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28
文 杨月欣 于 康 丁钢强 王凤忠 陈 雁 李 宁 韩军花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3号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该发展纲要在政策措施部分,明确提出了加强对居民食物与营养的指导,树立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并列出主要任务和总体要求。经过多部门协商和筹划,全民营养周(National Nutrition Week, NNW)于2015年创建,并设立了时间、标志和口号等必需要素。10年来,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倾心尽责做好筹划和社会动员,如今活动已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大的营养健康盛事。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支持和领导下,全民营养周不仅成为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的著名营养教育活动,更深刻改变了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探索与创立:从科学界倡议到政府行动
在营养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全民营养周作为一场全民参与的健康盛事,其建立和发展不仅充满了探索与突破,更见证了我国政府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和营养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第四部分明确提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研究设立公众营养日。开展食物营养知识进村入户活动,加强营养与健康教育”。原卫生部发布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2010-73号)文件也强调了营养改善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适量运动为中心的科学宣传活动,并指出这些活动应遵循专业指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中国营养学会作为唯一一个国家级营养专业学术团体,从1945年成立之初,就把提高国民营养素质和健康水平作为宗旨。在新时代背景下,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夯实文件精神,在杨月欣等专家学者的组织领导下,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积极讨论和落实关于纲要中设立公众营养日的任务,深入研究并策划创立全国营养科普宣传周。经过多次多部门会议的讨论与协商,2014年6月,与全国省级营养学会讨论后,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正式研究决定,确定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国家营养周”,后改为“全民营养周”。活动由中国营养学会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作为发起及组织单位,与各省市营养学会共同落实。同时,关于申请设立全民营养周的文件也一并上报至原国家卫计委相关部门、原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及中国科协科普部等相关部门。
在中国营养学会的策划、引领下,全民营养周每年设立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营养教育活动,其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提出,“要推动营养健康科普宣教活动常态化,以全民营养周等为契机,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带动宣教活动常态化”。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全民营养周从发起之初的学界科普活动,正式提升为国家层面的营养教育措施,为活动的持续深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自2019年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成为全民营养周的指导单位,2021年为主要组织主办单位,进一步推动了全国性合理膳食活动的普及与深化。
建设与发展:从星火初燃到多姿多彩
全民营养周的设立,表明了国家各部门、营养界及科技团体对营养事业的投入和关注。它以科学界的名义向广大营养健康专业人员发出号召,凝聚各方力量,汇集社会各界资源,在统一的时间、围绕统一的主题、以统一的内容开展营养知识传播,通过核心目标、组织方式及具体实施路径等,逐步培育成为全国性有组织、有计划的营养教育系统工程。
核心目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汇集了前沿文献、膳食营养证据链和专家智慧。全民营养周以此为主要参考,向大众传播营养科学知识,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干预和推广,把“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嵌入大众心中,促进合理膳食行动和健康饮食方式的落实。
组织方式:为实现核心目标,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一系列围绕“全民营养周”展开的有组织、有主题、有规模、有教育方案的全国营养科技工作者统一行动。每年,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办公室都有一套目标清晰的促进营养健康传播的实施方案,包括宣传主题、标志和口号、核心知识工具包、传播大使、宣传路径等系列安排。由政府引领、中国营养学会和各省级营养学会主导,疾控体系、医疗体系、教育和社区等深入参与,广结“健康中国”科普战略同盟,提升社会化大众参与度,在营养教育、公益传播、全民参与、简单易行、百姓受益等核心点上下功夫,在传播健康文化、提升社会进步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具体方向:“全民营养周”旨在通过以科学界为主导,全社会、多渠道集中力量,传播核心营养健康知识和实践,使民众了解食物、提高健康素养、建立营养新生活,让营养意识和健康行为代代传递,提升国民素质,实现中国“营养梦、健康梦”。
·提高公众营养素养:帮助公众理解膳食指南、食品标签、营养保健等基础知识。
·纠正营养误区:进行当前亟须解决的阶段性健康问题或热点问题的知识普及,消除误解或不科学的信息流传。
·推动政策落地:配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等相关营养政策、标准等推动和实施。
建设与发展:2015年创建之初,全民营养周仅在“营养界”范围内显著参与。中国营养学会和各分支机构、省市区县营养学会、营养师协会积极承担组织和发动工作,在医疗领域、疾控体系、大专院校等号召专家和营养(技)师积极参与到行动中来,以鲜活的方式开展主题科普宣教活动。随着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出台,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正式成为全民营养周的指导单位,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高度关注;2021年,上述单位成为主办单位,许多省市区县的全民营养周活动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活动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始终在传播主题、技术方案、营养科普核心知识工具包,以及全国营养科普大会、中国营养三十人论坛、系列科学公开课等方面做好筹备和指引,并在传播大使、口号、歌曲和传播方式等普惠大众方面,凝聚社会力量,共同设计和推进。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对科普宣传精准度和覆盖面的助力,全民营养周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营养健康知识覆盖面上起到核心主力作用。从省市区县到乡村和边远地区,从线上百场直播到线下科学公开课,从线下义诊到学校、社区、厂矿、农村等宣传活动,全民营养周满足了不同人群对营养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在合理膳食行动推进及营养教育服务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十年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引领健康风尚
回顾全民营养周的10年历程,每一年的主题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当时社会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和需求,不断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公众形成更加科学、合理、营养健康的饮食风尚。
每年的全民营养周,全国上下围绕一个主题、一个标识、统一的内容,成功构建了全民营养周的品牌影响力。核心知识传播工具包被用于全民营养周当年度的推广活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下载,成为普及营养知识、惠及广大民众的统一科普内容工具。
