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年度影响力科学家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17

“年度影响力科学家”颁发给那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我国科技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是我国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

本次“年度影响力科学家”由30位科技工作者构成。他们的研究覆盖了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医学、农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鲍晓军

福建省清源创新实验室执行主任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

 

为了攻克中国汽油质量升级的技术难题,鲍晓军带领团队潜心耕耘,以“催化剂—工艺—工程”贯通式研发,开发出了用于国Ⅳ//Ⅵ汽油生产的3代成套技术,支撑了我国汽油质量的持续快速升级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如今,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技术应用累计生产清洁汽油调和组分超1亿吨,利润逾200亿元。扎根石油加工领域几十载,他是名副其实的“蓝天卫士”。

 

 

陈代文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原副校长

 

陈代文首创母子一体全程化系统营养技术,实现了生猪营养策略变革。他在国际上开创抗病营养新领域,率先系统揭示抗病营养原理,创建抗病营养技术,使生猪发病率和抗生素用量降低30%。在大家眼中,他是个有智慧并充满正能量的人,怀揣最质朴的情怀,他在推动养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护卫了百姓的餐桌安全。

 

 

陈健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30多年来,陈健带领团队从天然气化工、碳一化工、变压吸附气体分离,到工业排放气资源化利用,再到氢能源技术开发,做的每一项技术创新均与碳减排息息相关。“让天空少一点灰暗,多一抹中国蓝”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事情。

 

 

陈 钱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江阴校区执行校长

 

致力红外与微光夜视、计算光学成像领域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多年,陈钱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电荷倍增图像增强CCD器件,相关工艺和产品打破了固态图像增强器件完全依赖于进口的被动局面;他构建起新型红外图像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框架,研制出红外图像信号处理专用组件,解决了国产化热像仪全温全时工作稳定性差的工程应用难题;他研制出世界上首台非干涉多模态定量相位显微镜,开辟了“计算光学显微成像”国际前沿研究方向。

 

黄守道

湖南大学岳麓电力传动与新型发电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风能到水电,从陆地到半空,黄守道将一生的精力都奉献在电气工程的科技革命中。三十多年如一日,他围绕特种永磁电机和大型直驱风力发电技术,创建了多种永磁电机设计与控制方法,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特种车辆、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行业,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吉训明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大医生。在他看来,大医生不仅局限于能看常见病,更应该真正解决临床上的疑难问题。作为首届“国之名医”,他针对脑血栓溶栓后不可避免的再灌注次生脑损伤难题,创立血管内靶向低温脑保护理论和临床新技术,解决了低温用于卒中救治的临床转化难题。相关技术被国际誉为“卒中脑保护治疗的里程碑”。深耕医坛数十载,他真正做到了“医之大者,厚植家国情怀”。

 

 

李晋闽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照明研发中心研究员

中北大学半导体与物理学院院长

 

为了让更多的家庭用得起、用得上平价的LED照明,李晋闽带领团队十七年磨一剑,终获成功。他是一个长期与光同行的耕耘者,他让半导体照明芯片从此前完全依赖进口发展到现在自主可控并全面实现国产化,他在国际社会上发出了半导体的“中国之声”。

 

 

李俊华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李俊华长期致力于大气污染控制化学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多年来在燃煤烟气脱硝、机动车排放控制等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用研究成果大大提升了我国环保产业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成功使我国火电厂NOx排放标准控制在全球最严格的排放限值内。生活中的他喜欢“观天”,甚至可以用肉眼估算出当天的大气污染指数。他说:“看到蓝天白云、看到西山和学校北面山体清晰的轮廓,当然心情也很舒畅。但遇上雾霾天气,也能感受到我们还任重道远,减排还在路上。”

 

 

李立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做种质创新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持之以恒,敢于尝试,不断探索。为了打赢种业翻身仗,创新突破性的种质资源,李立会和团队花了30多年,解决了小麦和冰草花期不同、生殖隔离、杂交胚胎不能正常发育等诸多问题,为小麦育种增添了多种新的种质资源,让5000多种冰草基因杂交进小麦,改变了小麦种植的历史。风吹麦浪,他们用科学谱写了一首大地颂歌。

