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9-15
本刊记者 杜月娇
刘仲武,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6月生,湖南邵东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博士。主要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纳米功能材料及高温合金的研究。
在Adv. Mater.、JACS、Acta Mater.、APL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两次获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谢菲尔德大学“Daniel Doncaster Prize”,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多个国家科学基金通讯评议人,国家项目评审专家。J. Surf. Interf. Mater.等三本国际期刊编委,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最重要的一个用途是制作稀土永磁,国际上的稀土永磁大约有80%产自中国,美国制造最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自动化装备等都需要从中国进口稀土永磁,但是目前最高端的稀土永磁还是产自日本,中国有时还需从日本进口。”研究稀土永磁的刘仲武忧心地说,“稀土永磁材料工业需求很大,我国又有这么好的资源,所以应该加快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研究,高效利用稀土资源。”
从2001年留学英国开始刘仲武一直从事永磁材料研究。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期间,他见证了磁性材料实验室从简陋发展到繁盛的过程。该团队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磁性材料研究团队,在国内外拥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与刘仲武做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注重实际应用是分不开的。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实际研究中,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强调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注重与企业开发创新合作项目,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5年英国留学、3年新加坡访学的经历,使刘仲武在磁性材料研究方面独具国际视野。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他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次应邀到国际会议作报告。每年邀请两到三位国外磁学专家到学校讲学,把自己的学生送出去,接纳留学生,注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以国际视野审视磁学研究。
目前,刘仲武主要关注在低稀土NdFeB合金中获得高矫顽力和高温度稳定性。要达到这一目的有两种方法:一是低成本稀土替代和添加改善矫顽力的元素;二是细化晶粒和优化晶界。在对比国内外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刘仲武研究了NdFeB的晶界调控和新型晶界扩散技术,在降低稀土含量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综合磁性能。同时,在纳米晶永磁新型制备工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些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新型电机等新兴领域。
去年,刘仲武带领团队与国内知名家电集团合作开发高能效磁炉技术,将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实际可利用的热能,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合作方对他们团队“相见恨晚”,今年将继续保持合作,目标是将电磁炉能效在88%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百分点,“其实再增加这一个百分点是相当困难的,要通过改进磁条材料,优化电磁线圈结构来实现。”刘仲武说,“但是电磁感应加热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不仅可以应用到电磁炉,还可以推广应用到整个加热系统领域。”即使目标很高,也要努力实现,这源自于刘仲武务实研究的治学理念。
磁性材料研究正热,但企业对材料的需求不止于此,刘仲武团队在其他金属材料领域也开辟着新的沃土。
- 资讯
-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这些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了解奖项分布与获奖特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