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扬子江药业:以创新和质量推动前行

    发布时间:2014-01-05

本刊记者 游小叶 特约通讯员 庄义春 王 娟

  
  万里长江入海口处,有一段美丽壮阔的江水,它就是扬子江;扬子江畔,有一簇白色建筑群巍峨耸立,那里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总部。
  走进扬子江厂区,仿佛来到了一座精心设计的公园,绿树成荫、碧草连天,寓意“求索进取,护佑众生”的生命女神雕像矗立厂区,我们的敬佩之感油然而生。
  
一片热土创奇迹
  
  1971年始建,1988年在江苏医药行业内产值率先突破亿元大关,1993年以后,扬子江以平均每年销售增长40%以上的速度攀升,2005年在全国医药行业内率先实现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100亿元,摘得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等主要指标桂冠。从一个小药厂发展壮大为大型药业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所经历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已成就卓著。
  1971年10月,从部队复员归乡的徐镜人在口岸镇仪表厂,带着筹集来的一千多元钱和几名工人,成立了一个制药车间,试产百尔定和百乃定两种针剂。由于厂房太小,施展不开,徐镜人就另找一块荒地,带领工人填塘、挑砖、盖房子。天道酬勤,这两种针剂试产成功,虽然销量不大,但却让小小的制药厂挖得了第一桶金。
  1973年,制药车间有了自己的名字——口岸工农制药厂,性质是镇办企业。就在企业发展趋于稳定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口岸工农制药厂岌岌可危。1979年,上级有关部门为了贯彻“严禁乡镇一级开办制药厂”的指示精神,决定对一些没有规模的企业实施关、停、并、转,而口岸工农制药厂被划入“关停”的名单中。
  这一消息对徐镜人和制药厂的员工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就这样被“关停”吗?他连夜找到县市有关负责人,经过一番努力,口岸工农制药厂转并为县办,挂上“泰兴制药厂口岸分厂”的牌子,这才逃过了“一劫”。
  在徐镜人的带领下,口岸分厂不断壮大。1985年,制药厂重新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扬州市扬子江制药厂”。1981年至1988年间,产销利连续8年翻八番。
  1993年,扬子江开始二次创业。徐镜人带领扬子江人以超凡的勇气和魄力,对企业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全厂提倡“三公三忘”,即公平、公正、公开,忘我决策、忘我管理、忘我工作;大力推行“四能机制”,即机构能设能撤、工资能高能低、工人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这些举措打破了“大锅饭”、“铁交椅”、人浮于事的现象,精简科室人员100多人,使企业重焕生机。1993年年底,企业实现产值1.5亿,利税3000多万。199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扬州市扬子江药厂正式更名为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扬子江开始了新一轮腾飞。
  自1996年起,企业连续16年综合经济效益排名江苏省医药行业第一位,1997年起连续15年跻身全国医药企业前5强。现在的扬子江药业集团是一家跨地区、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现有员工9000余人,总资产130多亿元,总占地面积200多万平方米。集团旗下20多家成员公司遍布泰州、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产品中西药并举,覆盖抗菌药、循环系统药、消化系统药等10多个系列,有大、小容量注射剂、粉针剂、冻干粉针剂等20多种剂型。营销网络覆盖除台湾以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
  
扬子江畔唱响“创造之歌”
  
  作为中国制药行业和中国民营医药企业的杰出代表之一,扬子江过去40多年稳健成长、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推进的一个企业标杆:多年来致力于药物研发、生产和经营,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药物制剂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联合国内外研发资源建设江苏省(扬子江)新药研究院。立足科技创新创业,扬子江药业集团以振兴民族医药为己任,怀着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竭诚为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服务。
  多年来,集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把知识产权列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议事日程,使之成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集团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以鼓励发明战略为主、防守战略为辅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集团迄今已累计申报发明专利近100件、国际专利(PCT)4件、外观设计专利82件,获授权的中国发明专利26件、外观设计专利59件,并有4件PCT专利在15个国家或地区获授权。集团相继被授予江苏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国家专利工作试点单位”、“中国十佳商标企业”、“中国十佳发明企业”等称号;“护佑”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填补国内空白的“经前平颗粒的组方工艺”专利(现已更名为香芍颗粒),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优秀发明专利”。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表示:医药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强化质量管理,为振兴民族医药而不懈努力。在自主创新方面,扬子江药业正在奋力推进由“扬子江制造”向“扬子江创造”的转变,制定出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不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药物的创新研发。
  行进在“中国创造”的路上,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药业一路摇旗,一路呐喊。
  
