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建筑的主观美和客观美(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07

关键词  常态美  温柔敦厚  雅文化  俗文化  悦目原则  简明原则  南敞北实

 

        建筑美是美的主观性和美的客观性的统一。建筑审美观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建筑美的主观性是对美的认知有地域变化,时代变化,对美的认知有不同文化水平人群的变化。中西建筑审美观的差异是建筑审美观主观性的表现。建筑审美观的客观性是悦目原则,简明原则和生态原则。这些原则建立在生理规律、物理规律和生态规律基础上。     
        胡兆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教授。1933年生,浙江省镇海县人。1952年清华大学地学系毕业。兼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商业地理学会理事长;台湾社会大学兼职教授。发表《地理环境概述》、《中国区域发展导论》、《中国文化地理概述》等专著10余册,论文100余篇。1995年以来为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课程高级研修班”授课。

     
一.对立的观点产生对立的评价

 

       美感是建筑主要功能之一。对于地标性的建筑来说,美感更是主要功能。地标性建筑的设计师千方百计提升建筑物的美感,力求让观众过目不忘,留下深刻印象。建筑物的美感由人们的审美观决定,同一座建筑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美感。
1.一棵古松的故事
        朱光潜讲过一故事:“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课古松”,“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它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朱光潜的结论是:“同是一件事物,看法有多种,所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多种”。
        方成的漫画“观点不同”,形象地说明不同的观点产生不同的评价。同一个阿拉伯数字9,正着看是9,倒着看是6,侧着看是草书的中文数字四,四大皆空的高僧看来,什么也没有。
1.2  对中央电视台新楼的评价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建成一批有全球影响的建筑。对于有些建筑美的评价存在争议。其中,典型的是对中央电视新楼的评价。
1.2.1 温柔敦厚
        2007年《泰晤士报》评出10座全球在建最重要建筑,中央电视台新楼名列第8。2012年美国《悦旅》杂志评选出全球五座新地标,有中央电视台新楼。在全国9711753张选票评出的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中,没有中央电视台新楼。主要原因是审美观的不同,中国人喜爱温柔敦厚,国际上盛行楞歪斜怪。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本意是为人之道,学习《诗经》,待人要温和宽容厚道。温柔敦厚对我国传统艺术风格和审美观有深刻的影响。
        中央电视台新楼高234米有49层,两座塔楼作10°倾斜。联接塔楼的15层高悬臂有90°弯角。新楼楞歪斜怪四字全沾了,与中国人温柔敦厚的审美观有碰撞。新保利大厦形态与中央电视台新楼相近,入选北京当代十大建筑。新保利大楼在国际上排不上队,能够受到国人欢迎,因为它基本上没有沾歪斜怪。
表2  北京当代十大建筑
序  名  序  名
1   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6   北京电视台
2   国家体育场(鸟巢)  7   新保利大厦
3   首都博物馆新馆  8   北京南站
4   国家体育馆  9   国家大剧院
5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10  国家图书馆二期
        2009年9月全国9711753张选票选出。
        温柔敦厚的审美观有两个思想基础。
