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追逐梦想 追随大师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7-14

——记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陈德旺
本刊记者  肖贞林

    

  当初那个偏好数学的小孩,经历了30多年的积累沉淀,如今已是一个将深奥的计算智能、机器学习与最优化理论方法和列车定位与驾驶紧密结合的博导了。学海无涯,而知也无涯,怀着对科学的热情,凭着能将理论方法和实际工程应用结合的执着追求,他成功解决了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领域的一个个关键科学问题。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德旺。

为梦想,执着于学

  陈德旺在小学的时候就偏爱数学,那个时候数学老师特别偏爱这个“怪才”,教导他要成为一名科学家,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在那个时候,小小的陈德旺心里已升起了一个的梦想——做一名科学家。
  在这个梦想的支撑下,他顺利地考上了当时全国知名的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陈德旺背负行囊,虽经历了千山万水的长途跋涉,但他知道自己距离心中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他昂首阔步地踏入校园。在大学里,陈德旺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尽情地挥洒在了知识的殿堂和对科学的追求上,每学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一个“学霸”的形象俨然屹立在校园里,他凭着在学院9个班级的综合成绩名列第一的优异表现,顺利免试保研。
  读研后,他在孟庆鑫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的研究。孟老师对科研的认真与执着深深地影响了他。尽管当时读研究生,还不需要发表论文,陈德旺还是在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硕士毕业时,当时有很多高科技公司到学校来“抢人”。面对当时比教授薪水高得多的工作,陈德旺犹豫了。但是为了能继续追求自己的科学之梦,他毅然选择报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师从王飞跃教授,潜心研究智能交通中存在的科学问题。王飞跃教授回国前已经是美国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创新的思维方式,对科学问题的高度敏感,对陈德旺的影响非常深远,使他终身受益。在王飞跃教授的指导下,陈德旺有关一种新的交通流建模方法的论文经过几十次的修改,终于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这极大地增强了陈德旺的自信心,感觉小时候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
  天道酬勤,陈德旺仅用了3年时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当他面对多个待遇优厚的大公司的工作时,他又一次想到了自己心中曾经的那个科学家之梦。2003年7月,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走上了成为一名科学家的道路。从一名普通的讲师做起,他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还积极投身于轨道控制与安全领域,将研究兴趣集中在列车定位与运行控制等方面。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仅用了2年时间,年仅29岁就晋升为副教授。

访大师,游学四方 

  他不仅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也积极参与了铁道部一些重大工程项目,比如唐涛教授主持的列车运行控制项目和蔡伯根教授主持的青藏铁路GPS数据处理项目。他不满足工程的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术,一直在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一直在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法。终日思考轨道交通问题,他感觉到自己的思路快枯竭了,知道需要去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于是他收拾行装,又启程了。
  2008年7月~8月,他来到中科院计算数学所的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做访问学者,得到了著名优化专家、中科院院士袁亚湘教授的悉心指导,在大规模GPS数据约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并合作在IEEE Transaction上发表论文1篇。袁亚湘教授对科学问题的直觉和对学生的亲和,也给陈德旺非常大的影响,每次与袁老师讨论问题,都感觉自己的功力提升了,对科学问题的观察力提高了。
  2009年1月,他在国家基金委的资助下飞越太平洋来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了1年访问学者,合作导师为模糊理论之父,计算智能的开创者,美国工程院院士Lotfi Zadeh教授。他深受当时已80岁高龄的Lotfi Zadeh教授仍坚持科学探索精神的影响,饶有兴趣地关注科学问题本身。每周与Lotfi Zadeh教授的一次研讨会,吃着匹萨,喝着可乐,新的思路就出现在脑海中。陈德旺将Lotfi Zadeh教授的计算智能理论,成功应用于地铁列车停车误差的估计,也发表了1篇高水平的国际期刊论文。在UC Berkeley期间,陈德旺不敢浪费时间,他旁听了很多课程,很珍惜能参加机器学习著名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Jordan教授每周举办的茶会,一边喝茶一边向大师请教前沿的科学问题。在不经意间,陈德旺获得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列车运行控制的很多新的思路,为今后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埋下了伏笔。
  Lotfi Zadeh教授一边喝着可乐一边思考问题、Jordan教授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和学生讨论问题的画面,深深刻在陈德旺的脑海中。回国3年以后,陈德旺在科学网的博客上撰写了多篇有关访问伯克利的博文,有4篇成为了头版头条,总的点击次数超过了10万次。
向三位大师学习的经历,不知不觉就确立了陈德旺的研究方向:利用计算智能、机器学习和最优化理论方法,解决轨道交通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使得列车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 
  2010年回国后,陈德旺成功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当时学校申请的人有十几人。陈德旺也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入选,这给了他更大的信心,对自己的梦想的距离更近了。2011年,35岁的陈德旺成功晋升为正教授和博导。成为教授后,陈德旺的工作更加忙碌了,再也不能抽出时间长期出国,只能短期出国访问交流,以吸取新的学术思想,结识新的学术知己。
  在2012年,陈德旺应邀访问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工业与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与列车运行控制著名专家Phil Howlett教授和Peter Pudney高级研究员,开展为期2个月的合作研究。2013年,他又访问了澳门大学计算机系,与IEEE SMC学会主席、IEEE Fellow C.L.Philip Chen教授和美国德州大学博士Long Chen开展了为期1个月合作研究。这些访问和交流,都很好的开拓了眼界,增进了友谊,并共同发表了多篇论文。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陈德旺感觉自己的研究能力不知不觉就得到了提升。
  美国与澳大利亚优美的生态环境、舒适的海风、新鲜空气,蓝天白云,给长期生活在北京雾霾笼罩的陈德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陈德旺谈到这里,他说真希望北京的雾霾能早日得到治理,如果北京天天都是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也许比增加科研经费更能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路漫漫,仍需探索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陈德旺已是列车定位与运行控制、机器学习和计算智能等方面的资深专家,成为“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级重点学科和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骨干研究人员。他共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3篇,EI论文2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据Google Scholar统计,他的论文总引用次数为470次,h-index为12。
  由于擅长从重大工程应用中提炼科学问题,由于从多位大师身边学到的理论方法、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陈德旺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他多次到国家重大工程青藏铁路现场开展列车定位精度验证工作,陈德旺获得2007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参与了科技部和铁道部联合攻关项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平台”项目,他入选2010年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人才计划”;由于参与国家发改委重大国产化示范工程——北京地铁亦庄线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多次到现场开展停车精度分析等工作,他又获得2010年“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013年他被北京市自动化学会推荐参加了北京市科协组织的优秀科研论文大赛。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他获得了三等奖。
  “苦心人,天不负”,游走四方的学子很快一步步走上了科学金字塔的顶端。虽然他饱尝了成长为一名科学家的艰辛,但他得到的更多的是收获和快乐。热爱科学研究,有创新想法,在他的科研生活中,从来就没有寂寞。每次历经数月攻克一个难关之后,他都会给自己放个假去爬爬山、打打球,写写博客,然后再开开心心地做科研。陈德旺甚至认为他获得北京市高校乒乓球团队第六名和科学网博客大赛金奖的荣誉,比他的科研获奖和论文发表更为重要。因为他知道科研的道路还有很长,只有开心快乐健康,才可以走得更远更高,相信他的科研之路会更加精彩。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