质量奠基,驱动创新
  
  从仿制药为主,到创新药为主,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事情。在做到“人无我有”之前,扬子江人意识到首先要做好“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民族会赢得世界的尊重,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产品会赢得客户的信赖,而生产优秀品质产品的企业才能在行业立足。扬子江药业集团长期以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倚仗着扎扎实实的高质量产品。
  徐镜人常说“能打垮扬子江的只有质量”,对扬子江而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向世界级的质量管理体系看齐,按欧美质量认证体系规范企业的质量管理,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质量管理向着国际先进水平进军,生产了一批批优质药品。
  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上,扬子江药业集团从不吝啬。1997年以来,企业先后投入数十亿元引进先进设备,使硬件的装配达到世界制药行业的一流水平。从质量管理水平看来,随着新版药典、新版GMP、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等法规、新标准的相继实施,集团积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全面推广欧盟GMP质量体系,努力提升GMP管理水平,为确保新版GMP认证工作走在全国同行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源头上控制原辅料质量,是扬子江药业集团把好药品质量关的重要举措。在如今招标采购的新形势下,扬子江药业集团坚持采用最好的原辅料,宁可放弃一部分市场,也丝毫不降低质量标准。在采购辅料过程中,扬子江药业集团首选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资质优良的辅料供应商。如选择片剂包衣粉辅料时,国内生产厂家虽然价格低,但部分生产厂家质量不稳定,容易产生退色、麻面、麻点等现象。扬子江药业毅然选择了某发达国家在华技术力量最强的包衣粉,虽然价格比国内贵了一倍,但却有力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如选购胶囊壳时,扬子江药业为了保证质量坚持使用国内一知名胶囊厂生产的胶囊壳,价格比一般小厂家贵十倍。
  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定标准的基础上,扬子江药业集团还建立了一套远高于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不仅严把原辅料采购关,还在半成品、成品检验环节,制定多项质量检验程序,即车间质检员初检,车间化验员抽检,最后中心化验室终检,确保成品质量100%合格出厂。 在扬子江人的理念里,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但不是全部措施,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还要从生产的每个环节进行把控。为此,扬子江药业特别重视新版GMP的贯彻落实,以此从软硬件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集团有半数以上车间通过了新版GMP认证,冻干粉针、头孢粉针等无菌制剂均已在国家限期内通过了认证。集团计划所有车间在明年上半年率先通过新版GMP认证,比国家要求时间提前一年半。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在工业制造业上的觉醒以及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扬子江药业集团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创造”对国家、对行业、对企业的重要性。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扬子江药业集团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着力实施“三药并举”(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研发战略,注重新品研发和人才培养。2008年,扬子江药业集团被科技部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并凭借“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临床、基础和新药研发与应用”“银杏等工业原料林树种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创新集成及产业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从制造到创造走过的艰辛历程
  
