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3月1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10时45分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科技部部长万钢就“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现将其核心观点摘编如下:
"十二五"以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表现在:一是基础研究捷报频传,杰出人才、重大成果不断涌现。二是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能、新的动能。三是战略高技术更加贴近民生,进入市场。无论是北斗还是风云,都正在走到我们身边。四是区域创新更加活跃,形成了创新创业的生态。五是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入推进。
万钢还表示,“十三五”要继续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为引导来构建我国的先发优势,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二是要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三是建设现代化的产业技术体系;四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提升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转化仍存短板
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些发展,但仍存有短板。高校、研究院所在转化成果时还有一些障碍,三年前我们对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实施进行过调研,发现过去的问题是在主要是审批手续过长,不适合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处置权、收益权不明确;企业和高校产学研的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障碍;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转化过程不顺畅。
万钢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主要在四个方面破除高校、研究院所在科技成果转化时的一些障碍:首先,取消审批程序。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由高校院所自主决定转让。第二,收益权、分配权由高校自己按照规定程序自主处理。直接参与这些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可以享受转化受益的50%以上。第三,要促进企业和高校的紧密合作,鼓励高校科技资源的开放,为企业提供技术的研发服务、检测、试验、咨询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推动技术创新领域成果的落地转化。最后还要加强技术市场的建设,培育一支既懂产业又懂科研的专门从事转化服务的队伍。
为了落实这部法律,国务院最近又颁布了《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已经在网上公布。下一步的落实工作,就是要把这些法律的规定、政策的落实实施到位。
营造相互连通、持续发展的创业创新生态
目前,全国已有约500家获得国家各类支持的众创空间,和原有的企业孵化器、各类产业大学科技园、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了一个创业的体系。初创期间在众创空间中可以转移到孵化器、加速器进行产业发展,进入市场以后又可以得到产业园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支持。
万钢同时指出,去年的工作除了推动众创空间的发展,重点还是在营造一个相互连通、能够持续发展的创业创新生态。去年“互联网+”,“+”出了一个大的网络零售,“+”出了一个大的社会服务,比如像猪八戒网,还有无人机、穿戴式设备、机器人等等。
至于下一步怎么样更好地发展众创空间,使它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万钢透露,这是我们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从很多的企业创新实践中得到了启迪,比如海尔,打开市场销售渠道,打开零部件资源渠道,打开制造服务,使全国乃至全世界各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想法的青年人、科技工作者参与进来,创造的产品可以得到企业资金扶持和市场应用。既推进了众创的发展,又推进了企业自己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效益。
我国人工智能方面取得很好发展
我国在超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比如天河二号在地震模拟、大飞机设计、抗埃博拉病毒药物筛选、宇宙起源模拟、广州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万钢还表示,围棋象棋都有固定的规则,人工智能可以更高的形态来代替人来下棋。在这个规则下的复杂运算就变成一个可操作的、可规划的形式。人工智能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比如机器人按照预定的程序完成繁重和复杂的劳动,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好更高级的就业,使人类劳动往更高级的状态发展。同时促使更多的人投身于科学研究,掌握更多的未知世界,创造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生活。
侧结构性改革:首要是提高创新能力
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规模也很大,但是在如何跟紧市场潜在的需求,如何挖掘一些产品,做好市场导向和导向市场方面,关键问题就是要进行“推进供给侧的改革”。
万钢进一步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还是要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我国从本世纪初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还处于基本全面跟踪的状态,经过十多年发展,逐步进入了跟踪、并行和领跑并存的状态,但是跟踪的还是大部分。所以创新政策的指向要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强集成创新,面向市场的需求供给,同时也进行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
万钢举例说明,我国的移动通讯,第二代基本是引进的,第三代就有一些自己的设计,第四代已成为全世界两大标准之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第五代移动通讯,我国的企业都加强了研究,将推动我们的移动通讯技术有更快的发展。高铁从引进的250公里跨越到自主创新的380公里,到现在的谱系化,这都是我们在落实创新政策、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所做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一些引领性的工作,比如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生命科学、物质科学、量子调控通讯领域等等,这些都在走向世界最前沿。
对于总理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的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万钢还分享了个人的的体会:第一要增强我们的创新能力,发挥创新的新动能。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新产品正在走向世界,一些区域的创新政策正在落实,但是在结构调整上,科技创新形成的新动能还太小,需要进一步提升。这就需要一方面落实好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创新积极性。第二就是要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要有积累,要有发展。
工匠精神从职业教育抓起
工匠精神实际上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
工匠精神的培育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第一是教育结果,比如德国的售货员都要进行系统教育,所以从职业教育抓起,对于培养专业性人才的工匠精神十分重要。第二是精神,其产生于文化。在当今创新时代,要加强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使更多产业一线的工人能够得到更系统的教育,使质量为上的要求变成企业发展的文化,使每个人都把产品的质量和创新作为自身的需求、自身的文化的组成部分。
另外,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小到每一个工作环节高质高效的创造,大到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也是工匠精神。所以,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它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使每一个人都满意,这样品牌才能建立起来。
本文摘编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