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江山代有才人出 独领风骚新青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31

——访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南京
本刊记者  刘玉杰   
 


        赵南京,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青年科研骨干与学术带头人,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长期从事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研究工作,在污染物多组分、快速、高灵敏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任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科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    

        环境监测不仅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还是科学管理环境的基础,更是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技术依据,对促进我国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世界各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对大气质量和各类污染源的监控越来越严格,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使用光学技术的监测仪器迅速得到了广泛推广。然而,由于我国在环境自动、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方面主要依赖进口,这些机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常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难以满足国家在环境监测方面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现任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南京研发了大气、水体、土壤多要素连续自动和原位现场等环境光学监测设备,目前,已有8项研究成果通过了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这些科研成果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转移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976年,赵南京出生在安徽砀山的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吃饱肚子是家里唯一的奋斗目标,改变生活的唯一出路就是读书。至今,赵南京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当父母提及邻居家在大城市当工程师吃商品粮的亲戚时所流露的羡慕。所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赵南京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的信念,虽按部就班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但一路走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早已在赵南京的心中生根发芽,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天起,他就下决心大学毕业后要继续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9年赵南京如愿以偿成为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研究生,由此踏上了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征程。


辛勤耕耘为创新  年轻有为甘奉献


        今天的赵南京已是合肥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之一,科研骨干与学术带头人,国家“863”项目最年轻的首席专家之一,现任安徽光机所环境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中科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环境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现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
        赵南京是一位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科技工作者,有着机械电子工程和光学背景的他,凭借在光、机、电、算等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一直致力于环境光学监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并积极思考如何把关键技术方法转化为生产力,使之在国家的发展中取得实际的应用真正服务国家,造福人民。
        赵南京怀着对科研事业强烈的奉献精神,辛勤耕耘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没有节假日,晚上加班到深夜,工作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勤耕苦作,尽职尽责地完成科研工作者的开拓与创新使命。
        他面向国家环境监测技术需求,瞄准国际环境监测技术前沿,利用光学与光谱学手段,在环境污染物多组分、快速、高灵敏检测新技术与新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关键技术研究中多次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技术与方法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另有受理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1项,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60多篇,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研硕果满枝头  满载荣誉写春秋
 

        赵南京开展了水体重金属污染物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快速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研究;提出了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水体金属污染物探测灵敏度的方法,解决了水体溅射的影响,提高了光谱信号探测强度;开发了激光诱导光学击穿过程数值分析、多元素光谱识别、浓度定量反演等数据分析软件;设计了水体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装置和便携式土壤重金属现场检测仪光机结构,完成了系统的联合调试、模型验证与现场测量实验,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与系统测量指标的检测,研究成果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方法基础。 
        在水体有机污染物荧光光谱检测技术与分析方法研究方面,赵南京实现了荧光光谱数据的精确标定;解决了污染物测量中荧光特征波段选取、环境背景光的影响抑制等难题;完成的水体污染激光诱导荧光遥测系统在巢湖和太湖进行了船载示范运行,实现了大面积水域DOM的快速遥测,该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2006年度十大创新成果之一;并获200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与此同时,赵南京还开展了水体有机、有毒污染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得到了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初步实现了水体酚类、油类和多环芳烃类等三类污染物的快速测定。 
        富营养化水质多参数光学监测技术研究也是赵南京的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基于藻类不同光适应状态下的活体荧光发射特征,他提出了水体藻类光合作用活性的原位测量方法与状态表征方法,研发了水体藻类光合作用活性原位测量系统,为我国相关水域的管理决策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其完成的蓝藻水华预警系统可以在不同的水流域、内陆湖泊、近海海域等场所使用,既可以监测水质富营养化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和藻类的污染情况,又可以对蓝藻水华的暴发做出准确判断与预警,为水质富营养化连续在线监测与藻类水华的预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持。 
        赵南京还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拉曼激光雷达监测技术研究,解决了超高灵敏大气分子拉曼散射信号探测的技术难题,由此设计的激光光束分束独立发射和接收多路光束分束器装置,实现了激光雷达分光光路与探测系统的紧凑、可靠、光路简单并易于探测通道扩展,提高了探测的灵敏度;设计的激光雷达对称分布式光束发射接收方法与装置,为激光雷达的进一步开发与实际应用提供了方法;他还研究了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粒径分布之间的关系,发明了基于大气细粒子谱仪的能见度测量方法,该项研究为探明究竟何种粒径颗粒物影响并决定了大气能见度提供了数据。特别是他完成的光学系统可视化校准与数据分析软件,所研制的系统成功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保障行动监测计划,实现了大气颗粒物空间分布的准确测量,为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提供了技术装备,该项目成果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此外,赵南京还凝聚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勤奋敬业、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已培养了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这就是我们认识的赵南京,他勇于创新、刻苦钻研、勤耕苦作、不求名利、兢兢业业地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默默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