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用科技为牛羊产业注入新活力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0

——记甘肃农业大学教授赵生国

   杨 洁  徐艳慧  

  

  种业,被誉为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承载着农业发展的未来与希望。在202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在这一伟大的种业实践中,涌现出众多杰出的科研人员和团队,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副院长赵生国便是其中之一。多年来,赵生国一直积极回应国家的种业振兴战略,践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四强”行动,致力于提升畜牧业科技水平,推动以牛羊为主导产业的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埋下一颗科研的种子

  这一切都缘起于一颗科研的种子。它在赵生国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历经岁月的磨砺,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回想起高考那年,赵生国曾怀揣着对自动化农业的憧憬,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然而命运却将他引领到了甘肃农业大学的畜牧学专业。在那里,他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开始了一段与农业、畜牧业紧密相连的科研旅程。

  2000年,赵生国以优异的成绩本科毕业。那时,他作为甘肃省委组织部选调的学生干部,踏上了基层工作的道路。3年的时光里,他深入农村,亲身感受到了农业、畜牧业科技水平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他明白,科技的力量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而在大学期间,一次回乡的经历更是激发了赵生国对科研的热情。那时,他听到乡亲们议论纷纷:“用饲料喂的猪鸡肉不好吃,还是我们农家养的要好一些。”赵生国不禁感到纳闷,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养殖、制作饲料,怎么反而让肉质变差了呢?

  带着这个疑问,赵生国回到学校找到了自己敬爱的老师求解。这位老师不仅为他解答了疑惑,后来更是成为他的研究生导师,是他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当时,老师告诉他,饲料配比的科学性确实让畜禽生长得更快,但饲养过程中的畜禽自由受到限制和活动量不足也影响肉质的口感。而农家饲养的畜禽因为多样性的食物和足够的运动量,肉质更好。

  这番话让赵生国豁然开朗,同时也激发了他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想,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既能让畜禽快速生长,又不损失肉质的口感,那将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科研工作。于是,科研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为了追寻这个梦想,赵生国在工作3年后毅然决定重返校园,攻读硕士研究生。随后,他又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深入研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等领域。他的导师是国内外知名专家,因此,他也跟随导师在北京完成了硕士、博士期间的学习和论文研究。

  攻读博士期间,赵生国更是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资助,前往肯尼亚内罗毕研究所交流学习。在那里,他跟随导师从事畜禽遗传资源的评价工作,拓宽了国际视野,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2010年,赵生国博士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回到甘肃农业大学继续深耕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及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他与甘肃农业大学结缘近30年,留在母校工作也已14个年头。在这些年里,他见证并亲身参与了甘肃农业大学众多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发展,为学校的科研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赵生国已经成为畜禽遗传资源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而他心中那颗科研的种子,也早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为农业、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贡献着源源不断的力量。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种业实践探索

  近年来,赵生国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水平科研院所强强联手,围绕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展开深入研究。他们不仅建立了畜禽遗传资源优先保护评估模型,更对全球众多地方畜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价。这些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早胜牛、静宁鸡、藏猪等品种在全球畜禽遗传资源中的独特地位,也为我国畜禽种业的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值得一提的是,赵生国和团队在实践中对康县太平鸡这一曾被遗漏近30年的珍贵地方鸡品种进行了深入的种质资源挖掘和认定,使其载入我国畜禽品种名录。

  在平凉红牛新品种的选育工作中,赵生国带领团队精心组建了育种核心群,并在甘肃省率先建立起全程智能化的肉牛数据采集平台,将先进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经过系统的研究,他们确认平凉红牛是以早胜牛为母本,通过杂交选育而形成的优良肉用牛群体。基于这一发现,赵生国提出了加强早胜牛区域性保种的建议,并明确了平凉红牛新品种选育的基本思路。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改良,这一品种早熟、耐粗饲、性格温顺的特点深受养殖户喜爱,已逐渐成为甘肃肉牛遗传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当前种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赵生国深知责任重大。他坚信,只有紧紧围绕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目标,以产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为坚实依托,进一步强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各方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肉牛育种联合科技攻关体系,才能加快培育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向技术要效益”的广河样本焕新颜

  为促进临夏回族自治州牛羊产业的绿色崛起,2015年,甘肃省委组织部选派赵生国挂职广河县副县长,以科技为引擎,助力脱贫攻坚。多年来,赵生国携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的专家,聚焦临夏牛羊产业的饲料品质、养殖规范、良种繁育等关键环节,深入钻研、精准研发,为全州牛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九载春秋,赵生国在广河硕果累累。他通过四大创新举措,不仅斩获了显著的科研成果,更为“广河羊肉”等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经济效益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后盾,推动了甘肃省由牛羊大省向强省的华丽转身。

  一是匠心独运,集成应用牛羊饲料配方设计关键技术,创立饲料技术标准。通过精准测定与分析,赵生国团队构建了饲料安全性与营养价值评定体系,并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牛羊,精心设计了20个绿色饲料配方,满足了各类牛羊健康生长、生产的需求。

  二是锐意创新,开展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形成养殖技术标准,显著提升了牛羊的健康水平与成活率。同时,通过圈舍改造与引入绿色植物添加物,进一步降低了发病率,提升了健康水平和育肥与繁殖等生产性能。

  三是攻坚克难,开展高效繁育技术示范与推广,构建肉羊品种筛选与繁育技术标准,大大提高了种公羊利用率与母羊受配率,实现了高效繁育。同时,打破了母羊季节性发情规律,提升了繁殖水平与生产效率。

  四是追求卓越,开展品质育肥及肉品质标识技术研发与示范,创立特色牛羊肉品质标识技术标准,实现了牛羊肉的绿色产品信息化追溯。

  2022年,广河县委县政府诚邀以赵生国为首席专家的科技团队,全面引领广河县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更成立了“广河县牛羊产业科技专家工作站”,围绕绿色饲料生产、高效繁育等关键领域,深入研究、破解难题,以集中示范的方式推广全产业链关键技术。

  20236月,甘肃省委书记胡昌升在调研中对赵生国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要替养殖户算细账,向技术要效益”,并勉励赵生国团队继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应用在产业上。

  在甘肃农业大学的讲坛上,赵生国以其深厚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孜孜不倦地传授着知识与智慧。他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教室,更活跃在甘肃省畜牧产业的每一个角落。其多位一体的专家身份涵盖畜草研究、肉牛遗传资源普查等领域。在产业合作舞台上,他被多家公司聘为合作专家;在学术殿堂里,他则担任着《动物生物科学》(Animal Bioscience)等多本杂志的编委。与此同时,赵生国已主持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屡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项,荣誉接踵而至。

  以科研为笔,以实践为纸,如今,赵生国和他的团队继续书写着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篇章,开创新的辉煌。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1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