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5
近日,2024/2025南非国家科学技术论坛奖在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同步举行颁奖典礼。该奖充分展示了南非科技界过去一年在科学、工程、技术和创新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一批卓越的南非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奖,其中南非华人科学家、南非科学院院士马寅哲教授获得个人贡献奖类的研究员奖。
评奖委员会认为,马寅哲在探测宇宙中“缺失的重子”(即发光非常微弱,弥散在星系团中心之外的物质)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开创了研究这些重子如何相互作用的探测方法,在星系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颁予其“研究员奖”,以表彰他在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南非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部长恩齐曼迪在当晚的致辞中强调,南非倡导将科学、技术和创新置于政府、教育、工业和社会的中心。南非拥有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创新者,他们能为国家发展面临的挑战制订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马寅哲在致辞中说,他10年前来到南非,就是要开创一条利用射电天文来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的新思路和方法。他感谢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斯坦陵布什大学先后给予他的机会,使得他能够独立地、不受干扰地开展研究。
马寅哲在南京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担任研究助理,之后出任南非夸祖鲁纳塔尔大学高级讲师(2015—2017年)、副教授(2018—2021年)、正教授(2021—2023年)。2023年任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讲座教授,开创了斯坦陵布什大学物理系天文分部并担任主任。
马寅哲活跃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再电离、暗物质、中微子等前沿领域。他带领南非参与和主持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平方公里射电望远镜阵列(SKA)、欧洲宇航局普朗克(Planck)卫星团队、中国五百米射电望远镜(FAST)、美国-南非氢纪元再电离阵列望远镜(HERA)等,并开辟了和英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多个重点天文研究机构的合作。
马寅哲也是中国与南非天文合作的创建者和领导者,担任中国-南非天文联合体共同主任,2018年被人民网称为“连接中国与南非天文学的桥梁”。2022年他当选南非国家科学院院士。
南非国家科学技术论坛奖已举办27届,2025年的颁奖恰逢该组织成立30周年,主办者对南非过去一年在科学、工程、技术和创新领域的16个类别中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