  然而,从“制造”成功走向“创造”,谈何容易。鲜花和掌声背后,是扬子江40多年的风雨历程。
  回顾扬子江药业集团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扬子江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冲破种种束缚、克服重重困难,创下产值和利税连续八年翻八番的骄人业绩;20世纪90年代,和祖国一起迈入改革开放时代的扬子江药业,伴随着中国在工业制造业上的觉醒,也开始意识到“创造”对于一个国家,对于民族医药行业的重要意义。于是,企业抢抓发展机遇,开始了“创造”之旅。
  1993年,扬子江药业集团根据“中医泰斗”董建华的验方,成功开发出“胃苏颗粒”和“荜铃胃痛颗粒”,在市场上一炮走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银杏叶片、黄芪精口服液、金胆片、脉络通颗粒、罗红霉素胶囊等一批拳头产品陆续问世,使扬子江迈出了由“制造”到“创造”的第一步。
  初尝胜利果实的扬子江由此更坚定了“创造”的信念,“十五”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上药品连续降价、招标采购等各种医药改革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医药市场竞争加剧。面对严峻形势,扬子江药业集团并没有停止他们创造的步伐:在管理、技术、公司治理等方面强化改革,广泛引进高新技术、高新设备,实现向国内一流企业的跨越。集团加快实施战略扩张,在泰州总部建设中国(泰州)医药城南园的同时,抢占一线城市的人才、信息、地域和资源优势,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地成功实施了战略布点。2005年,企业率先在全国医药行业内实现产值、销售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十一五”期间,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医药市场竞争,扬子江药业集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再一次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将目光推向了国际市场。扎实推进欧盟GMP认证,不断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全面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有20多个产品质量达到美国、欧盟、英国、日本四部药典标准,并于2010年10月顺利通过欧盟GMP认证。2010年,集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营业绩继续领跑全国医药工业百强。面向“十二五”,扬子江药业更是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市场需求,把研发重点放到了高技术含量的创新药、首仿药和生物药上。2011年,在上海生物药大会论坛上,扬子江药业特别组织讨论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共商扬子江生物药研发的道路。
  
用创造赋予扬子江魂新的时代意义
  
  多年来,企业围绕倡导的“三创”(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形成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创造了扬子江人独特的文化模式。
  在以“创”字为精髓的企业文化倡导下,集团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联合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资源在集团泰州总部组建了江苏省(扬子江)新药研究院,并在上海、南京、北京、成都多地组建了研究院的分院,形成“一体多翼”式研发管理体系。目前集团拥有一支学科分布齐全、学历结构合理、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及博士带头的近300人的科研团队。
  健全机制下,科研团队里的每一个员工都充分发掘和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早些年,扬子江药业集团从德国B+S公司引进了一套价值680万元的水针生产线,但在最初的设备调试时,发现此设备有“水土不服”的现象,频繁出现断针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德国专家赶到现场,研究了几天也没有找到问题症结,表示无力解决此项难题。扬子江药业集团的技术工人主动请缨,成立此课题攻关小组,开始没日没夜的技术攻关。翻书籍,查文献,做小样,一个接一个的试验方案伴随着日落日出和他们忙碌的身影。经过半年的摸索和改进,课题攻关小组终于成功研制出“防断针装置”,中国工人攻克技术难关的消息不胫而走,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专家为扬子江药业技术工人的成果所折服,专程赶来给扬子江人颁发了2.3万欧元的技术创新奖金。
  头孢粉针气流分装机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瓶壁挂粉现象,这也是目前众多企业无法解决的难题。车间组织设备机长等技术骨干专程赴上海某跨国公司调研,对价格昂贵的同类进口设备的结构原理进行深入钻研,自行成功设计出淋瓶机,成功地解决了国内同行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改项目总投入仅5万元,却为公司节约了200多万元。
  “防断针装置”和“淋瓶机”的改进和研制充分显示了扬子江药业技术工人的智慧和敢于发明创造的精神。
  “做扬子江人,要有扬子江魂”,这是扬子江药业全体名干部职工的心声,也是扬子江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产生的巨大创造力,把扬子江药业推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创造从系列发明与专利入手
  
