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16

——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西苑医院主任医师高蕊

   杨 戈  吴应清  

  

为中医正名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刻,高蕊医生还在“见缝插针”,忙着给病人扎针灸。病人是医院里负责清洁卫生的一位工友,患有严重的胃食管反流,工作期间突然胃痛烧心明显。“用中医的方法,在478节胸椎棘突处用手适度按压,再配合来自《易经》思维的针灸手法,不用吃药即可立刻缓解症状。”高蕊对于自己的方案颇为自信。

  过往30余年,高蕊深耕于中医临床及中药药理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设计与实施经验。“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和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中医从天地自然和人的整体观来谐和阴阳,一个好的中医,应该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以整体的、恒动的观点看待疾病,可以从两仪、四象、五行、六气等不同层面,根据治疗目的,巧妙利用针、药等各种手段,实现象、形之间,精、气、神之间的转换,协调阴阳之气升降出入,实现生命之气的一气周流。”一谈起中医,高蕊总是滔滔不绝。

  在中国,很多人笃信中医,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对于中医充满了怀疑,甚至诋毁。面对“中医黑”,高蕊并没有愤怒或者敌视,相反,她从内心可以理解他们。“我一开始其实对于中医也是有误解的。”出身于医生家庭的高蕊,高考时被父亲“逼”着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但彼时的她并不信服中医解决问题的能力,“直到我工作后,成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和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师从魏子孝、翁维良、孙光荣等多名国家级中医大家学习临证经验,虚心求教民间各种特色诊疗技术,见识到他们多次力挽狂澜,起死回生,特别是又系统学习了《易经》等传统文化后,才真正明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不行,我还没有学精,仍须继续努力”。

  在经过一番自我反思和多方学习之后,高蕊认识到中医的价值和对人类的贡献其实是远远被低估了的。“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是中医诊疗特色和疗效的保证,在个体化诊疗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规律,将中医疗效特色用循证评价的方法验证和展示出来,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推动行业整体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蕊笃定,要想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医药,提高中医在临床的认可度和话语权,必须用数据说话,要将传统中医思维与现代科研方法相结合,开展中医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现在临床诊疗措施是依据循证证据的年代,临床循证评价是展示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在中医临床循证评价研究中,还有一些方法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需要提高和完善,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关注,国家《药品管理法》就指出:“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促进中药传承创新。”中医药因为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特色,需要建立体现中药特色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需要在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评价环节,全链条解决“发现中医药临床价值、提高临床研究质量,促进转化应用”的问题。这也是高蕊专注攻关的科学研究领域。

  “必须抓住临床问题,拿科研数据说话,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法要尽量形成标准和技术规范,然后用循证评价的方法把它验证出来。如果这些方案或标准能够推广开来,给那些基层的、年轻的中医工作者快速的指导与借鉴,这对于提升基层的诊疗水平、提升整个行业的诊疗水平,甚至提升国家对中医的认可度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高蕊如是说。

  身为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高蕊一直坚持中医内分泌专业的临床工作,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失眠、焦虑、抑郁等疾病的诊疗中形成了自己的临床诊疗思路和特色。2019年,高蕊牵头主持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案的循证评价及疗效机制”研究项目。针对糖尿病足这一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的世界级难题,高蕊带领团队聚集治疗中的困境,挖掘行业诊疗经验和技术,提出了由预防到治疗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从如何预防发生、如何控制创面感染、如何减少截肢率几个关键环节,寻求中医药解决方案,开展方案优化、循证评价、机制探索研究,形成了高质量、国际公认循证证据,所产出的5项团体标准均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主持的《糖尿病足中医药防治循证实践指南》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了系列高级别中医循证证据和指南,为世界糖尿病足的治疗难题提出了中医解决方案。

  “中医药是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经验科学,要用西方所推崇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诠释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确实颇有些周折。目前的关键还是对临证治疗的有效、安全、质量可控等赋予科学的内涵。”高蕊感慨,“在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向国际化


  钱学森先生曾预言:“如果把中医药学的奥秘揭示清楚,可能使整个科学发生一次大革命。”钱老的这一席讲话,深刻地阐述了我国中医药学所具有的科学性,以及对于世界科学的重要性。

  但是,中医药走出国门还有很多壁垒,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标准壁垒”。中医药基础标准不足,难以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虽然中医传播到了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却普遍难以打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

  新药开发在全世界都是一块被公认难啃的“硬骨头”,对于中医工作者而言,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与创制更是一条“九死一生”的破局之路,每一步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随时都可能失败归零。