        一是美学中的常态美观念。朱光潜说:“通常所谓‘自然美’就是指事物的常态,所谓‘自然丑’就是指事物的变态”,“山的常态是巍峨,所以巍峨最易显出山的美;水的常态是浩荡明媚,所以浩荡明媚最易显出水的美”。又说:“通常人说一件事丑,其实不过是因为它稀奇古怪”,“人物都以常态为美”。“常态美”与温柔敦厚一脉相承。中央电视台新楼楞歪斜怪四字全沾了,稀奇古怪,不符合常态美的要求。
        中央电视台新楼作倾斜状态。倾斜是当前国际建筑追求时尚的一个表现形式。阿联酋阿布扎比首都门大厦从18层开始到33层有18度的倾斜角。比萨斜塔有12度的倾斜角。比萨斜塔的倾斜不是设计的产物是地基不稳的结果。地心引力是人们摆脱不了的力学规律。地心引力让人可以脚踏实地。垂直形态是建筑物的稳定形势。绝大多数建筑物在建时都千方百计要求垂直无误。违反地心引力要付出代价。建筑倾斜要耗费巨大资源换得结构上的稳固。垂直稳固,倾斜不稳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心理反映,是常态美。
        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温柔敦厚的审美观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植根在中国传统哲理中。《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论语》讲:“过犹不及”,提倡不偏不倚,平衡协调。温柔敦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人的行为处事方面有强烈表现,对中国人的审美观有强烈的影响。
1.2.2 建筑与环境协调
        红花要有绿叶配,一座建筑的美要有周边景物的衬托。从景观视角考察,与周边景物协调的美,是建筑美的重要组成。同样一座建筑,处在不同的环境中,美感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要评价建筑的单体美,更要评价建筑与环境协调美。
        区位和环境因素对中央电视台新楼的美感起负面影响。按照规划意图,北京CBD形成中央电视台新楼330米高的国贸三期,528米高的中信总部大楼“中国尊”。三足鼎立,中央电视台高度不到中国尊一半,站在一起,好像小学生与巨人相伴,小学生再乖巧也难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实际情况更糟。周边地块纷纷申请升高。“中国尊”西南一座楼申请升到405米,有一批楼要求升到200米到330米。“三足鼎立”变成群雄争霸,个子不高的中央电视台新楼淹没在密密麻麻的高楼群中。巴黎埃菲尔铁塔依靠周边绿地衬托,呈现出英姿。如果铁塔建在CBD中间,景观效果也要打折扣的。
        连接中央电视台新楼两座塔楼的悬臂是点睛之作。悬臂伸向东三环路,原意是增加与城市的亲和感,与行人的亲和感,但实际效果不理想。新楼离东三环路过近,行人仰望悬臂有泰山压顶的感觉。
        2009年春节大楼发生火灾。国务院组织督查,2009年2月9日对火灾事故的批复:“火灾因建设单位违规燃放烟火,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保温板,监理单位监理不力,政府职能部监管不力”。如此重大的形象工程居然存在严重的隐患,对民众的观感有减分作用。
        中央电视台新楼的建筑师库哈斯(Rem Koolhass)是解构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人物。解构主义建筑是世界建筑时尚潮流之一。北京采纳库哈斯的设计表明北京欢迎创新,欢迎对摩天大楼形态的探索。
1.3 城市雕塑评议
1.3.1 正在兴起的城市雕塑
        我国历史上没有城市雕塑的传统。大型雕塑品主要是寺庙中的神像。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雕塑迅速兴起。2004年北京市第一次城市雕塑普查有雕塑1836座,2011年底增加到2505座。迅速兴起的城市雕塑浪潮中,不免泥沙俱下。乌鲁木齐有座“飞天”雕塑,建成12天就悄然拆除了。
为了检阅城市雕塑的现状,推动城市雕塑健康发展,2012年搜狐网站从全国20余省、市中,收集59件典型城市雕塑,放在网站上供网民评选。经过三个月的评选,到2012年12月15日,收到4983916张选票,从中评出“中国十大丑陋雕塑”。
表3  全国网友评出十大城市丑陋雕塑
湖北    武汉“生命”雕塑
重庆    洪崖洞“记忆山城”