  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就如同没有生命,在创造之征程上,扬子江药业集团的从系列发明与专利入手,不断开发新功能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及行业的升级,从而走出了一条医药业产业制造向创造转型升级的可行之路。
  “淘”出胃药良方 
  “胃苏颗粒”是扬子江药业在创造之路上开发出的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当初,为开发出属于企业自己的拳头产品,集团领头人徐镜人四处奔波,到各大科研院所寻求合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了解到有“中医泰斗”之称的董建华教授,有一个治疗胃病的妙方后,他数次北上,多次登门求教,凭着一颗振兴民族医药的赤诚之心,终于感动董教授,“淘”到一个治疗胃痛的验方。获得验方后,扬子江研究出一整套的开发规划,走上了攻坚胃苏颗粒的漫漫征程。新品开发部的十多位技术人员,一头扎进实验室,一头泡在资料堆,查数据,测成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几年下来,整理的药理药效资料摞起来有尺把高,终于成功地开发出治疗慢性胃炎、胃脘痛、胃溃疡的纯中药国家级新药“胃苏颗粒”。胃苏颗粒是治疗胃脘胀痛的必备良药,产品一上市,便受到医药市场和患者的青睐,当年就获得“全国医生推荐用药”称号。近两年又相继获得“中国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第一品牌”、“中国药品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殊荣。目前,作为中国胃药市场的擎天一柱,胃苏颗粒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跻身“全国胃药单打冠军”之列。
  “平”定更年期难题
  经前期和更年期综合征是当今医学界极为关注的病症之一,医学和生命科学家已将其列为“对神经科学的挑战——未来10年要回答的50个重要问题之一”,但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其病因和治疗未达成共识,国际上一直无专门药品治疗。
  香芍颗粒,原名经前平颗粒,是扬子江药业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珍玉教授多年临床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经验方联合开发的中药新品。该品种以舒肝解郁为治疗原则,有效结合柴胡疏肝散及金铃子散的优点而成,有效地解决经前期综合征所有临床症状,而且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利于患者长期用药。经前平颗粒同时具备了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及更年期综合征的功能,改写了国内外中西医均无专门治疗此类疾病特效药的历史,一举填补了国际上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药品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香芍颗粒在生产工艺中采用了三效动态薄膜浓缩、一步制粒及挥发油胶体磨包合等现代中药制备工艺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成功,为现代中药制造工艺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有利于中药制造工艺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最终为中药走向国际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中,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参展的专利“一种治疗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夺得金奖,这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成果,表明扬子江药业集团知识产权工作和科研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自2005年以来,香芍颗粒曾先后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中国优秀发明专利等诸多荣誉。
  “乐”对失眠顽症
  百乐眠胶囊是扬子江药业开发的用于治疗失眠症的纯中药制剂产品。产品制备工艺中首次采用了复合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纯化技术,克服了常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成分单一的缺点。此项技术的成功运用,为现代中药制造工艺技术工程化树立了典范,明显提升中药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及科技含量。
  百乐眠胶囊研发成功后,被列为省及国家计划支持的专项,相继荣获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泰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优秀发明专利、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特别金奖。
  在第六界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上,扬子江药业集团被授予“中国商标十佳企业”称号,产品百乐眠胶囊专利项目获得“特别金奖”。
  除以上三种药品专利技术之外,扬子江药业还致力开发了地佐辛、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蓝芩口服液、双花百合片、苏黄止咳胶囊等一系列特点鲜明的技术及新药品。
  地佐辛是扬子江药业联合天津药物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的国家二类新药,该药作为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具有镇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依耐性低的特点,自2009年上市后赢得了临床医生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表明,临床应用地佐辛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中国药学会样本医院数据也显示,2012年地佐辛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市场占有率名列第一。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是扬子江药业研发的国家级新药,为独家品种。因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同时具有黏膜麻醉、润滑、消泡的作用,有效地克服了临床现有品种不能同时具备上述三大功能的缺点,将有望成为临床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用药的首选品种。该项目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国家重点新产品、美国发明专利。
  蓝芩口服液是国家卫生部指定的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首选中成药。其主要成分包括板蓝根、黄芩、黄柏、胖大海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功效,能有效阻断病毒复制,对多种呼吸道病症及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经临床应用证明,对于目前传染性很强的手足口病EV71病毒,蓝芩口服液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蓝芩口服液作为非处方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经全国各大医院的临床应用证明,该药在抗病毒方面疗效独特,特别是儿童服用后症状明显改善,投放市场以来深受广大患者和医生的喜爱。鉴于蓝芩口服液纯中药抗病毒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的特殊疗效,该产品相继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和国家火炬计划产品。
  2013年4月13日,扬子江药业集团举行创新研发重大贡献奖专项奖励活动,重奖为扬子江药业优秀产品开发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研发人员,进一步完善研发激励机制,使企业和科研单位及科研人员共享创新研发成果,提高产学研的热情和水平。
  
