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让中国茶影响世界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8-29

——记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

郑 心 蔡巧玉 卫婷婷

 

 

530日,以“点亮精神火炬”为主题,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会上,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受到表彰,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作为我国茶学学科领军人才,40多年来,宛晓春为我国茶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

在宛晓春看来,中国的茶学科研工作者有义务将中国茶业发扬光大。他率先绘制中国种茶树的基因组图谱,主导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首创绿茶自动化加工数字化品控技术与装备,发掘黄茶健康功效和品质形成机理,创建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制订多地茶产业发展规划……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谆谆教诲。

 

“世界茶”:一叶盛行全球

这是我人生中难忘的时光,因其最有价值和意义,我无怨无悔。

——宛晓春

 

“茶,源自中国,盛行世界。”这是今天世人的共识。

然而,在20世纪中叶,国际上关于茶树起源却存在两种声音:一个是印度起源论,一个是中国起源论。宛晓春的导师、我国茶学泰斗陈椽教授通过大量历史文献,寻根考据论证了中国西南地区是茶树起源地。在导师的研究基础上,宛晓春觉得,除了文献考据的溯源,茶树起源地还需要利用科学手段提供更为客观的证明,“要通过解析茶树基因组,用准确的数据进一步支持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

2008年起,宛晓春开始了这项“前无古人”的科研工作。“一切从零开始。缺人才,缺技术,缺经费”,他如是回忆。茶树杂合度高,其基因组的绘制比其他作物难度更大。“虽然次生代谢、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生物技术工作我们以前也做过,但都是在某些特定的点上,并未涉及真正的组学技术。只能一边做、一边学,一边引进人才、扩充团队。”

原始创新何其艰难?在探索过程中,每一组数据的获取,每一个机制的解析,都是从01的进步,仅仅是寻找合适单倍体样本的途径就耗费了整整两年时间,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作为团队首席,宛晓春无疑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但他觉得,这件事如果中国人不做,可能会被印度、日本或者其他的国家抢先做,“作为一名中国茶学科研工作者,是有愧于先祖的”。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他带领团队成员调整材料筛选工作方向,这一坚持就是10年。苦心人,天不负,2018年,宛晓春团队最终成功绘制了茶树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图谱,在世界上首次破解中国种茶树的全基因组信息,并从基因组层面系统解开了茶叶中富含独特的风味物质之谜。这一重大科学突破不仅为中国茶树起源地“正了名”,也为全世界茶学研究提供了指引。

“得知成果被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出的瞬间,我内心的感慨多于喜悦。”宛晓春坦言,成功的兴奋之外,更多是作为一名中国茶学科研工作者春华秋实的幸福感、无愧使命的责任感和不言放弃的成就感。此后4年里,这篇论文被引用了600多次,意味着这项重大科学工作受到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引领推动了茶学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

在成功绘制茶树基因组图谱之后,宛晓春又一次被强烈的使命感驱使。“中国是茶叶第一大国,然而茶叶的ISO国际标准却一直由外国人主导和制定。”也是在2008年,宛晓春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委会成员,面对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方面的滞后,他决心通过标准的制定,让中国茶拿回国际话语权。“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规范,掌握了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支配力,进而占据竞争优势。”

“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的茶叶分类国标工作才有了一定基础。”谈及我国茶叶分类方法的源起,他介绍说,早在1979年,导师陈橼教授就撰写了《茶叶分类理论与实践》一文,将茶叶分成绿茶、黄茶、黑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和红茶6类。这个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宛晓春发现我国现行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感官性、描述性的,外国人并不完全认同,“他们只接受指标性、科学性、量化的语言。所以我想,一定要找到一些用于分类的化学指标,形成一套国际上可以普遍接受的标准语言”。

板凳甘坐十年冷。从2008年起,宛晓春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茶叶分类标准研究工作。开始没有经费支持,整整8年时间甚至连一篇相关论文也没发表。然而,面对重重困难,他却以非凡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茶叶国际标准既是业界技术规则的拟定,更是规范国际茶叶生产和贸易。”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他与中国专家团一道,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委会积极争取国际茶叶标准的制定权,在我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多国的31位茶叶技术专家,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国家标准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今年4月,这一国际标准最终出台,其中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摇青、闷黄、渥堆等都极具中国特色。这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作为我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这一国际标准的发布不仅有力提升了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于规范和促进国际茶叶贸易公平与消费者权益,提升我国茶叶影响力,特别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白茶、青茶(乌龙茶)、黄茶和黑茶的出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追求和坚持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学者对国家的使命感。”每每谈起组学工作和标准工作,宛晓春都会觉得那段时间是自己人生中难忘的时光,因其具有价值和意义,他无怨无悔。

