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01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当地时间202312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实施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将携手ITER组织及所有成员国,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华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

  20238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创造了新的纪录。未来,科研团队将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协同攻关,不断提升装置运行参数和控制水平,瞄准更高目标开展实验,力争早日实现聚变点火的重大突破。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数十年深耕核聚变领域,先后设计建造了三代中国环流重器,并深度参与ITER关键部件研制项目(采购包),通过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突破多项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聚变装置建造、调试、运行及维护经验,培养了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国际人才队伍,并将继续为ITER建造和运行及最终实现科学目标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ITER组织总干事彼得罗·巴拉巴斯基对“中国环流三号”作为面向未来的全球开放平台表示期待,并介绍了ITER项目最新进展及挑战。他指出,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长期以来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具有坚实的合作基础,双方可依据深化战略合作实施协议加强相关科学与工程领域合作,促进全球聚变事业发展。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始发

 

  20231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盾构机“京滨同心号”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1号隧道1号竖井始发,向着终点2号竖井方向掘进。

  “京滨同心号”总长135米,总重约2800吨,开挖直径13.8米,开挖隧道可供高速铁路双线并行。这台机器将用于京滨城际下穿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区域的1号隧道施工。盾构隧道长约2923米,最大埋深约29.82米。盾构机始发后将依次下穿京津塘高速、津汉公路、北塘排污河、地铁2号线李明庄车辆段等关键点位,进入京滨城际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站。

  由于地下土质较黏,且隧道开挖直径大,施工中容易出现沉降,施工方采取了多项措施防范风险。在一些地段,建设者把特殊的双液浆同步注入地层,只需二三十秒便可把泥土像果冻一样凝固住,控制地表沉降,保证施工安全。“京滨同心号”还可基于海量施工数据深度学习,形成更好的掘进控制参数。这样,地表沉降可大幅降低,轴线控制精度能显著提高。

  京滨城际铁路是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标志性工程。一期工程2022年建成通车,二期工程202211月开工建设,起自天津境内北辰站,经东丽、滨海新区,接入津秦高铁滨海西站和津潍高铁滨海站。建成后,将形成京津间第三条城际通道,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学家首次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分布格局

 

  中国科研人员通过合作研究,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利用自主研发的逆向反演模式,首次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洋碳汇的估算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海洋生物碳泵通过将有机碳从表层输出到中深层海洋,实现对大气二氧化碳的长时间封存,是海洋碳汇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涉及过程复杂,对海洋生物碳泵的观测及量化一直是气候科学及地球科学研究的难点。这项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逆向反演模式,通过将海洋碳、磷和氧元素的循环进行整合,建立生物碳泵及营养盐等参数的反演关系,进而推演出全球尺度海洋生物碳泵的分布格局。

  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研究选择由水文参数的分布反推生物泵通量,而非对海洋生物碳泵具体过程开展直接模拟,避免了因数据不足而造成的过度参数化和对同一过程的重复计算。“无论有机碳以何种路径输出,它必然影响水文参数的分布,如果能准确模拟水文参数,便可反推生物碳泵通量。”研究人员介绍,这项研究中相关的推演结果最终也得到了现场观测数据有力验证。

 

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科学有较高支持度

 

  近日,施普林格·自然、数字科研(Digital Science)公司等携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科学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并使之成为科研界惯例,而全球持这一看法的受访者比例达81%

  白皮书显示,对于中国受访者而言,提升学术认可与影响力是最重要的数据共享驱动因素。有5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其共享的数据获得的学术认可“太少”,持这一看法的全球受访者比例为60%4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他人或团队公开共享的数据,全球受访者中这一数据为36%。已发表的论文是中国科研人员和全球科研人员最主要的数据获取方式,其次为数据存储库。

  白皮书表明,人工智能意识尚未转化为行动。虽然近半受访者了解用于数据收集、处理和元数据创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但大多数人尚未加以使用。而较多的中国受访者已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他们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元数据创建工作。

  此外,分析认为,数据共享依旧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如担心数据“包含敏感信息或数据共享前须获研究参与者许可”“数据滥用”“其他实验室抢发研究成果”等,只有约10%的受访者表示对数据共享没有顾虑。

  在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受访者中,60%来自高校,其他为医院或医疗组织(16%)、研究机构(14%)等。在学科分布上,从事医学(29%)研究的受访者比例最高,其次是生物(18%)、工程(9%)和地球与环境科学(9%)领域。从职业阶段分布上看,约有47%的受访者处于职业早期(于近5年内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因此,这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年科研群体对待开放数据的认识。

 

《区块链白皮书(2023年)》发布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指出,自2020年至2023年,我国区块链底链使用比例不断攀升,国产区块链产品已经占据主流市场,自主生态正稳步发展壮大,2023年,国产区块链产品在国内市场所占比例已达84%。尤其是“长安链”,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已经超过国外区块链底层平台。

  据悉,2023年是“长安链”第二次位列榜首,数字强国“底座”价值日益凸显。“长安链”是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自2021年年初问世以来,“长安链”迅速获得各方认可,全力支持一大批国家级和国内超大城市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涵盖国家级税务服务、可信数字身份体系、政务服务、供应链金融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其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长安链”支撑建设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授信,累计增加信贷超600亿元,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万家;在政务服务领域,“长安链”支撑北京建设了世界级超大城市政务目录链系统,实现数百亿条数据安全共享,在城市运行、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上百项重点应用中发挥核心作用。

  2023年,“长安链”继续迭代升级,截至目前已经更新至第16个版本。同时,“长安链”秉持无保留、不设限开源的原则,目前开放源代码量已经超过200万行。下一步,“长安链”将继续全速前进,预计将在软件、硬件方面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全力配合好国家级区块链网络的建设,为服务国家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铸牢“底座”。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