  面对艰难,高蕊没有退缩。她将主要的科研方向聚焦在中药创新研发临床评价领域,开展中药临床评价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的研究。临床研究是决定中药新药研发成败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耗时、耗力、耗钱的关键环节,是新药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一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缺乏是阻碍我国中药新药高效研发与推进国际化进程的瓶颈难题。

  如何保证研究质量符合国际规范、研究数据可以实现国际共享,但对中医药疗效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应该体现中药特色?围绕这一科研目的,高蕊带领团队开展了20多年的研究和攻关,完善了“研究设计体现中医原创理论的设计方法、研究实施质量符合国际标准的技术规范、研究结果体现中药特色的评价技术”全流程核心方法学技术和标准,这些技术和标准的建立对推动我国中药临床试验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推动中医药产业的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高蕊带领团队搭建起符合国际规范的中药临床研究平台,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科研;起草中医药行业系列标准和技术指南,负责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标准》《中医药临床研究电子数据采集与管理关键工作文档的制定规范》等标准。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高蕊还参与制定了美国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的《冠心病中医数据采集标准》、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的《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指南》,和参与制定多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蕊还组织实施100余项中药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药临床研究中引入新的设计思路和评价方法,完善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体系。

  截至目前,高蕊带领团队依托中药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牵头或承担中药、医疗器械、试验项目100余项。其中中药新药IND项目共计49项,牵头完成的20余项中药新药获得新药证书,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呕心沥血。


中医向未来


  在高蕊的身边,凝聚着一批年轻有为、志存高远的中医药工作者,他们胸怀共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这门国粹传承好、发展好,为人民安康、国家富强作出新贡献。

  中医药的精华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古籍中,流传在历代中医大家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就是一座宝藏,探究永无止境。”在高蕊看来,中医不仅是一门医学,其中还蕴含了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优秀的中医药人才要“读经典、跟名师、多实践”。从医以来,高蕊从未忘记自己蒙受众多中医药大家的教诲和指点,如今,身为导师的她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实践中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学生们。“我想给行业多培养一些临床科研型人才,既要精通传统的中医,又要熟悉现代的科研方法,这样的人才培养对推动中医的成果转化、提高中医的学术竞争力、促进中医的国际化进程都有重要意义。”

  虽然是一名从医30多年的“老”中医,但高蕊绝不保守,她擅于用全新的眼光审视、学习传统中医理论,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药也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现代中医应该根据实际现状和社会的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中医未来的发展前景应该是一个不断和现代医学、科技融合的过程。中医不应该抱残守缺,而要与时俱进,所以高蕊主张自己的学生在传统的中医学习方法之外,还要努力了解和学习西医知识,了解现代医学的前沿,能够做到中西医融会贯通、相互借鉴,从而进一步丰富中医自身的学术。

  “我一直鼓励中青年医生要建立科研的思维,没有科研的意识和思维,就不会对临床问题和治疗措施进行反思、验证、总结、提高,中医也很难得到高水平的创新和发展。”高蕊说道,“在我的团队里,我们一切的科研方向都是为临床诊疗服务、为行业发展服务、为国家需求服务。目前我们的科研方向聚焦构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中药新药研发,重要高级别循证证据产生。”

  在前进的过程中,高蕊对团队的年轻人充满了期待,放手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高蕊认为做好临床和科研相结合,对提高自身临床诊疗水平、提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行业发展有重大作用,她希望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临床型人才,在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谈起未来,高蕊更是充满了信心:“带好学生,培养团队,将临床所获经验和研究成果贡献给社会,让中医更好地为百姓服务,传承好这份事业,就是我对自己未来的期待。”如今,在每周繁忙的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之外,她还总会坚持抽出时间在西苑医院坐诊,为患者解除病痛。因为在高蕊看来,看病救人,这是一个医者最根本的使命,作为临床科研型人才,临床也是检验所学理论和知识的重要方法。

  医者仁心,高蕊时常勉励年轻人,中医是值得我们用一生投入付出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由衷地热爱,既要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有国际化的胸怀。“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要想成为中医大家,要付出、要谦虚,“有舍”才会“有得”,高蕊淡淡地说:“这便是中医之道,也是人生之道。”

  

专家简介

  

  高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临床药理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药监局中医药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青年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优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内分泌疾病临床工作和临床中药药理的相关研究工作30余年,擅长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失眠,情志类疾病。牵头发布20余项中药临床研究相关标准,获得中药新药转化1项。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等奖励。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7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