吐哺民族医药,一路负重向前
  
  用母亲河作为集团的冠名,不仅包含对集团自身发展的期望,更是对发展民族医药业的充满信心。多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了推动民族医药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200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设立。怀揣着推进医疗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发展、振兴民族医药业的期望,扬子江药业集团毅然决定对该奖项进行独家资助。
  经历12年的磨砺,中华医学科技奖已发展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它的成长不仅见证了祖国医学科技的繁荣进步,见证了医学创新征程上涌现出的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项项闪光的成果,也见证了“扬子江”人助推祖国医学科技进步所做的贡献。12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对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资助已超亿元。除了资金,还有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企业每年都会提前从内部抽调人员,经过培训,编成小组,前往北京或其他举办城市”,负责资助中华医学科技奖具体工作多年的董卫国说,“到了现场,领导和基层员工一样,都要承担接待工作。”支持中华医学科技奖现已成为扬子江药业集团每年一次的“大事”。
  12年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中华医学科技奖解决了“后顾之忧”,将“后勤部长”的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更为难得的是,它没有超出“后勤部长”职责分毫。“中华医学科技奖走到今天,离不开扬子江药业集团的鼎力支持”,当被问及为什么一直选择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中华医学科技奖的唯一资助单位时,中华医学会科技评审部负责人说出了扬子江值得信赖的理由,“扬子江药业集团不仅在资金上鼎力支持中华医学科技奖,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不干涉奖项的评审,甚至从未报奖。当然,最让我们信赖的,还是扬子江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
  既无经济回报,又无报奖特权。作为企业,这种投入几乎没有得到任何产出。徐镜人的智囊团也曾因此产生了质疑,但他毫不动摇,反而做的越来越多了。
  为了加速先进医学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运用,使国家投资支持的研究成果尽快应用于疾病预防和临床诊治中,推动各地医学科技的发展,提高疾病防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2008年5月至10月和2013年3月,由扬子江药业集团赞助,中华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活动相继在北京、南京、上海、西安等地举办。2012年9月26日,中华医学会再次与扬子江药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2012年至2016年五年间,扬子江药业将每年出资数百万元继续支持中华医学科技奖的评选。
  除了独家资助中华医学科技奖,扬子江药业集团还捐资“吴阶平医学奖”“中国医师奖”等评选。此外,“扬子江”还大力支持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并在各省、市医药学会和高校中资助设立了一些奖项,为行业和高校科技人才培养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医药本同源,携手谱新章。深深植根于祖国医药之林的扬子江药业,始终胸怀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医药大志,把自身的发展和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紧紧相连。以振兴民族医药、真情回馈社会为己任的扬子江药业,延续着吐哺医疗卫生事业的道路,一路负重向前。
  2012年12月27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扬子江药业集团,并谆谆嘱咐:“作为药品生产企业,一要确保质量,二要注重研发,让人民群众真正吃上安全管用的药品。”胡主席对扬子江的研发给予厚望,扬子江人对自己的研发事业更是有充分的自信。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企业。伟大,在于创造。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全球化竞争,扬子江药业坚持“创新为民,高质惠民”的发展道路,正从专业化向专业化集成的多元化方向转变,从内源式发展模式向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变,从制造型企业向创造型企业转变。
  今日扬子江,放眼望去,一路高歌猛进,一派生机盎然!扬子江人正充分利用企业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把握机遇,加快步伐。扬子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扬子江,崛起的中国药业真明珠!
  扬子江,腾飞中的“药品制造·创造基地”!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