昆明    “灵魂出窍”雕塑
昆明    “裸女”雕塑
北京    “望京欢迎您”
重庆    永州“美女入浴”雕塑
广西    桂林“扶老”雕塑
河南    郑州中原福塔“小猪雕像”
西安    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前的雕塑
江西    赣州“十龙聚龟”雕塑
        ——《北京晚报》2012年12月19日
        总结我国城市雕塑主要有两条值得注意:
        一是过多的行政干预。城市雕塑是艺术作品,要遵守艺术规律,要让艺术家发挥主导作用。城市雕塑面向市民,要尊重市民的意愿和审美爱好。城市雕塑受到行政和地产商干预后,往往会做出不正确的决策。行政意愿往往是“善意”的,但是,“善意”的行政意愿与艺术的客观规律间往往是有矛盾的。 
        二是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差异。
1.3.2 雅文化·俗文化
        从雕塑作品的评选中可以察觉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差别。现实生活中,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差别无处不在。言谈举止、应答进退、文学艺术、衣食住行、居室装修、园林布置,都有雅俗的区别。根据张岱年的概括,我国雅文化和俗文化的主要差别是:1,在雅文化中,唯物论和无神论的精神根深蒂固。在俗文化中,宗教和迷信的影响相当强大。2,在雅文化中,重义轻利和崇德贱力的价值观占统治地位。在俗文化中,突出富贵利达价值观,百姓心目中崇敬的不是仁智合一的圣贤,而是财神、寿星,以及各行各业的行业神。3,在雅文化中,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在俗文化中,由墨家思想演变而来的侠义是最高的道德规范,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民间结社的道德纽带。司马迁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已困”。
        艺术家认为武汉的“生命”雕塑是件现代主义作品,本意是用金属钢条组成鸟巢,巢中放三颗不锈钢鸟蛋,表示生命。后期维护不到位,两颗鸟蛋不幸被偷,钢条上落满班驳尘埃,显得凌乱,被评为十丑之首。重庆“山城记忆”曾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年度大奖,被评为十大第二。艺术界认为这与网友们不熟悉重庆的山地环境和山地建筑有关,多数网友没有到过重庆,很难理解重庆山地建筑的意境。
        苏州地标性建筑“秋裤”旁有一座老子雕像引起争议。雕像中老子作吐舌状,本意是表达老子“至柔至坚”,“柔胜刚”的哲理。舌是柔的,随人一生。齿是坚的,年老脱落。然而,吐舌形式不符合国人审美观。在日常生活中,吐舌是厌恶的肢体语言。城隍庙中的黑白无常作吐舌状。无常是阎王的听差。捉拿死人是无常的主要职责。用群众不喜欢的形式表达哲人老子效果值得怀疑。网友天寒地冻评价这座雕塑:“唉呦妈呀,苏州这老子像忒恐怖了,见过丑的,没有见过这么丑的。”美学原理认为丑是美感的一种,使人感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给人精神上的满足感,得到苦味的愉快。然而,能够从丑中品味美的毕竟是少数人能够达到的境界。城市丑陋雕第三名昆明的“灵魂出窍”与苏州的“老子雕塑”有相似的地方。“灵魂出窍”是一排人形,穿着镂空的长袖大袍,没有脑袋,红色的帽子悬浮在空中,加点昏暗的灯光,犹如野鬼游魂。
        “老子雕塑”与“灵魂出窍”受到群众质疑的根源是我国民间的鬼怪文化。我国民间俗文化有一个特有的观点:“有鬼论”。“鬼者,归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汉书》阐述鬼的来源:“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民间认为鬼是可怕的,应该“敬而远之”。
        总结评选城市雕塑的教训,学界认为“政府有关领导要多听取专家和艺术家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艺术本身的规律和法则”。“在重要场所建设大型雕塑时,应进行公示,立项前为公众发表意见提供平台”。
2.地理环境对审美的影响
