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08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鸿沟。我国大量科技成果被尘封在实验室里,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便是再好的科研成果,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上,也可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坎”而半路夭折。

  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就必须重视科技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解决科技与产业“两张皮”的历史顽疾。

  科技创新是一场接力赛,从基础原理研究开始,到最终形成商品,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科学研究突破、工程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和成果产出形态存在差异。

  比如做一支笔。传统的大学、研究所通常做的是“样品”,在许多支笔中总结最好的结果,然后在国际上发一篇优秀的论文。而企业做的是“商品”,在资本和市场的加持下,不仅要解决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卡脖子”问题,还要大规模满足市场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

  那么,中间“产品”这个环节由哪类创新主体承担呢?基础研究解决的是“可不可能”的问题。高校和研究所如果把大量的笔做得都一样,是不符合他们的定位的。企业同样缺少在产品转化环节深耕的动力和人才支撑。所以,需要有一个新体制的成建制的机构来专门从事“产品”的研发。而此类机构,过去我们是缺少的。

  为什么在中国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会这么艰难。从科研到商业应用,科技成果只是其中的一环,能否转化成功是另一件事。在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死亡谷”。再好的科技成果都会由于很多因素而在中间停下来。而一旦陷入“死亡谷”,无论科技成果多好,甚至技术达到了顶峰,也未必能够保证最终实现产业化,被市场接受。

  显然,让科技成果减少产业化的阻力,被市场接受,让样品顺利变成商品,亟须在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

  “铁索桥”是一种软实力,用一个新词叫作“创新策源能力”。就是在这个地方聚集各种推动创新转化的充足资源,包括以工程技术攻关为目标的新型研发机构、应用开发工程师、早期社会资本、活跃的产业集群、政府新机制与新政策导向等,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健康的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环境。

  其实,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探索。在过去10年中,本书作者米磊及其团队摸索出了一套很好的实践经验,在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中做了诸多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尝试。《硬科技2:从实验室到市场》这本书,应该说就是他们10年探索的浓缩凝练。

  这本书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要的诸多要素进行了翔实的介绍,包括体制机制、思想、金融、人才、关键共性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他们基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机料法环”五个一生态体系。这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实践中或可孕育出更多的可能性。对于准确理解、系统落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本书也做出了现实的回应。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7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