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6

科学家在DNA转座子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DNA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组中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可以通过切割、重新整合等一系列过程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跳跃”到另一个位置,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研团队基于自然界丰富的动物遗传资源开展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DNA转座子活性筛选,从而获得了目前最大的活跃DNA转座子数据集,大幅扩展了现有基因工程工具箱。65日,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在线发表。

  科研团队从102个无脊椎或脊椎动物基因组中预测了130个潜在活跃的候选DNA转座子,从中发现了40个可在人源细胞中活跃转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转座子,将哺乳动物中活跃转座子载体的数目从20提升至60,大幅拓展了其进化多样性。这项研究将现有活跃转座子数目扩大了两倍,揭示了DNA转座子多样化的功能特征,拓展了相关基因工程工具箱。


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首个“海洋云”发布


  在68日——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

  海洋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增强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自然资源精细化管理、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海洋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海洋数据集成服务,统一海洋数据共享流通技术标准,提升海洋数据产品应用质量,自然资源部组织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发了《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

  《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是对我国自主获取海洋数据、自主研发海洋信息产品和全球海洋环境数据的整编集成,涵盖海洋7大学科、83类要素,主要包括:中国海洋站、浮标、岸基雷达、志愿船、断面调查和近海海洋综合调查标准数据集;中国近海环境统计分析产品,中国海平面变化和气候变化专题等产品;基于全球Argo(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计划等多源数据,通过排重整合、融合分析和精细化质量控制等处理形成的全球海洋温盐、水位、气象、生物、化学、水深地形、底质和地球物理等整合数据集。其中,国内来源数据时间范围从1942年至今,国际数据从1662年至今,空间覆盖我国近岸近海,辐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全球海域。

  此次发布的海洋云是国家级海洋数据和信息产品在线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海洋云构建了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数据在线汇聚、涉海部门海洋信息互联互通、公益数据产品集成服务、国际海洋信息资料交换合作的一站式平台。海洋云以国家海洋观测调查的海洋大数据资源为基础,保证上云数据科学可靠、时空连续。海洋云提供海洋数据免费下载、申请使用、在线计算分析和数据产品特色订制等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享受数据服务的便利度和权威性,满足各类用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我国科学家首获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连续观测数据


  我国科研团队首次获取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的连续3年观测数据,可为青藏高原天气过程和环境变化研究、恶劣天气临近预报等提供数据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杂志。

  大气廓线是指不同高度大气中的氧气、水汽和其他微量气体的垂直分布数据。释放探空气球观测可获取垂直分辨率较高的大气廓线,但观测受到天气和经济条件制约,每天观测次数有限。而微波辐射计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以分钟为时间分辨率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观测,并反演大气廓线,捕捉到中小尺度系统的大气热力结构,分析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对流层快速变化信息,弥补探空气球观测的不足。

  2021年,我国建成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可在几乎所有天气条件下,进行实时连续无人值守观测。在这项研究中,团队利用9个微波辐射计和8个无线电探空站,组建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首次获取了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廓线的连续3年观测数据,并开展了相关分析研究。

  青藏高原对流层大气立体观测网可精准测量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监测高原对流层大气的水热结构变化。除支持开展青藏高原天气过程相关研究外,观测数据还将为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提供支撑。


首个AI原生开源操作系统正式发布


  66日,首个AI原生开源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版本在京发布。

  openEuler社区开源4年来,已吸引1577家企业成员,18 800多名开发者加入贡献,下载量遍布全球153个国家的2037个城市,累计装机量超过680万套。

  据IDC调研报告显示,openEuler操作系统在2023年新增服务器操作系统中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6.8%。技术方面,openEuler创新项目代码仓已经达到552个,平均每个月产生10个创新项目。生态方面,openEuler社区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来自企业和高校的30多个项目贡献到社区孵化,激发了全产业链创新的活力。

  openEuler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在openEuler 24.03 LTS 版本开发过程中,国内外十多家芯片厂商、20多家操作系统厂商、100多家行业头部软件供应商启动原生开发,两年内共有5136名社区开发者参与版本开发工作。

  会上,openEuler社区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对这个版本基础设施、Linux6.6内核、智能解决方案及全场景体验四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目前,openEuler 24.03 LTS版本的ARMx86RISC-VLoongArch4个架构镜像在社区官网、全球37个镜像点及主流云厂商分发渠道同步上线。


中国继续领跑自然指数


  近日,在线发布的《自然》指数增刊数据显示,在自然指数去年扩展到包含60多种医学期刊之后,中国继续领跑这个数据库榜首。数据还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合作在快速增加。

  根据自然指数,化学和物理科学是中国明显占有优势的领域,到2023年已占中国自然指数总份额的85%。其他学科的产出也在快速增加。例如20228月到20237月,中国生物科学领域在调整后份额增长了15.8%,在自然指数追踪的自然科学四大学科中增长比例最高。

  自然指数数据还显示,2015年至2023年,涉及中国和至少一个“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在数量上增加了132%,这类文章2023年在指数中占中国全部国际合作论文的28%。新加坡是与中国科研合作最多的“一带一路”国家,其次是韩国;新加坡也是中国在这个数据库总体上的第五大科研合作国。同时,美国、德国和英国仍然是中国最大的科研合作国,来自这些国家的机构和中国的机构形成了产出最高的合作关系,例如在生物和卫生科学领域。

  增刊还发布了基于2023年文章份额排名前100的中国机构名单。其中位居前十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一年前,中国在自然指数中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贡献超过了美国,但目前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中国科学表现的轨迹已放缓。”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说,“关键的是中国科研下一步的走向。随着中国不断增加对大型科学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增加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对高质量研究的贡献将有助于推动多个领域的发现边界。”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7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