        “归根到底,建筑是地区的建筑”。建筑要适应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建筑审美观有地域差异和历史差异。
        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为例,原方案高层有个圆形空洞。大楼由日方投资,圆形给人以宣扬日本太阳旗的感受,引起群众评议。后来空洞改成方形,评议逐渐消声。上海的金茂大厦和台北的101大厦都有中国传统文化印记。金茂大厦外形像笋。台北101大厦外形如塔状。
2.1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中国和西方传统建筑在核心理念、平面布局、高层布局和公共空间等方面,都深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2.1.1 核心理念的差异
表 4   社会意识与中西建筑差异平面布局
        漫长的封建社会给我国传统建筑打下深刻的伦理烙印。我国传统建筑的伦理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建筑物按中轴线排列布局;房屋规制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两千多年前《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布局观念突出皇权:“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以皇宫为中心的南北中轴是全城的主线。祖庙、社稷、市场环绕皇宫布局。按此类比,在省、州、县等行政中心,衙门在全城中心区位。《大清会典事例》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郡王府、世子府“正门金钉减亲王之二”;贝勒府“正门三间,启门一”,“门柱青红油饰”;贝子府“启门一”;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柱用素油,门用黑饰”。走在北京胡同中,不必进院,从大门的式样,屋瓦、脊饰、影壁,可以看出原宅主人的身份。因此,攀亲有门当户对一说。故宫三大殿功能有区别,建筑规制各不相同。太和殿是施大礼的地方,规制最高,用重檐庑殿顶,集中渲染至高无上的气氛。保和殿是宴请大臣和殿试场所,用重檐歇山顶。中和殿是上朝备用房,用单檐四角撵顶。
        法国凡尔赛宫布局与故宫完全不同。国王起居室与大臣办公室同在一层,室内装饰略加区分。国王常在宫内主持宴会、舞会,君臣同乐。宫中央迎接宾客的楼梯君臣共用。路易十四在位时,宫廷定期开放,市民购票参观,可以走到国王卧室外厅。中国皇宫中有专供皇帝享用的宝座和丹陛。
        传统民居有中轴线,祖辈、父辈、子辈住房依次排列,尊卑有序。以北方四合院为例,适合几代同堂大家庭居住。“四合”是东南西北四面建筑融合成一体,关上院门,与世无争。几代人住在一起,幼尊老,老爱幼,亲亲热热。北方四合院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有些规格稍低的四合院门开在西北角。《周易》八卦中,东南西北是乾坤两卦,寓意吉祥,东南向还有紫气东来的寓意。跨进大门见到的是影壁,可以遮挡街道行人的视线,首先进入前院。前院南侧座南朝北的房称“倒座”。前院和正院间有二门。二门装饰华丽,有两个垂花柱,又称垂花门。过垂花门才进入四合院的中间庭院。庭院种花植木,摆设花盆鱼缸,是全家室外活动中心。在四合院中,坐北向南的正房用料和装修最讲究,正房间数是奇数,中间的明间开门,宽度较大,是四合院的核心。
2.1.2 平面布局外实内虚与外虚内实
        欧洲建筑物在中央,绿地在四周,外虚内实,虚中存实,以虚衬实,上到皇宫,下到民居,没有严实的围墙。从街道上观察,建筑物形象一览无遗。私家的绿地和整座城市融成统一的景观,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居民喜爱在窗台门旁栽置花木,墙体常有花草攀缘,整座城市像座大花园。我国习惯把盆景和插花放在室内案桌上。西方习惯把花盆放在窗台上,室内可以观赏,室外行人也可以观赏。人们在街巷中行走举目所见,是连续不断的花草树木,掩映着鲜花点缀的房屋。
        我国建筑平面布局外实内虚。实是建筑物,是墙。虚是空地、绿地、天井、庭院、园林、草地,是没有建筑物的空间。实中含虚,具有封闭性和内向性。走进北京胡同,看到的是严严实实的墙体。墙上很少窗户,即使有窗,也是细小的透光口。庭院等虚体被墙和房包围起来。一枝红杏出墙时,路人才能感悟城市的勃勃生机。登上景山,从高处向下眺望,四合院中的树木掩映屋顶,郁郁葱葱,美不胜收。走在南方的小巷中,眼前的景色也是严严实实的墙体。
