20米,沉积环境各不相同,有的是河控三角洲,有的是潮控三角洲,有的是河口湾沉积……不同沉积环境下砂体叠置特征差别大,研究区共存在180多个气藏。面对这一巨大挑战,陈烨菲带领小组成员创新形成海陆过渡环境分层分区分带相建模技术,并建立亚马尔多层状砂岩气藏分类评价体系,形成不同类型气藏技术开发策略,为亚马尔项目建成300亿方产能规模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技术支持。加班加点已是平常,熬夜苦干也成常态,但陈烨菲并不以此为苦,反以为乐。她说:“石油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一,我想能够尽我自己的努力,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为整个国家作一点小小的贡献。另外也要感谢父母和我的导师一直教育我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负责,是他们培养了我如今认真的态度和习惯。”陈烨菲一直如此——不为名、不为利,只是因为接受了任务,所以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做到最好。
2010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亚俄罗斯研究所地质研究室成立,陈烨菲成为地质研究室第一任主任。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陈烨菲团队中的年轻学者越来越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培养年轻人,让年轻人能够成为整个科研团队中的骨干”就成了陈烨菲最常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之一。由于在工作上一丝不苟的性格,陈烨菲对年轻人的要求也较为严厉,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小疑问她都要求团队成员当天沟通、当天解决,决不可拖延至第二天。但在严厉的同时,陈烨菲又是位非常温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前辈和伙伴。无论是生活上的琐事还是家庭中的烦恼,团队成员都常常向她倾诉和寻求帮助,而她也乐于倾听、乐于帮助。陈烨菲说:“我们的团队就是要有活力,要有家的感觉,否则大家一天到晚死气沉沉的,还怎么做好研究工作呢?”
2021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大力提倡学科建设,将原来按照专业划分的机构布局改为依照学科划分,陈烨菲又成了企业技术专家,开始探索如何促进天然气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尽管正式从事天然气研究已有8年,学科发展计划也已初步形成,只待更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但她还是谦虚地表示,整个天然气学科的发展对她来说,现在仍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学科发展具体要怎样进行,人才要如何培养,都还需要她再去研究,再去探讨。
无论以何种身份,从事何种工作,在她所热爱着的、奋斗着的这片领域里,陈烨菲总是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新挑战,义无反顾地踏上一段又一段新的征程。
(责编: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