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第十三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公布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14日,第十三届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行。

  作为全国首个由社会力量出资的综合性科普奖项,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设立于2012年,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发起。截至目前,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已累计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推荐项目超过4200项,涉及多个门类和领域。


获奖率22.89%,呈现四大特色

  第十三届奖项申报工作于2024612日正式启动,在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收到了533个申报项目,较去年增长了4.1%,再次刷新了申报纪录。经过严格的形式审查、网上初评、线下复评和终评,评选出了包括提名奖在内的122个奖项,获奖率为22.8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朱美芳在致辞中介绍,此次获奖项目呈现出4个显著特点:

  第一,院士专家做表率,大材大用显担当。在评审当中,有几位一线的院士同时申报了科普杰出人物奖,他们不仅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投身于科普教育事业,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

  第二,科普紧跟时代潮,少年参赛创新高。此次获奖项目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科学和新兴科技领域,还关注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重点问题,展现了科普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紧贴社会需求的特色。此外,青少年获奖的比例也创了新高,展现了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三,多平台上展风姿,健康科普成常态。许多医学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活动,为科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项目不仅覆盖了营养、运动、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他们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将专业的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健康资源。

  第四,科普助力一体化,美美与共相呼应。此次,长三角科普联盟机构首次参与推荐并获奖,标志着科普资源共享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变化为长三角地区的科普教育带来了新活力,促进了区域间的科普交流与合作,为科普事业的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院士专家引领,彰显科普新风尚

  在此次评选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获科普杰出人物奖。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顶尖专家,葛均波积极投身于心血管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他成立了院士科普基地,并创建了心血管健康联盟,通过《心闻周刊》、CCATV心血管远程教育学院等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和平台,将复杂的心血管健康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

  张杰在物理学科普方面独树一帜,善于将深奥的物理原理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讲解呈现给公众,让物理学不再遥不可及。他的科普工作激发了公众对物理学的兴趣,特别是培养了青年人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颁奖典礼上也举行了上海科普教育院士专家顾问团聘书颁发仪式。顾问团成员包括褚君浩院士、杨雄里院士、葛均波院士、张杰院士、丁奎岭院士、杨秉辉、顾建英等,其中多位成员为历届科普杰出人物奖得主。


2025年将设立专项奖励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规定,国家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技术、新知识开展科普,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为科技成果应用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飞速发展,新技术、新范式、新业态对科普工作的需求正在持续扩大,科普创新的广度、深度、温度、宽度、转换度等方面的要求更高。

  在此背景下,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拟定于2025年设立专项奖励,旨在表彰在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等关键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致力于将尖端技术普及化的项目与人才。

  基金会将明确奖项的评选标准和流程,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大对获奖项目和人才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和科普工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获奖者与公众、企业、科研机构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5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