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灿烂的灌溉工程遗产——郑国渠

    发布时间:2019-10-12


  位于山西省境内的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于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耗时约10年竣工。
  郑国渠为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在2016年泰国清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灌溉论坛暨第六十七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渠建,乃“疲秦”之策
  郑国渠为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郑国建造,修建的缘由,除自然条件因素外还掺杂着政治军事的博弈需要。
  公元前246年,秦王采纳建议兴修大型灌溉渠,即郑国渠。西引泾水,考虑到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而平原有着西北略高、东南略低的地势特点,郑国渠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溉田万亩上下。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始终不变。
  郑国渠的修建者为韩国人郑国,修建初衷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当时,我国历史正朝着建立统一政权的方向发展,各个诸侯国均想以自己为中心,统一各方势力,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关中为秦国基地,为增强实力,秦王格外看重农田水利等发展,以提高粮食产量。
  韩国为秦国东邻,畏惧秦国国力,为自保采取了所谓的“疲秦”策略。郑国作为间谍,被派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后来,本来就想发展水利的秦国,很快地采纳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事实证明,郑国渠建成后,经济、政治效益显著,影响深远。在中国最强盛的朝代唐朝,它支撑了长安京畿地区大部分的粮食供给。之后,郑国渠经多次重修,名称也几经更改,但它仍是中国中部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最重要的灌溉工程。由此可见,秦王作为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认识到秦国的水工技术较落后,在技术上需要郑国,重用他至全渠完工,实乃明智之举。
  
渠成,造万世之功
  郑国渠是以泾水为水源,灌溉渭水北面农田的水利工程。
  《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皆记载,其渠首是一座有坝引水工程,东起中山,西到瓠口。中山、瓠口后来分别称为仲山、谷口,都在泾县西北,隔着泾水,东西相望。1985年—1986年,考古工作者对郑国渠渠首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经勘测和钻探,发现了当年拦截泾水的大坝残余。它东起距泾水东岸1800米名叫尖嘴的高坡,西迄泾水西岸100多米王里湾村南边的山头,全长2300多米。其中,河床上的350米早被洪水冲毁,已经无迹可寻,而其他残存部分历历可见。经测定,这些残部底宽尚有100多米,顶宽1米~20米不等,残高6米。可以想见,当年这一工程是非常宏伟的。
  关于郑国渠的渠道,《史记》《汉书》都记得十分简略,《水经注·沮水注》记载比较详细一些。根据古书记载和今人实地考察,大体说,它位于北山南麓,在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白 水等县二级阶地的最高位置上,由西向东,沿线与冶峪、清峪、浊峪、沮漆等水相交。将干渠布置在平原北缘较高的位置上,便于穿凿支渠南下,灌溉南面的大片农田。可见当时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测量的水平也足见十分高超。
  不过郑国渠的水源来自泾河,这是一条含沙量大,河床地质构造破碎的河流,古代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的说法。2000多年的演变,河床不断下切,郑国渠引水枢纽随之数次上移。郑国渠最早的引水口在泾河出峡谷的泾阳县王桥镇;200多年后引水口上移了1.3公里,称作“白渠”;又经800多年,公元11世纪时渠首已经上移到泾河峡谷段;14世纪时再次上移990米,并开凿隧洞输水,同时汇集山泉水,工程历时18年,但由于水源不畅,灌区范围缩小约30%。直到1932年,陕西省水利局在泾河上筑坝,重修引泾灌渠,称为“泾惠渠”。同年6月放水灌田,引水量16立方米/秒,可灌溉60万亩土地,至此开始继续造福百姓。
  此外,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还在于其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秦以后,历代继续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碑刻事迹代代相传
  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堪称蕴藏丰富的中国水利断代史博物馆,现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国渠渠首张家山左岸保存着历代引泾工程的纪事碑、灌溉制度碑14块,这些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见证着郑国渠的悠久历史,以及灌溉工程得以传承的文化脉络,它们是灌溉工程遗产的重要组成。
  从碑刻中了解,泾河自北向南注入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1.4亿立方米,其中汛期7~9月份约占62.9%;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实测年均输沙量2.65亿吨,洪水最高含沙量达1040千克每立方米,足见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河流泥沙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淤灌肥田。同时,他们还利用郑国渠因地制宜,引泾河高含沙量的水,通过淤灌来改良盐碱地。2000年前,汉代司马迁记载郑国渠“用注填阏治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而彼时的灌区民众有“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之师,亿万之口”的歌谣,传诵着灌溉带来的富庶。
  数据的真实性无从可考,但不能否认的是,郑国渠使关中八百里秦川地区成为古代中国的粮仓之一。科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