        墙是我国城市景观的标志。初步归纳,我国城市围墙有四个发展阶段:
        1,封建时期墙套墙。家国同构,政府机构有政府机构的墙,私宅有私宅的墙。北京有七层墙。城墙有三层:明清留下的内城和外城,元朝留下的大都土城。紫禁城内有三套墙体,最基础的是后宫居住的小院落如西宫中的储秀宫。储秀宫是后六宫之一,后六宫和后三宫间有两道高墙。两道高墙间有西长街。紫禁城和内城间,有居住皇亲国戚的皇城。
        2,计划经济大院墙。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是单位分割,单位管理,出现不同规模的大院墙。
        3,改革开放小区墙。改革开放后,城市贫富差别加剧。有些小区树起的高墙,森严的门禁超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院。
        4,和谐社会软化墙。和谐社会天下为公,人们普遍富裕,墙体自然趋向软化。墙体的软化和淡化是我国走向和谐社会的一个标志。半个世纪前我国城市规划界提出倒墙运动,把分割城市空间的墙体统统推倒。外实内虚,墙体普遍,是历史形成的观念和传统,很难在短时期内彻底扭转。到我国进入和谐社会,上一代规划师的理想方可实现。
表5  我国围墙发展简况
2.1.3 高层布局外虚内实与外实内虚
        中国高层建筑的重要功能是观景。西方高层建筑的重要功能是宗教和防卫。在高层建筑布局形态上出现外虚内实和外实内虚的差异。
        欧洲传统高层建筑有两类。一是教堂,渲染神人合一观,将人引向彼岸世界。二是碉堡,用于防御。在形态上都是内外隔绝的,封闭的,没有登高远眺的功能。在欧洲旅行,到处可见高耸入云的尖顶教堂。教堂建筑平面矩形,门面较窄,纵深较长。宏伟的大门,幽深的走廊,展示神的伟大和人的渺小,将人们引向圣像,引向彼岸世界。教堂四周窗户高出人的视平线,镶有浓彩玻璃,透进暗淡阳光,与烛光交织,加强神秘气氛。帕瑞克·纽金斯在《世界建筑史》中把浓彩玻璃窗称作“光的梦幻曲”。用于防御的碉堡墙体厚实,窗孔细小同样有强烈的封闭感。英语窗户window,原意是风眼,进风的小孔。
        我国高层建筑贯穿天人合一观,把人引向大自然,引向宇宙。“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亭、台、楼、阁,都是开放式的。有高柱,有大窗,有游廊,可以驻足观景。“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
        印度佛塔是圆锥形的,主要功能是保存佛祖舍利。我国有建造高层楼阁传统。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陶楼,高五层,挺拔高耸。佛塔传到我国,出现楼阁式塔,塔的功能发生变化。大型佛塔可以拾级而上,登高远眺。塔的层数多用奇数,奇数寓意阳。北周庾信《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重峦千仞塔,危登九层台,石阙恒逆上,山梁作斗回。”一千多年前塔就有登高观景功能。
2.2 南敞北实
        人的审美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界。“自然地理环境必然融入人的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从而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风貌”。
        建筑的首要功能是克服自然的干扰,创造舒适的人居条件。不同的自然地带对人居的干扰有差别。寒冷的地方要保暖,炎热的地方要降温,多雨的地方要防雨淋,潮湿的地方要隔潮通风。日照、风向、风速、积雪、冻土、雷击等都是建筑需要认真应对的。
        为了适应我国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我国建筑形态南敞北实,南方建筑通敞,北方建筑严实。
        南方建筑比较注重遮阳、防热、防潮、防洪、防雷击。在湿热的地区,室外环境往往比室内更宜人些。敞廊、敞厅、敞梯、敞层是南方建筑的特色。敞廊有休闲和通行功能。敞梯露在室外,上下楼有凉意。敞层的建筑物支柱层全部架空,可以作庭园、儿童乐园,也可以营业、存车。奕阁是一座兼有敞廊、敞梯、敞层的华南建筑。
        我国北方气候寒冷,寒流频繁,防寒、采光、保暖是民居第一要务。北方建筑形体厚实,方面敦厚,尽可能减少外露面,阳面开窗,阴面密闭,加强密闭性。