2015年,首届全民营养周以“天天好营养,一生享健康”为主题,强调营养对一生健康的重要作用,倡导均衡饮食,追求健康生活方式,为全民营养周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全民营养周以“平衡膳食,营养健康”为主题,结合当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宣传膳食平衡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营养健康的认识。主题标识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为主体,将平衡膳食的观念图像化、生活化。
2017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全谷物,营养+”,倡导食物多样性,强调全谷物的营养价值,为公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膳食选择。
2018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慧吃慧动、健康体重”,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宣传“吃动平衡”对于维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性,引导公众做好膳食和运动管理,关注体重健康。
2019年全民营养周以“合理膳食、天天蔬果、健康你我”为主题,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核心推荐内容,强调蔬菜和水果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性,鼓励公众认识蔬菜水果的特点,增加蔬果摄入。
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为鼓励居民做好自身防护,全民营养周以“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为主题,宣传合理膳食对于增强免疫力的重要作用,合理膳食是免疫基础,重点推广奶类和大豆等优质蛋白来源,为公众提供了增强免疫力的膳食建议。
2021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合理膳食、营养惠万家”,以“合理膳食,共建营养健康家庭”为核心理念,推动家庭营养健康意识的提升。“家”主题推动家庭厨房革命,一家老小的营养从膳食做起。
2022年全民营养周以“会烹会选,会看标签”为主题,围绕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强调学会烹饪、选择和阅读食品标签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的营养素养和食品安全意识。
2023年配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食养指南,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倡导选对食物,合理搭配,通过科学饮食预防和治疗疾病,为预防和减少我国慢性病的发展提供帮助。
2024年全民营养周以“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为主题,配合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减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契合中国老百姓改善营养膳食的需求。主题标识中蓝黄青三色流动图案呼吁大众“增豆、加奶、减油”,一起践行“健康中国,营养先行”。
2025年全民营养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呼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倡导公众通过合理膳食与科学运动,实现健康体重管理目标。
10年间,全民营养周不仅传播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知识,还落实了国家相关健康文件任务和需求。这些活动如同点点星火,将全民营养周的核心营养知识以立体且通俗的方式播撒至全国各地,让营养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老百姓能够轻松理解并乐于接受,塑造健康基因与文化,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健康饮食,共同点燃健康生活的燎原之火。
成效显著:全国遍地繁花,普惠全民健康
全民营养周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其作为公益科普活动的巨大影响力,更在多个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推动我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政府领导和政策支持
全民营养周的发展得到政府的领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全民营养周列入国务院文件,意味着全民营养周从发起之初的学界科普活动,提升为国家政策措施。2018年,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办公室将全民营养周列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作为全民营养周指导单位,2021年作为主办单位,向全国卫生系统下发全民营养周活动通知和活动方案,把全民营养周作为“合理膳食行动”的重要抓手,从政府层面推动全民营养周活动深入开展。
2023年,全民营养周作为提升国民营养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实施的重要一环,被明确列入《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2025年,呼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全民营养周以“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为主题,紧跟百姓健康需求和政府行动,推动体重管理科普宣教,扩大体重管理知识普及的覆盖范围。
2.CNS重视和统筹规划
自创立之初,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就亲自研究部署全民营养周的建设目标、组织形式、主题标识设计等工作,设立“中国营养学会全民营养周办公室”,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负责对全国活动的策划,以及对省市工作的部署,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中国营养学会多次组织理事会、全国省级营养学会理事长工作会议,共同参与全民营养周主题策划、技术方案及传播内容设计等工作,精心部署,为全民营养周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3.科技界积极行动,惠及亿万大众
在营养专家的不懈努力下,在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持续支持下,全民营养周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成为全国健康日最具参与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普品牌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充分彰显平台引领作用,有效整合科技特派员、营养科技服务团“双百”专家、注册营养师、公共营养师、科技志愿者等多方专业力量,系统组织各界资源深度参与全民营养周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至今,全民营养周的科普活动场次从首届200余场增长至超过63万场(含线上),平均年覆盖的社区和乡村数量为72 155个,动员参与的科技工作者人数跃升至超过26万人每年,累计发布各种科普宣传材料800万多份,年传播媒体数量达到52 138个,年平均惠及百姓人数7亿人次。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全民营养周在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提升公众营养健康意识方面的显著成效。
在全民营养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饮食的营养搭配,减少油盐糖的摄入,营养健康素养持续提高,企业界积极响应推动健康食堂建设,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营养教育引导,媒体也加大了对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这些共同努力不仅提升了公众的营养健康水平,更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感恩与展望:携手共进,共创未来
全民营养周以特有的方式,保持了其科技性、公益性和持久性,以旺盛的生命力,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大众参与度和宣传效果。我们感恩政府部门领导,感谢众多科研人员、专家学者、营养师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大众营养健康素养和健康文化的提升。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营养先行”,共同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石,引领营养健康的新风尚,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黄雪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