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30
会议以“加强海洋观测研究合作伙伴关系”为主题,与会者围绕海洋观测与预测、深海研究、极地海洋研究、海洋可持续发展4个专题,以主旨报告、大会报告、大会讨论等形式展开研讨,深入交流海洋科技发展经验,落实“2016年全球海洋院所领导人会议”精神,聚焦建立海洋观测研究合作新型伙伴关系,加强技术与经验分享,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推动多领域合作,共同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技的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在主旨报告环节,英国海洋研究中心科技主任、国家环境研究委员会主席、国家研究委员会个人业绩评审委员会成员、G7集团海洋科学咨询顾问安吉拉·哈顿担任大会主席,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盖伊·马斯特斯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主旨报告。
吴立新作了题为“海洋科技创新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报告。他指出,21世纪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如健康、环境、资源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同时,在应对21世纪海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时,也存在着六大挑战,包括海洋多尺度能量与物质循环、海洋和气候变化、极地海洋、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的生态健康、海洋的观测与预测。这六大挑战,单靠一个国家和地区难以充分应对和突破,必须汇聚全球海洋科技力量,建立协同创新网络,共同应对。
吴立新还介绍了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国际合作方面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分享了经验。他呼吁全球海洋领域专家共享资源,分享知识,交流经验,不断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盖伊·马斯特斯就多尺度海洋观测问题作了报告。他表示,认识和保护地球,需要做很多工作,包括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策略,海洋与人类健康,灾害应对与地球观测技术创新等。他详细介绍了美国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建设的一个Argo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观测水下0~2000米范围内的海洋温度变化,收集深海区域一直到海底的样本。他同时指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有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也有相似的研究,希望能展开合作。
下午,会议学术报告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学术报告由俄罗斯科学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所长维亚切斯拉夫·洛巴诺夫、美国海洋大气局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主任温卡塔查拉姆·拉马斯瓦米担任大会主席。安吉拉·哈顿、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海洋与大气所副所长安德烈亚斯·席勒、美国得州农工大学地球化学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安东尼·克纳普等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栽毅介绍,会议期间,19位国际知名海洋科研专家作了高水平学术报告,众多全球顶尖科研院所的专家展开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充分交流思想与经验,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海洋科技面临的重大挑战,共同探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探讨通过国际合作,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聚焦建立海洋观测研究合作新型伙伴关系,分享经验,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对海洋科技的挑战。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秘书长潘克厚强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充分考虑不同的国情、能力和发展水平,尊重各国的政策和优先事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网络,实现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全球化格局,搭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球化创新网络布局,凝聚起更为强大、持久的海洋科技创新力量,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
- 资讯
-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月28日上午,《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原名《中国逻辑学家...
-
关于个别单位和个人冒用我社名义进行经营活动的声明
近期,我社接到反映有个别单位及个人,未经我社授权冒用“《科学中...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中国逻辑学大辞典(人物卷)》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