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打造产业园区“昌吉样本”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3-25

——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纪实

  

  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州的经济版图上,有一块特别之地——那就是地处昌吉市东北的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它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在区域融合发展战略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开发区是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作为昌吉州三大国家级园区之一,昌吉高新区的成长见证了“高新”二字创造的奇迹。这里聚集了2131家企业,拥有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优势产业集群。当下,围绕昌吉州党委确定的“优先发展区”功能定位,昌吉高新区正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打造昌吉州工业经济“前沿阵地”,加快建设具有全疆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茁壮成长的产业链

  走进新疆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叶片成型车间,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首先映入眼帘——他们正在制造风电叶片。“目前为止,今年我们已经生产‘昌吉造’风电叶片200多套,年内产值将突破5亿元。”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介绍道。

  2022年,深耕新能源产业多年的昌吉高新区与来自重庆的某新材料公司“牵手”成功,同时标志着彼时,相对分散的新能源产业迎来了“链主”。如今,它仍是昌吉州综合实力领先的大型风电叶片研发和制造服务商,产能规模位列全疆风电叶片制造商第一方阵。

  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配套,形成了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如今,这条新能源产业链集聚了中车株洲、易事特、明阳智能、风腾电力、成飞新材料、东康金属、首航能源、中翰顶达、新铝铝业等行业翘楚,昌吉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产能爆发飙升,从而位居全疆前列。由此可见,产业链的质量与韧性,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活力与后劲的重要标尺。

  在昌吉高新区产业集群版图中,新材料产业是另一个重要细分赛道。行走在昌吉高新区,企业彼此相距几公里,空间上的高度聚集让人对“产业集群”的内涵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在这里,位于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前列的蓝山屯河等制造商和十多家产业链上配套企业聚木成林,带动产品本地配套率超过90%

  除了集聚度和首位度不断提升的装备制造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等重点产业链也在蓬勃生长。昌吉高新区特色产业集群开枝散叶、向阳而生,“昌吉造”迎风起舞。2024年,昌吉高新区围绕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厚植投资沃土,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转模式,不断延长优势产业链和产业结构转型。“我们变管理为服务,为保障项目签约即落地、签约即到家,设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全过程‘一对一’服务,倾其所能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采取无事不扰、有事上门的服务模式,把问题解决在项目现场,解决在施工一线,让企业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昌吉高新区产业发展科技局副局长介绍道。


不断更新的创新链

  不久前,昌吉高新区传来捷报。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公布了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任务专项、“两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和2025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等立项情况,昌吉高新区16家企业的22个项目获批立项。2021年以来,昌吉高新区立项自治区及以上科技项目55项,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作为一个GDP200亿级的力量型选手,奔跑中的昌吉高新区保持着稳健的“配速”,这股后劲来自哪里?答案就是科技创新。

  走进新疆三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区,工作人员通过AI智能机器人操控系统,展示了机器人进行快速柔性焊接、书画应用等工作场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拟人化操控工业机器人,将人的手工工艺赋予机器人,可以迅速高效完成非标焊接、切割、打磨、喷涂、书画等作业。”公司副总经理说。

  科研机构是园区的“产业大脑”。2023118日,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西部中心落户昌吉高新区,一些大平台陆续落户,企业的热情奔赴让创新矩阵不断上新。目前,昌吉高新区有各类创新平台35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7个,自治区级检验检测中心9个。各类研发机构布子成局,构成了创新链末端的庞大方阵。

  昌吉高新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上市公司3家,年收入超亿元企业37家,有效高新技术企业75家,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6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家。

  一簇簇创新火苗汇而成炬,点亮了多个优势产业集群。在这里,一条看不见的创新链在平台和企业间悄然生长,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产城融合新高地

  20241028日,昌吉高新区创新大道与昌吉市南公园路全线贯通,从昌吉高新区往返昌吉市区可节省20分钟,在给园区企业交通运输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园区营商环境。

  此前,南公园路因行政区划中断于昌吉高新区、昌吉市两地交界处多年。改变,发生在2024年。2024年年初,昌吉州提出加快昌吉市与昌吉高新区、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一市两区”产城融合发展,有效激发了园区发展活力。

  2024年昌吉高新区以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为目标,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将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

  在创新投融资机制方面,昌吉高新区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昌吉国家高新区科创支行,已为园区10家企业授信2亿元,为10家企业发放贷款6110万元。提升完善“金融超市”功能,4家企业通过国有平台解决融资6607万元。大力释放金融机构服务潜力,组织金融机构开展园区企业走访活动,落实企业融资需求,实现融资11.11亿元。

  在解决企业困难诉求方面,昌吉高新区持续打造“园区说事”品牌,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机关各部门定期举办“园区说事”活动,面对面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已举办“园区说事”活动28场,参加企业790余家,解决共性问题49件。

  2025年,昌吉高新区将实施存量延链、增量建链、因势拓链、平台载链、环境兴链“五大工程”,推动科技型园区高质量发展。

  梧桐栖凤,百鸟和鸣。昌吉高新区目前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输变电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现代节水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级绿色园区等多张国家级名片的昌吉高新区,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引来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相融共促,新兴产业集群日渐成形,实现了“由无变有、由有变强、由强变壮”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传统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典范。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5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