 

 

栗占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风湿免疫科主任

风湿免疫研究所所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

 

“为更多患者减少病痛”是栗占国从医的初心,也是他不变的追求。面对庞大的病人群体,栗占国时刻谨记医者对于常见病、疑难病的诊疗和科学研究的责任,就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治疗展开攻关。从事风湿免疫临床近40年,他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为患者贡献了包括免疫疗法在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药物,更为红斑狼疮、风湿病的诊断治疗贡献了“中国力量”。

 

 

刘胜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

 

十年磨一剑,刘胜带领团队针对高密度芯片封装翘曲和异质界面开裂导致的低成品率,提出了芯片-封装结构及工艺多场多尺度协同设计方法。他们奋力满足针对5G通信等领域芯片的自主可控需求,并攻克了晶圆级硅基埋入扇出封装等成套工艺,为我国经济发展源动力之一——微电子工业造出强韧的“骨血”。

 

 

刘永泉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副所长

 

为了使国产航空发动机低沉的轰鸣声响彻云霄,他无数次负重前行、击碎阴霾,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提出发展整机动力学,解决了国产发动机使用中最重要的振动问题;完成了发动机易损件、必换件国产化研制,实现了大修备件的国内自主保障……他是我国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领军人,助力我国现代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发展迈入新的时代。

 

 

刘泽洪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驻会副主席

 

刘泽洪是打造电力行业“中国创造”“中国引领”亮眼名片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他曾带领团队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体系,并将特高压技术和设备输出国外,如今他步履不停,继续奔走在推动能源结构绿色转型、促进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征程上。在“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基础上,让能源在造福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是他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麦沛然

澳门大学微电子研究院副院长

模拟与混合信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副主任

 

十年磨砺,麦沛然带领团队打造出“无电池智能电子芯片”,为国家解决大规模物联网发展的技术瓶颈;砥砺初心,他联合建立澳门大学首个产学研创业公司,通过教育产出带动科技创新,奋力追逐复兴之梦。深耕射频和模拟电路领域20余载,他将个人的事业和梦想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结合,走出了一段精彩人生。

 

 

沈向洋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创始人和理事长

 

沈向洋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和全球科技产业领袖,也是在学术界、企业界、投资界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从最早的有关由照片转换成虚拟现实的研究到公布第一个三维全真模型,再到发明同心拼图方法……凭借敏锐的前瞻力,他一次次走在人工智能的前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沈学顺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沈学顺带领团队搭建起我国第一个全球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他设计并主持研发的全球中期预报系统GRAPES_GFS,使我国首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系统;作为系统研发带头人,他带出了一支“高能”团队。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他说:“我们要在国际上更有发言权,让处于数值预报模式研发‘第一梯队’的国家有一天也来参考我们的预报产品。”

 

 

谭旭光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奋斗在我国动力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和实践一线的谭旭光,为我国首款重型高速柴油机的研发、全球首个独立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的建造贡献了重要力量,为解决重型高速柴油机及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国际性难题、补齐我国全系列全领域动力系统核心技术短板提供了“中国方案”。如今,作为企业的带头人,他同样以敢想、敢说、敢干的姿态,催生国企改制的强劲动力,进一步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

 

 

唐佩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热血铸军魂,科研为国需。作为全军最大综合医院骨科专科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国内著名战创伤骨科专家,唐佩福和团队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创新和发展了战创伤骨折救治理念、救治器材、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技术,在髋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智能化复位固定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我国战创伤救治能力,推动我军战创伤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30余载披肝沥胆,一路高歌奋进,他把一生的热爱与追求都奉献给了强军路上的战创伤救治事业。

 

 

王伟胜

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新能源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

 

10年技术攻关,王伟胜带领团队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系统宽频带控制、故障隔离与穿越、自主协同运行等关键技术问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核心技术。20多年“追风捕光”,他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我国新能源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王新东

河钢集团专家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20多年来,王新东投身钢铁行业多项低碳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中,其研发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产品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他所建立的钢铁行业全过程、多要素“融合协同”的绿色工程管理方法及多项二次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为河钢集团乃至全国相关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有效方案。坚持技术革新、永续发展力量,是他以坚定之心写就的一阕百炼成钢的战歌。