 

“中国茶”:推动茶业现代化之路

我们不仅要攻克瓶颈难题,也要将最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宛晓春

 

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事实上,《茶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有茶叶健康功效的相关记载,但是其机理研究和具体的功效需要茶学科研工作者去挖掘和探索。”宛晓春认为,随着人们对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追求,茶叶的健康功效将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用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去突破传统,才能有跨越。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攻关与布局,宛晓春面向学科和产业需求,创建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茶树生物技术与蛋白分析、分离与结构鉴定、细胞分析、生理与营养、代谢组学、实验动物、品质控制和质量安全检测八大技术平台。依托此平台,宛晓春提出了茶叶健康研究的创新内容,以慢性代谢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为攻克点的研究课题,先后挖掘发现了绿茶和黄茶显著的降脂降糖的健康功效。

“要振兴茶产业,必须实现茶叶加工的现代化。”依托农业部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宛晓春将目光投向了茶叶产业化与标准化建设。他率领团队联合国内茶叶机械制造、茶叶生产等企业,集中攻关茶叶加工生产技术和装备的研发。2005年年底,课题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国内首条“炒青绿茶初制清洁化生产线”宣告问世,随后,黄山毛峰、滴水香等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相继投产,六安瓜片等扁形茶造型烘干关键设备投入生产,“更清洁、更严格的品控及更低价格”的茶出现在市场上。

经过20年的努力,2021年,由宛晓春主持完成的“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业农村部专家评价:“这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我国茶叶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加工技术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我国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相关成果技术及装备推广至我国所有茶区1200多家茶叶企业,累计销售自动化加工生产线1270条(套)和茶叶色选机1444台套,并出口越南、印度和韩国等10个国家700多台套。这是宛晓春作为安徽省政协委员,勇挑“推进科技创新转化,赋能徽茶产业”重担,也是为向“千亿徽茶产业”的目标努力前进的佐证。

顶天立地做科研,意味着既要有引领世界前沿科技的气魄,又要有服务民生的追求。作为茶学科学家,宛晓春一直认为,一方面,要把产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瓶颈凝练为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要将最新成果转化成为茶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这些年来,他把原先不为人知、产业效率低、产品效益低的皖西黄茶打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黄茶健康产业,同时研制了黄茶“三闷三烘”标准化加工技术,研建了首条连续化加工生产线,成本降为原来的1/5。此外,他还研发了高附加值的黄大茶纯茶饮料、茉莉黄芽茶饮料、速溶茶等系列新产品,有效推动了安徽省夏秋茶资源高效利用和黄茶产业发展。在不扩大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每亩茶园每年能为茶农增收20002500元,产量和产值近5年分别增加35倍,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扶贫和乡村振兴。

 

“心中茶”:品味半世人生

每个人都应敢于创新、争先作为,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有赋能新时代的勇气。

——宛晓春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2000多万考生涌入考场,每个人的命运和经历都颇具几分神奇的色彩。宛晓春也是其中之一。

1978年年初,18岁的宛晓春考进安徽农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前身),师从我国茶学泰斗陈椽教授,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茶学专业大学生。“当时班上同学的年龄差距很大,与我同年的只有3个,其中一位同学后来成了我的夫人。”茶的一生,亦如人的一生。于平淡曲折之间,酝酿出芬芳与甘甜。宛晓春因茶不仅收获了爱情,也找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在外人看来,宛晓春的求学生涯可谓光鲜,然而他自己却说那是特殊时代背景留给自己的财富。从老师到校长,再到主政一方的官员,宛晓春坦言,身份的转变让他能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系统认识科研工作的意义。如今,已卸任厅长的他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全身心回到了自己热爱并熟悉的科研教育岗位。

回顾自己40多载的茶味人生,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茶学的热爱和执着。近年来,宛晓春始终扎根茶学高等教育第一线,坚守在茶学科研的最前端。他继承了导师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精神,为我国茶学人才培养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迄今,他带出硕士78人、博士31人、博士后20人,还培养了4H指数位列茶学领域全球前十的学者和以党的十九大代表、国家青千、国家优青、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国家茶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同时,他还搭建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平台,领衔组建了茶树次生代谢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团队被授予国家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等称号。

人生如茶,杯中岁月。如今,与茶相伴半生的宛晓春虽已过了花甲之年,但仍在茶学研究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对我国未来茶产业的发展,他总结提出了“四化”的发展目标:茶园管理要实现机械化,茶叶初制要实现智能化,茶叶精制要实现轻简化,拼配品质要实现数字化。“‘十四五’期间,茶业要靠创新来自立自强。无论是学者、茶企还是茶农,都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为新时代中华茶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让中国茶,香溢世界。”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