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0
——记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文松
郑 心 张锦玉
安全犹如阳光和空气,往往受益而不觉,失之则悲恸。2008年9月8日,各路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山西省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新塔矿区980平硐尾矿库发生的特别重大溃坝事故。事故程度超乎想象:泄容量26.8万立方米,过泥面积30.2公顷,波及下游500米左右的矿区办公楼、集贸市场和部分民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9619.2万元……一连串的数字刺痛了国人,也包括彼时刚刚就读大学二年级的王文松。他深刻地理解了“生产安全犹如滚石上山,必须时时保持警惕之心,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才能尽可能地扑灭苗头”的道理,而本就身在安全工程专业,将岩土工程安全视作发展目标的他,更进一步决意投身矿山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灾害防治等科研方向,以为安全护航为毕生己任。
到如今,16年过去,王文松已经成长为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入选四川省高层次人才计划,相继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大项目及生态环境部长江中心联合研究项目等重要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了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及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但这些成就与光环被输出的一刹那在王文松心中就已成为过去的印记,他从来淡然视之,“这些年来,我国再也没有发生过尾矿库重特大事故了”,只有这才是王文松心中始终感恩、欣喜,也最为看重的工作价值。
漫漫岩土路
观棋,心有全局;落子,思虑精细。在重庆大学求学的日子教会了王文松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其之后开展研究打下根基,同时,他也在一次次项目实践与恩师前辈的指导中,慢慢将目光投放至尾矿库这一安全生产的重点研究目标之上。
“尾矿库是矿厂生产不可缺少的设施,也是生产中最大的危险源之一。”王文松简单一句话概括出此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必要却危险。它既可以防止尾矿向江、河、湖、海、沙漠及草原等处任意排放,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流物源区。各种不可控的自然不利因素和人为事故都在时时刻刻或周期性地威胁着它的安全。事实一再表明,尾矿库一旦失事,将给工农业生产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灾害和损失,特别是在我国四川等西南地区,由于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造成尾矿库失事的风险十分常见。
本着调控不能“零敲碎打”,安全不能“一失万无”的坚毅初心和思想脉络,王文松在自己攻读硕博研究生时便展开科研布局。在博士后阶段赓续研究时,在长达近十年的时间跨度中,他因责任而选择,因热爱而坚守,最终以“高尾矿坝地震变形破坏机制与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研究”项目的圆满落幕为防治、评估尾矿库可能导致重大灾害相关研究交上高分答卷。
项目中,王文松和团队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尾矿坝地震变形破坏机制与抗震性能评价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在微观尺度上,阐明了尾矿颗粒形貌与孔隙结构特征;细观尺度上,揭示了地震荷载下尾矿的动强度与动本构关系;在宏观尺度上,厘清了坝体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的动态演化规律,进而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尾矿坝独特的动力响应规律与破坏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构建了一套综合考虑液化程度、安全系数和永久变形的尾矿坝地震稳定性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西南地区十余座大中型尾矿库的稳定性分析与加固设计中。成果实现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成果落地的全链条创新。
但这远不是王文松心中探索的终点。相反,对他而言,与“灾害防治”“气候变化”等方向的交叉融合让他开启了一个科研的全新层面,促使他在来到成都理工大学之后站在如日方升的平台之上,面向广阔天地,继续向上攀登。
悠悠报国情
“我想离研究对象更近一点。”这是王文松来到成都理工大学的主要原因,再就是对许强校长和范宣梅教授的一片敬仰之情。科研从不是“单打独斗”,创新也离不开“团结协作”,因此能遇到志趣相投的团队一直是王文松打心底感恩和珍惜的事情,“许强校长和范宣梅教授的大局观,以及对于前行方向的清晰把控,令我安心又深觉受益匪浅,因此我十分满意现在的工作与生活,期盼能够从前辈、榜样的身上学到更多科研者应具备的素养与品质”。
虽然截至目前,王文松进入成都理工大学仅有3年,但他所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却并不少。在广泛地探索之中,在范宣梅教授的带领及“灾害链动力学机制与防控研究团队”各位老师的合作之下,他将事业版图逐步扩展至“强震和极端气候诱发青藏高原灾害链动力学机制与风险预测”相关研究方向之上,向更多的未知秘境发起“冲锋”,将自己的奋斗真正融入了祖国山河。
与科学打交道,要攀登的不仅有理论的高峰,还有实践的高峰。为进一步探索长江发源地——青藏高原的相关岩土力学结构问题,为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桥头堡”作用打下良好基础,也为建立大型水电站打好前站,王文松随团队曾几次前往海拔4000米以上的无人区扎营科考。巅峰之上自然饱览胜景: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石沟深壑,鲜有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但既然看到了行外人看不到的风景,便也相应要担起科研者的责任。尽管多次翻越冰碛垄时险象环生,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雅鲁藏布江的情形,落在他们眼中也已是司空见惯,但王文松说:“青藏高原是地球气候效应的放大器,一旦出现灾害将摧枯拉朽般影响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和重大工程安全建设,更好地认识它,了解其灾害发生机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大事。国家真正需要的,再难也总要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