2.2.1 不适合北方环境的北京大学逸夫二楼
        北京大学逸夫二楼又名地学楼,是一座不适合北方环境的建筑。大楼按南方环境设计,在北方环境下有些部分不能发挥功能。
        大楼二、三、四、五层都有阳台。二层阳台在廊道上,面积最大,近500m2。冬天大风把阳台门吹坏。有人用铁丝将门捆住,阳台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大楼的北侧和西侧有长长的廊道,意在防雨、防晒。北京少雨,平时不需要防雨。雨季风雨并作,风吹雨斜,廊道防不了多少雨。因此,廊道行走的人很少,利用率极低。
        高达两层的坡屋顶是大楼的特色。陡峭的坡屋顶有两个缺点:一是室内空间不方正,利用不方便;二是窗户不便打扫。坡屋顶向外突出,源自南方民居向外伸出的房檐。南方民居房檐伸出,檐下是防雨防晒的的活动空间。逸夫二楼屋檐在五层上,伸出后对楼下起不到防雨防晒功能。
        建筑要尽可能地将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统一起来。一座建筑如果在使用价值方面有欠缺,审美价值也就失去意义了。逸夫二楼是北京大学理科楼群的第一座楼。根据逸夫二楼的教训,在修建理科新楼时,将避雨廊道、宽敞的阳台都裁了,坡屋顶只作为特色符号点缀,体量大大压缩。
2.2.2 北京郊区的丹麦别墅
        进入21世纪北京郊区兴建大批别墅。有的地方把丹麦别墅的形制连同名称全盘搬了过来。丹麦别墅有露天生活区,备有桌椅和儿童游玩设施,可以用餐、小饮、会客,娱乐。露天生活区与丹麦高纬度海洋性气候相适应。丹麦春秋季较长,常常是风和日暖,夏季也没有酷热天气,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2000年7月在丹麦小镇浏览,看到幼儿园老师带领一群儿童在享受日光浴,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晰白的儿童肌肤上,十分抢眼。露天烧烤食品,烟气扩散快,不会污染室内。
北京的气候完全不同,冬季漫长严寒,夏季酷热难挡,气候学上的春季和秋季都比较短促,春季还多沙尘。北京家庭没有露天餐饮会客的习惯,餐饮、会客都在室内。根据观察,北京别墅设置的露天生活区利用率极低。在新建的北京四合院中,搬用露天生活区的概念,更是不伦不类了。
2.3 方向观·色彩观·数字观
        方向、色彩和数字是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是识别建筑物的标志。中国百姓中有强烈的纳吉文化,祈求吉祥如意。吉的具体内容是福禄寿。纳吉是中国百姓的重要审美观。民间年画十之八九与纳吉有关。人们喜欢牡丹,牡丹代表富贵,喜欢鱼,鱼代表年年有余,喜欢石榴,石榴多子。纳吉文化对中国建筑的方向观、色彩观、数字观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人对建筑方向、色彩和数字的偏爱大都与吉祥有关。
2.3.1 方向观
        中华传统文化以南为尊。季风气候是以南为正方向观的自然基础。我国冬季强烈的寒流来自西北方向,夏季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向。《诗经·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北风呼呼透骨凉,大雪飘飘白茫茫。南向可以采光,可以躲避北方吹来寒风。阳光是农耕社会作物生长的能源,也是居民平安度日的必需。阳光可以为居室增温,可以杀菌,可以增强人体吸收维生素D的水平。
        我国强烈的南向观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原因。等级礼仪强化了以南为正的方位观。南向观加上社会心理影响演变成南尊观。北京有天、地、日、月四坛,南面的天坛形制最宏伟。《周礼》讲:“惟王建国,辩方正位。”辩方正位的原则是南为天,南为贵。帝王统治的权术称“南面之术”。把南向的权重提高到极端,是我国传统文化所独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东向是可以给南向补充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雨水的夏季风来自东南方向,是重视东方的自然基础。紫气东来的紫气表示吉祥。《列仙传》说:“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在尹喜的请求下,老子写下五千余字的《道德经》。我国不少道观大门南向偏东,四合院大门设在正南偏东处。与东联系的词,如东床、东宫、东阁、东隅、东家、作东,有溢美的意义。