 

 

肖立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肖立志是我国核磁共振测井的开创者,他从无到有地搭建起一支优秀的高水平技术团队,设计研制多种井下多频核磁共振仪器,打破国外垄断和封锁,提升了我国地球物理测井科技水平和国际影响力,让核磁测井技术在我国的生产实践中“开花结果”;他是孜孜以求、无惧无畏的攀登者,不遗余力地推动人工智能在油气全行业整体转型发展中的应用,让石油工业迸发智慧力量。

 

 

辛万青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科研人员

 

热血铸神剑,丹心写青史。作为一名党员,辛万青始终秉持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毅然投身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几十年来,他带领科研队伍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提出了可大幅度降低硬件设计复杂程度和实时性要求的图象生成系统体系结构等。在献身国家高新工程建设的日日夜夜里,为了将技术隐患消灭在摇篮中,他常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殚精竭虑终有硕果,他的坚守为我国国防事业建构起了钢铁般的脊梁。

 

 

杨银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甘坐冷板凳,矢志“中国芯”。20世纪80年代,杨银堂心怀国之大者,从原始创新技术做起,默默耕耘,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在数据转换器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低功耗技术和三维异构集成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首任院长,与同事一起带领学科跻身国内前列,书写中国微电子自强篇章。

 

 

张锦岚

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术专家

第七一九研究所党委委员

 

30余年的核潜艇科研生涯中,张锦岚扎根在国家重大型号总体研究设计工作中,先后担任我国重大型号装备总设计师、重大工程总设计师,为我国海军走向深蓝锻造“国之重器”。他是我国核潜艇绘图由手工转向CAD设计的开拓者、倡导者,领路者。时光飞逝,他和团队成员在巨浪中逆行,谱写了一曲信念当先、科研报国的壮歌。

 

 

张立华

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张立华有“赋予机器洞察力与创造性”的大胆梦想,创新性地提出了“机器直觉”这一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窥见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壮丽图景。同时,他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用20余年的时间参与一个又一个推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发展的重大项目开发和理论研究,一手搭建起从科研创新到产业落地的路径。他说:“只有真正了解社会的需求和产业的需求,并实现科研的成果转化甚至是产业化,才是真正‘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张名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

 

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从珠三角到粤东西北,张名位在20多年间走遍了广东省,对广东特色农产品的原料特性了如指掌。他带领团队开展特色农产品功能活性挖掘、关键加工技术突破和新产品设计创新,科研成果在全国40余家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应用,引领了营养健康导向的农产品高值化加工利用。他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既能满足人民营养健康的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张 荣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

 

囊萤星火,立德树人,从南京大学到山东大学再到厦门大学,张荣始终牢记“一校之长”的使命与重任,将实践有机融入课堂,用为学初心感召青年,点燃他们科学信仰的火种。在个人所专的信息光电子领域,他敏锐地捕捉关于Ⅲ族氮化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核心与内涵问题,在高灵敏度上持续突破,推动宽禁带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可持续发展。

 

 

郑海荣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郑海荣拥有一双推动磁共振成像行业加速发展的“上帝之手”。这双手打破了传统k空间线性成像模式的限制,研发出软硬协同的多先验融合快速磁共振成像体系,并利用高速切换梯度和高密度射频接收线圈等硬件,打造出我国首型高场3.0T人体磁共振成像系统,研究的成果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他在脑科学的未知宇宙中点亮了一颗“新的星球”。

 

 

郑庆华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郑庆华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地网远程教育系统SkyClass,在东西部地区、在城乡之间,架起沟通智慧的数字桥梁。从大数据知识工程到智慧教育、智慧税务,他的成果始终服务国家所需。传承“西迁”精神,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最丰美的果实,留在了三秦大地。

 

 

朱光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从青年时的立志报国、身许石油,到壮年后的征战南北、探索不断,朱光有长期致力于油气地质与成藏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机制与流体分布规律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油田生产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进展,并参与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群、南堡大油田和塔里木哈拉哈塘大油田的发现,对我国石油地质科学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推动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4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