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2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油气水下生产系统投用

 

914日,随着位于我国南海莺歌海的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对打造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装备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是挺进深海油气开发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此前,我国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采购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制约着深海油气资源开发。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的成功研制和应用,可以使很多原本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深水边际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

水下生产系统要求在超过500米水深的海底稳定工作超过20年,对装备的设计能力和建造工艺要求极高。研发团队经过长期技术攻关,成功掌握了水下生产系统的总体设计、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制造、装配工艺及海上安装等多项核心技术,这项成果对带动海洋油气装备相关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了解,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2套水下生产系统、2条油气混输海管和2条复合脐带缆,计划投产4口开发井,高峰日产天然气超120万立方米,将进一步增强环海南岛海洋天然气生产集群的能源保障能力。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批科研成果发布

 

据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20229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研究人员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孙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他们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信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

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有关成果已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数据,为人类深入认知火星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服务全球新时代

 

917日,“2022中国—东盟卫星应用产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会上表示,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开通,进入服务全球的新时代。东盟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将优先享受更高精度、更加可靠、更加多样的北斗精准时空服务。

杨长风介绍,经过多年发展,北斗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牧渔、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防灾减灾等领域,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13年“北斗东盟行”活动实施以来,北斗走进东盟、服务东盟的局面已逐步打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彬介绍,近年来,广西已与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多个国家,在道路应急救援服务、跨境农产品原产地溯源、在途监管、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领域推动示范应用;面向东盟国家学员组织线上、线下专题培训。目前,广西已建成面向东盟的北斗导航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工程13个,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已在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缅甸5个东盟国家进行示范应用。

论坛期间,中国—东盟北斗高质量产业合作发展(母)基金正式发布。来自老挝的老中经济文化协会、企业代表与广西的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围绕卫星应用等领域合作项目进行了“云”签约。

 

中国首次实现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近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获悉,他们自主研制的某型液氧煤油发动机实现重复飞行试验验证,此举首次实现了中国液体火箭动力的重复使用。

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航天运载器的主要动力装置,具有性能高、任务适应强、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等特点,也是航天运载器最复杂的产品之一,因此其可重复使用成为实现航天运载器重复使用必须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

液氧煤油发动机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装置,具有高性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发动机从设计之初,部组件方案及总体布局按多次工作的要求开展论证,地面研制试验实现了单台发动机不下台重复试车8次。然而,可重复地面试车并不代表发动机能适应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还需要突破多次启动、低入口压力启动、大范围推力调节、状态评估检测及健康管理、快速简化处理、高温组件结构抗疲劳寿命评估及延寿、全任务剖面复杂力热环境预示及控制等关键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此次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发动机全任务剖面复杂力热环境适应性、飞行后回收重复使用的可行性,探索了液氧煤油发动机快速简化处理方案、检测维护及健康管理方案,初步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重复使用设计评估准则,推动了重复使用航天运输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应用。

 

我国首次实现太阳过渡区探测

 

近期,中国科学院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上搭载的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olar Upper Transition Region Imager,简称SUTRI)顺利开机,成功获得首批太阳过渡区(太阳色球与日冕之间的层次)动态成像观测数据,并捕获到近期太阳上的一些活动现象。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太阳过渡区探测。目前,载荷一切功能正常,正在按计划开展在轨测试和定标工作。

SUTRI选择的Ne 46.5nm谱线形成于太阳大气层中约50万摄氏度的区域(位于高过渡区),是连接低层大气和日冕的关键区域,过去人们了解极少。SUTRI是国际首台基于多层膜窄带滤光技术的46.5nm太阳成像仪,此次观测也是继1973年美国天空实验室(Skylab)上的无缝光谱仪拍摄全日面Ne 46.5nm图像后,人类近半个世纪来首次在46.5nm波段拍摄太阳的完整图像。

项目组创新性地采用硅钪多层膜在46.5nm波长附近获得了3nm带宽,并在国内首次研发了用于空间极紫外探测的科学级sCMOS相机,从而具备了对50万摄氏度左右的太阳大气进行动态成像观测的能力。所拍摄的图像清晰地显示了过渡区网络组织、活动区冕环系统、日珥和暗条等结构。这些结构的观测特征表明,SUTRI拍摄的确实是从太阳低层大气往日冕过渡的结构,符合预期。

SUTRI成功获得高质量的全日面极紫外太阳像,表明项目组确定的极紫外波段新型窄带反射膜、sCMOS相机等主要的新技术验证目标已经达到。后续,项目团队将进一步优化观测配置,开展各项定标工作,并通过获取的科学数据开展太阳物理研究和空间天气预报服务。

此次成功的搭载试验为项目团队正在推动的太阳极紫外光谱探测、恒星极紫外测光和光谱探测等夯实了基础,为我国未来的深空太阳探测强化了技术储备,同时也在空间天气源头监测和基于自主数据预报空间天气等方面为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责编:李莉)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