2.3.2 色彩观
        色彩观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在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色彩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颜色的喜好受地理环境影响,也受文化传统与个人的性格、年龄和职业的影响。性格活泼的人爱暖色,性格孤独的人爱冷色。伊斯兰教发源地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绿洲是生命的依托。绿色成了伊斯兰教崇高的颜色。
        人们常把颜色分成暖色和冷色两大类。红色的炉火给人带来温暖。暖色以红为首,包括橙、黄、棕等人们的感觉温度受环境颜色的影响。在10°C左右的环境下,暖色的感觉温度比冷色的感觉温度高3°C左右。蓝天和碧海的基调是冷色。冷色以青为主,包括蓝、绿、紫等。冷色使人镇静,注意力集中。研究室、办公室等脑力劳动环境宜用冷色。南方炎热,一般流行凉爽的颜色。北方寒冷,一般流行温暖的颜色。
        中华民族是爱热闹的民族。热闹在中国文化中是褒义词。摆摊有句行话:“卖钱不卖钱,摊子要扯圆。”喊得热闹就有人围观,摊子扯圆了就能赚钱。中国人就餐爱往嘈杂的餐馆跑,认为嘈声大,人气旺,肯定受到顾客认可。在英文词典里查不到与热闹含义完全相同的词。反映在色彩观上,汉民族爱暖色。古代华与花两字相通。《说文解字》说:“华,草木华也”,代表艳丽色彩,热闹场面。
        在暖色中,汉民族首尊黄色。黄色明视度较高,对视觉器官刺激较强。汉民族尚黄有自然环境背景。黄土分布地区是华夏文化发源地。进入黄土高原,放眼望去,天黄、地黄、河黄、人黄。华夏民族以农耕为本。黄色的土地是华夏文化的根基。
        中华哲理是尚黄观的理论依据。按照阴阳五行说,木色青,金色白,水色黑,火色赤、土色黄。五方观进一步突出黄的地位。五方是东方青,西方白,中央黄,南方赤,北方黑。《论衡·符验》说:“黄为土色,位在中央。”《吕氏春秋》说:“中央土,其色黄。”明永乐年间建成的中山公园社稷坛,东面代表青土,南面代表赤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央是黄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黄色至尊,是皇权的代表。在董仲舒建议下,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朝廷规定“衣尚黄”,开始确立黄色的权威。[30]公元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给他披上,拥他为帝。黄袍加身成了称帝的代名词。
        皇帝的文告用黄纸写,叫黄榜。皇帝颁发的历书用黄纸印刷,叫黄历。黄历中的黄道吉日是宜于办事的好日子。民间选择黄道吉日举办婚礼,出门远行。
        在封建社会,黄色被帝王垄断,除了佛道庙观,民间不可以使用。民间可以使用的暖是红色。红色是最具刺激性的颜色,能使心律跳动加快,能使血液流动加速。在汉民族心目中,红是祖国的象征,权力的象征,喜庆的象征,忠勇的象征,美丽的象征。公文用鲜红大字作标题,称红头文件。印章用红色印泥。表扬的告示用红纸,称红榜。文化大革命登峰造极,到处是红色的标语和旗帜,衣服有红袖箍,帽前有红五星,胸前有红像章,人称“红海洋”。
        中国证券市场表达股市涨跌的用色与世界多数地区相反。世界多数地区的证券市场绿色代表牛牛市,代表涨,红色代表熊市,代表跌。中国红色代表涨,绿色代表跌。中国股民看到证券市场信息榜上一片红色,精神就振奋,看到一片绿色,就垂头丧气。2011年1月纽约时代广场放映介绍中国的宣传片,主色调是中国红。
        作为黄和红的对立色白色,被认为是凶色。孝服和灵堂用白作基调,智力低下称白痴。出力不讨好叫白干。一度把钻研业务不关心政治叫“白专”。
西方色彩观对我国传统尚黄尚红思想有不小的冲击。在体育竞赛中黄牌是警告,红牌是出局。红灯表示禁止通行。因为红色的穿透力最强,可达1000米以上。铁路列车从刹车到停止还要冲出800米,只有红色才能保证安全。黄色的穿透能力也比较强,用作缓行信号。
2.3.3 数字观
        《周易·系辞》讲:“天一,地二”。天数奇,地数偶,奇数大于偶数,是我国数字观的核心。塔的层数是阳,是七、九、十一、十三层,是奇数。塔的地基是阴,是四边形、六边形或者八边形,是偶数。
