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沈华浩:“标”“本”兼顾 哮喘易克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6

本刊记者  王 军  

  

        春天,清风徐徐,万物复苏,正是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对哮喘患者来说,飞扬的花粉,乍暖还寒的天气,亦成为哮喘的诱发因素,使他们不得不对这个美好的季节望而却步。哮喘,作为世界公认的“四大顽疾”之一,目前全球约有3亿人患有此病,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哮喘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致残和致死疾病之一,因哮喘支出的医疗费用也已超过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
        哮喘病一直是困扰内科医生的一个重大难题,医学界有句老话就叫做:“外科不治癣,内科不治喘”。可就是有这么一个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不仅在近十几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与哮喘病有关的项目,而且用了整整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成功攻克了哮喘领域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2014年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由沈华浩教授团队牵头,联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钟南山院士团队及杭州浙大迪讯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吴善东等完成的“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项目获得了2013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殊荣。这是对慢性气道疾病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成功突破。
        这一项目在多项国家自然基金和“973”项目等支持下,历经25年,从哮喘发病机制入手,联合哮喘诊断技术、哮喘新临床类型、哮喘治疗的创新,层层推进,立体构建,将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获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


创新,与世界共享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沈华浩很平静,采访中,他谈得最多的仍是专业性问题:“哮喘难治,主要难在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认识不足、临床缺乏有效且易于开展的技术。”针对上述国际难题,沈华浩带领团队以引起哮喘发病的关键效应细胞——嗜酸粒细胞及气道高反应性和哮喘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哮喘的分子发病机制,并牵头制订了我国第一版(1993年)及其后多次修订版的《哮喘防治指南》,还参与制订了WHO第一版(1995年)《全球哮喘防治指南》。
        短短几行文字,浓缩了沈华浩团队25年来的成果,凝结的却是他们背后9000多个日夜的辛劳。


阐明发病机理 揭开神秘面纱

 

       沈华浩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揭示了嗜酸粒细胞与哮喘发病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证实嗜酸粒细胞可以直接引起哮喘发病;提出并阐明了哮喘发病的骨髓祖细胞-Eotaxin-CCR3调控新机制;阐明了嗜酸粒细胞在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发生中起关键作用,开辟了哮喘分子靶向治疗研究的新领域。


明确诊断方法 打破垄断局面

 

       在哮喘诊断方面,沈华浩和钟南山院士团队创新性提出“隐匿性哮喘”的新概念,并提出了早期有效的预防手段,这一哮喘诊断新理念对早期发现和预防哮喘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沈华浩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创建了简易支气管激发试验技术用于哮喘诊断,并建立起最大呼气流量诊断标准,使占总数约35%的不典型哮喘患者得以早期发现。
        哮喘的诊治中,对过敏原的测定很关键。从2004年开始,项目组进行了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检测试剂盒的自主研发,2010年1月成为首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过敏原体外诊断试剂盒,打破了过敏原诊断产品长期不规范使用和依赖进口的局面。沈华浩说:“由于过敏原存在地域差异,如花粉、豚草等均有不同,国外过敏原不能完全反映国人过敏状态,我们采用的是中国本土的过敏原,更适合中国人使用。”产品目前已在29个省(市)的医疗机构使用。 

 
提出治疗手段 节省治疗费用

 

        沈华浩团队最早提出将口服小剂量茶碱联合吸入低剂量激素的新方法用于治疗哮喘,率先确证了卡介苗可有效治疗哮喘。此外,他们在国内最早应用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激动剂治疗哮喘,为制订我国哮喘防治指南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
        茶碱用于治疗哮喘已近半个世纪,但由于茶碱的有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易出现严重副作用甚至死亡,临床应用也受到限制。西方人茶碱代谢慢,副作用更大,不被推荐用于治疗哮喘,而以吸入激素作为哮喘的一线用药。项目组通过基础研究发现,茶碱的代谢有很大的种族差异性,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给予较小剂量的茶碱即可达到有效的抗炎作用。因此,项目组创新性地将茶碱和激素联合起来治疗哮喘,结果显示,此方法临床疗效与吸入高剂量激素相当,但明显降低了激素和茶碱的副作用。沈华浩告诉笔者:“茶碱很便宜,用我们这种方法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

 
丰硕成果开辟崭新局面

  

      沈华浩领导项目组在25年的研究过程中共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收录30篇,影响因子101;论文共被他引4582次。项目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项目组创建的哮喘诊治新技术和新方法,写入了WHO制订的《全球哮喘防治指南》、我国的《哮喘防治指南》、呼吸领域国际权威教科书Textbook of Respiratory Medicine(W.B.Saunders出版)以及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并已成为我国应用最广的哮喘诊断技术和一线治疗方案。在此期间,沈华浩团队还主编了5部与此相关的专著和教材。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21家医院(包括卫生部直属医院、著名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全国各地的省、地/市、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推广应用。
        “支气管哮喘分子发病机制及诊治新技术应用”项目引领了我国哮喘研究和临床诊治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国际上哮喘领域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才,科技的“源动力”

 

       无论是已过去的20多年,还是未来充满光明但艰辛的道路上,沈华浩始终恪守着团队意识、培养人才的理念。在带领团队时,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整个团队的梯队建设,为学科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在掌握专科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沈华浩注重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国际和国内同行的交流,以培养优秀的后备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他结合浙医二院的“广济人才计划”和浙江大学的“求是特聘教授”向全球招聘、引进呼吸内科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带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同时,沈华浩也带领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并举办多次国际会议。不断取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注目,在持续“走出去”的同时,许多著名学府也纷纷抛来橄榄枝,目前,他们已与国际上多家著名学术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联系与合作。


探索,永无止境

 

       2013年,沈华浩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以胸闷为唯一症状的不典型哮喘,由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胸闷变异性哮喘(CTVA)的概念,这是一种新的哮喘类型。接下来,他将再次与钟南山院士合作,开展全国性的临床研究,针对这种不典型哮喘的发病规律、治疗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将这种原创于中国的新型哮喘类型的治疗经验尽早推向国际。
        沈华浩面临的另外一项重头工作,则是把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一步推广和完善。沈华浩介绍说:“以骨髓为靶向治疗的方法,已经在实验室阶段取得成功,下一步就是开发相应的药物,尽早进入临床应用。”
        相比已经取得的荣誉,沈华浩更愿意谈及未来,他常对下属说的一句话是:“哮喘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探索。”
        作为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获得者,沈华浩正如一位杰青评审专家在对他的评语中写得那样:“申请者在同时是一名临床医生,有着大量临床工作的情况下,立足国内,在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成绩。同时,能够认真做学问,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沽名钓誉上,也是申请者作为一名年轻科学家的难能可贵之处。”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