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0-09

李亚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


  我们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从01”,但世界上几乎没有无中生有的创新。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长期坚持中,找到了机遇、赢得了挑战,发现了一些异常的现象。

  如去年获得诺贝尔奖的量子点研究,薛其坤教授等发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都是源于一个疑问、一个对反常现象的未知。至今我还不知道谁有意做“原始创新”,并且做出了“原始创新”的工作。包括我们做的“单原子催化”,早在1925年的时候,就有一位名叫泰勒的科学家,指出一种雷尼镍催化剂顶尖位置的那个镍原子就是一个单原子的活性位点,这其实就是最早的关于“单原子催化”的认识。

  几乎任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多则花上几天时间去检索,都能找出是谁最早触及这个问题。只不过我们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与方法,把这个问题往前推进了一步、发展了一步。否认这些,一味强调所谓原始创新,是另一种浮躁和不自信的表现。

  我在参加评审一些人才项目、奖项等荣誉的时候,如果看到有人动不动就说自己引领了国际,就会给他打个“差评”。做科研,应该是很多人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找到不同的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艰苦的事,把这个领域向前推,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绝对不能鼓励投机取巧。我们应当鼓励那些踏踏实实在某个领域长期坚持独立思考、做“量”的积累的科技工作者。尊重科学规律,就一定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丛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


  由于慢性病威胁日益增大,现代医学正进入一个新的转型时期,有3种主要发展趋势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从简单性思维的分子生物医学转变到复杂性思维的系统生物医学;二是从基于统计研究证据的循证医学转变到关注个体分子特征的精确医学;三是从以治病为中心的临床医学转变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医学。

  要想实现这几个转变,我们需要厘清目前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基本科学问题。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中,不能仅局限于用先进的观测手段揭示亚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微观结构,因为这些被发现的静态结构并不能表征生命的微观动态过程。一定的组织结构必定为执行一定的功能而存在。细胞、亚细胞或分子水平的微观生命活动,是基于一定的结构存在所表征的结构间系统互作,并以这种互作行使一定功能的时空变化动态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一要解析细胞内的空间结构,二要揭示细胞内结构间的网络化系统互作表征,三要探索细胞内结构间系统互作的网络化动态时空演变规律。因此,要建立新的范式研究生命科学领域的这三大基本科学问题。 

  

薛其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传统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令人惊奇的水平——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密度高,最厉害的超级计算机的峰值算力已经达到1.1百亿亿浮点数/秒。中国的天河、神威等超级计算机也逐渐接近这一水平。现在的超级计算机,晶体管的数量甚至达到了6000万亿个,但是它的占地面积很大,相当于1/4个足球场,每天消耗的电是50万度。

  在当下的人工智能时代,考虑人工智能的运行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信息处理需要更高的算力、更高的存储密度及更低的能耗。对此,量子计算机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而考虑到量子计算机的原理,其实体如果制造出来必将需要庞大的制冷机,通用超导量子计算机占地约为1/4个足球场,永远不能小型化。所以,永远不用担心笔记本电脑会被量子计算机代替,就像不用担心汽车会被飞机代替。

  我们要研制出量子计算机,物理学上至少还有5道难关,即错误率、相干时间、制冷机、硬件方案、不确定性。据我估计,还需要1020年时间,才能研制出实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

  通用量子计算机挑战的是人类的最高智慧,研发难度高于人类首次登月,是一个国家最强科技实力的象征之一。它具有强大的算力,但还需要全世界物理学家与计算机专家的共同努力和久久为功。

  

孙斌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很多事情我不太在乎,比如短期、功利性的成绩。至于有些研究别人先做出来了,我也不太在乎。数学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理论体系,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作点贡献。别人做出重要成果也是好事,别人的进展相当于帮你把研究推进了一步,说不定你可以在他的基础上接着做。

  你也可以找别的问题做,没必要不开心。有人把更多时间拿来跟别人竞争、争取资源,但如果你专注于自己的事情,花时间解一个数学题、读一本书,说不定会更好。这样会过得比较开心,这是更重要的,开心比成功还重要。

  在数学方面,从小就要学得扎实,要踏实一点。比方打开课本,要用怀疑的态度去学习,问自己书上写的每一句话是不是都对、都足够好。如果不是,你是不是可以把它改进得更准确一点。

  我上学的时候,并不怎么做题,包括难题。比如大学教科书,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挑战课后难题,我基本都不做,我会把课文的正文内容理解得非常透彻,非常熟悉每一个定义定理,到了做研究的时候基本也是如此。

  其实我的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数学家来说,可能没那么多,但是我希望把自认为懂的东西真的弄懂。因为我学得比较慢,所以我一路做的研究都不是太热门的。比如有一个新方向,大家纷纷追逐的时候,我可能去研究前人留下来的问题,做完了再去考虑新问题。 

  (资料来源于科学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