        九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古代以九为尊。帝王享用九五之尊。天有九重。九重天是天帝居住的地方。按照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天安门城楼,面宽九间。太和殿高九丈九尺,檐角上用九个小兽装饰。皇帝身穿九龙袍。北海和故宫有九龙壁。九的倍数十八、三十六、七十二、一百零八也是建筑上常用的吉祥数。
        中国的纳吉文化在数字上的表现是口彩和口忌。与吉利有关的数字,喜欢用,喜欢听,用了、听了,大家高兴,叫口彩。在结婚仪式等喜庆场合,主持人会说一连串口彩。与凶煞音相同的数字,人们不喜欢用,不喜欢听,用了、听了,大家扫兴,叫口忌。
        俗文化对数字观的影响与口彩口忌有关。在我国4与死的发音相同,4字不受欢迎。广东省将末尾4字的汽车牌照取消。这一办法逐渐向全国蔓延。8与发同音,9与久同音,都是吉利的数字。9字雅俗共赏,大吉大利。9在日语中发音与“苦”相同,日本医院不设9号病床。日本电话局将9号电话用作公用电话和临时电话,卖给在日本的外国人。
        在基督教盛行的地区,13是不吉利的数字。《圣经》中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上,由于第十三位门徒犹大出卖,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西方建筑不设13层,医院没有13号病房和13号病床,火车站不设13号站台,机场没有13号停机坪,剧院不设13排和13号座位。法国剧院在12排和14排间设人行道,巧妙地避开13排。香港受中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不少高层建筑既不设13层,也不设14层,从12层直接跳到15层。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7-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012年美国悦旅杂志评选的全球新地标是:瑞典马尔默旋转大厦,伦敦瑞士再保险大厦,纽约Gehry公寓大楼,迪拜哈里法塔和北京中央电视台新楼.
3.《礼记·经解》.
4.资料来源:北京晚报,2007-07-10.
5.林美慧.北京新建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82.
6.朱光潜,谈美,85-88页.
7.《中庸·天命》.
8.《论语·先进》.
9.2010年2月11日,北京晚报.
10.刘红,丑陋的雕塑——它们为什么这么丑?《经济观察报》2013年1月14日.
11.司马迁写《史记》有游侠列传。从《后汉书》起,正史中是不记载游侠的。老百姓都希望游侠救世济难.
12.《看天下》,时话拾说,2012年12月28日,19页.
13.《老子》,四十三章.
14.叶朗,美学原理,37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15.专家观点,《北京晚报》,2013年1月19日.
16.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周礼·考工记.
18.顺治九年(1652)大清会典事例.
19.杨存田.中国风俗概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8.
20.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中华文化讲座丛书.第一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4。
21.朱彝尊.嘉兴山晓阁联.
22.园冶注释:51.
23.[宋]苏东坡.涵虚亭.
24.张宣题.倪云林画溪亭山色图.
25.罗哲文,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大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5-59.
26.叶朗,美学原理,175页.
27.易经·说封传
28.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29.谯周.古史考.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2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