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3-05-31
国际首个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构建成功
近日,中国科研团队构建了国际首个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提供了目前最完整的双生病毒、寄主植物、传毒介体和病毒-植物-昆虫互作信息,并提供多种在线工具,可实现相关文献同步更新。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
双生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危害植物最严重的病原物之一,有520多种,可通过烟粉虱、叶蝉和蚜虫等传播,侵染棉花、番茄及瓜果等多种重要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悉,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主要包括双生病毒相关信息的浏览、可视化、进化分析、工具栏、文献五大模块,可完成病毒、寄主信息的完整搜索与下载,为双生病毒的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数据库利用网络结构将病毒-植物-昆虫的互作关系进行可视化,通过双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比对,构建了目前最为全面的双生病毒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数据库提供比对功能,可对病毒基因、蛋白进行比对与搜索,并及时更新双生病毒相关的研究进展及国际重要双生病毒研究人员信息。
我国首次全球高空基准气候站观测试验启动
携带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的试验气球在内蒙古锡林浩特高空观测站升空,随后成功获取从地面到3.5千米高空的垂直廓线数据。这意味着我国首次全球高空基准气候站观测试验的正式启动。
此前,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组织提出了由全球30~40个站点组成的高空基准观测站网计划,即全球气候观测系统高空基准观测网计划(简称“GRUAN计划”),旨在建成全球高空气候观测系统的基准网络,实现“高精度、稳定、可靠、连续”的垂直大气柱基本气候变量的长期观测,对全球垂直观测网络观测资料质量提供约束。
全球气候观测系统高空基准观测网计划由德国林登伯格气候观象台牵头实施。应世界气象组织邀请,经中国气象局批准,锡林浩特高空观测站作为全球首批15个被遴选出的台站之一参加此项计划。这次试验严格按照全球气候观测系统高空基准观测网计划高空基准观测的要求,采用国内外高精度探空仪和臭氧探空仪。试验期间,锡林浩特高空站工作人员每日8时、20时施放北斗卫星导航探空仪,每周二8时和周六20时施放芬兰维萨拉RS41型探空仪,每周三14时施放臭氧探空仪,形成国际领先的0~3.5千米垂直大气柱温度、湿度、气压、风、臭氧等气候基本变量的长期、连续、稳定基准观测能力。
同时,这次试验还将建立国内最高标准的垂直观测业务体系,不仅可作为我国垂直观测业务、观测资料的约束标准,还将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探空仪资料对比、不确定度分析能力。此外,试验还将提交可供全球高空基准气候观测资料交换的第一优先级数据集及评估报告,加快推进全球气候观测系统高空基准观测网计划对中国高空基准气候观测资料的认证。
下一步,锡林浩特高空观测站还将同步开展地基微波辐射计遥感廓线观测,实现温湿廓线产品的连续获取,建立地面、高空、卫星地空天立体探测的验证分析能力,提升基于全球高空基准站精细化资料的数值预报、气象卫星检验能力。
“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3月24日,“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操晓理致辞,开幕式环节由联盟发起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主持。来自国家高端智库、高等院校、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和社会智库的67家联盟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操晓理在致辞中表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战略咨询院在智库理论研究和智库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战略咨询院再接再厉,通过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把广大智库和专家学者紧紧团结起来、凝聚起来,不断壮大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人才基础。
会上,战略咨询院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颖主持联盟章程表决与联盟执行委员会选举环节并宣布选举结果。会议通过了《“智库人才培养联盟”章程》。潘教峰当选“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战略咨询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等17家单位被选为“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执行委员会单位。执行委员会单位代表共同启动“智库人才培养联盟”成立仪式。
“智库人才培养联盟”于2022年9月由战略咨询院发起成立倡议,目前已有71家智库单位加入联盟。联盟旨在持续完善智库人才的建制化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培育和丰富智库科学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推动“智库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建设,建设跨单位跨领域跨学科的智库导师队伍,努力提升我国智库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首份《全球网络空间测绘报告》发布
日前,第55届亚太先进网络学会(APAN)学术会议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来自中国的网络空间测绘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联合研究中心”)在会上发布了全球首份《全球网络空间测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在网络的安全与抗击打能力上,美国、俄罗斯、巴西、德国、印度等国网络因为灵活的路由策略明显占优,网络的抗毁性(韧性)位于前5名。在亚洲,除了印度,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也位居前列,但中国根据不同的算法和指标,排在第11到27名之间,在参与排名的50个国家/地区中仅达到中等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对此,亚太先进网络学会主席、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继龙表示,这一调查提醒,我国亟须补好网络建设的短板,增加网络韧性,面向国家级的路由切断风险,加强分布式部署,减少集中依赖。
在我国省会城市、直辖市、特区的网络安全大排名中,香港、天津、济南、长春、太原位居前5名,而互联网产业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广州为倒数三名。除香港外,这一结果与城市互联网发展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研究人员认为,一方面是来自安全强市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另一方面,北京、上海、广东虽然互联网产业较为发达,但是由于小企业众多,开源免费软件使用普及,各种互联网服务数量较大,因此导致安全投入相对不足。这说明并不是互联网越发达的地区网络越安全,但只要进行适当防护,安全风险将会显著降低。
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在京成立
3月23日,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京成立。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共8家,涵盖了从量子硬件到量子软件、量子应用等量子计算产业链。
作为国内量子计算产业方面首个知识产权联盟组织,联盟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为指导单位,百度、北京量子院为理事长单位,其他创始成员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启科量子、玻色量子、华翊量子,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担任顾问单位。
联盟还设置了标准与知识产权工作组等4个工作组,并成立国内首个“量子计算专利池”。据介绍,目前联盟专利池已聚集几十件量子专利,这些专利将面向联盟成员开放共享。同时,为鼓励创新主体加入,联盟暂不设置准入条件,后期会逐步配套专利质量评级机制,通过评价创新主体行业贡献、入池专利质量、入池专利数量等指标,给予入池创新主体相应收益及权利。
未来,联盟将通过提供量子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建立量子知识产权共享平台、促进量子计算产业的创新和研发、积极助推量子计算政策和法规完善、不断招募新成员壮大联盟等促进联盟健康发展。
(责编: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