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5
李 刚
历经机械时代、电子时代、软件时代,大约在2010年,汽车领域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和新商业模式的时代。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作为未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重要单元,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现在,经过十年发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在该领域与全球先进水平处于“并跑”阶段,继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演进、加速产业布局,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系教授王江锋长期致力的正是车路协同和智能网联汽车等研究,十多年来,他对智能交通生活的观察、思考和展望从来没有停止过。
忠于内心志趣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讨论并不是新话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已经开始了车间通信的研究,欧美各国紧随其后。1997年到2001年,我国在该研究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彼时,王江锋正在原吉林工业大学(今吉林大学)的交通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系读本科。“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车辆的使用更加环保高效,我读了4年,不是很感兴趣。反而是对当时新兴的智能交通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2004年,王江锋离开吉林,来到北京攻读博士学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继续围绕智能交通和智能车辆进行研究。因为成绩优异,他荣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博士后期间,他的研究涉及对大规模的车辆集群的组织和控制的研究。2009年,王江锋进入北京交通大学任职,基于学校的专长,开始更多关注智能交通与车联网。
“然而不论是智能交通,还是车联网,最关键的问题都是,如何将实验室的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实际交通环境中去。可是经过几年发展,车路协同技术研究仍然还是侧重于理想交通环境下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与不同层次测试环境下车路协同技术的功效评估,缺乏关注其应用于复杂道路运行环境中的交通适应性问题。”已经是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的王江锋凭借敏锐的前瞻能力和深厚的科研基础,借此项目,摸索出一种全新的测试手段和理论——复杂道路运行环境下车路协同技术交通适应性达成评测方法。
该评测方法将车路协同技术从功效评估层面深入到交通适应性评测层面,既可实现车路协同技术功效测试评估,又可实现交通适应性关键表征指标对车路协同技术功效影响评估,从更高维度解析车路协同技术功效指标在复杂道路运行环境下变化规律、性能衰减程度对其功能实现影响等。
忆往昔,二十余年求学科研之旅倏忽而逝,王江锋并非以一鸣而惊人。迄今为止,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项,主要围绕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展开研究;承担世行等横向项目5项,主要完成城市(群)的综合交通、智能交通规划等,同时参与新疆、成渝、云南等的综合交通规划;主持撰写教材3册;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授权专利5项,3项专利获得应用;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1篇ESI高被引论文入选Wiley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同时,他还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 Security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审稿人。
从体察城市交通问题,到忠于内心志趣,投身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领域搏浪弄潮,伴随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奋起直追之旅,王江锋的科研工作进入成果丰收期。
与时代同频共振
累累成果背后,是王江锋多年来对社会需求不懈的思考与洞察。然而,智能交通的研究并非是一项泡在实验室里埋头苦想就能完成的工作。小到地铁、城区,大到云南、新疆等省域,无一不需要亲自走访调研。
2010年是王江锋担任讲师和硕导的第二年,他参与到北京交通大学创新科技中心的一项重要项目——新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当中。彼时,新疆是我国首个进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的省域,作为第一个食螃蟹者,当地政府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北京交通大学也派出了100余人的团队。
“新疆地广人稀,智能交通的规划发展能够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在那里待了半年,跑遍了整个新疆,辗转各个地方调研,最终提出了一种路网结构,对后面新疆交通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回忆这段调研经历时,王江锋起先已经记不起具体的年份,但是对当时艰苦的条件仍然印象深刻。项目做成了,那种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也让他愈发深爱自己的工作。
有了新疆项目的经验,后来,王江锋又参与到成渝、云南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研究的项目中。尽管已经有了丰富经验,但他仍然感到压力巨大:“城市群这种横向项目其实非常难做,辛苦还在其次,主要是特别需要你的结论能够给城市交通运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真正指导规划落地。”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贯穿王江锋的科研生涯。而正是因为注重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心体察社会需求,王江锋最终才与时代同获发展。
服务社会,创造价值
王江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身为70后所经历过的社会变迁。改革开放将70后塑造为果敢坚毅,勇于打破常规和承担重任的一代人,因为了解国家的过去,所以无比关切它的当下和未来。尤其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一代,王江锋更加渴望为社会服务,创造价值。
在学生培养方面,王江锋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心得。
“硕士生,我一般会注意训练他们使用工具和写作论文的能力。遇到一个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学术论文写作的整体思路如何规划?对博士生则有更高要求,需要有明确的科研创新点。长达4到6年的培养期中,围绕一个课题,需要有一套严密的思维逻辑,给出理论支撑、解决方法、验证过程、创新的结论等。”在这一过程中,王江锋常常会陪着学生一起成长和进步:一步一步指导学生的写作和实验;为了锻炼博士生的科研交流能力,他带着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将自己的科研理念灌输给学生,提醒他们在选择研究方向时,紧贴社会需求,紧跟国家战略;给学生创造各种到头部企业实习的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良苦用心,王江锋收获了遍地桃李。
在未来的3到5年,王江锋希望能够搭建起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城市车联网测试技术的理论体系,服务社会。然而,让理论技术落地的道路注定充满了艰难险阻。
- 资讯
-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
11月24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
-
《科学中国人》杂志社记者证2024年换证人员公示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4年第七版新闻记者证全国统一换发...
-
“一猪两用-食用猪和医用猪”专场报道
2024年7月,正值夏季火热时节,各界专家齐聚科技创新之城——深圳,参加...
-
“2024前沿科学创新大会”在深圳召开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 2024年7月12—14日,“2024前沿科学创新...
-
当年累得坐马桶就睡着的科学家,成为今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里程碑 笔者第一次见到薛其坤院士是在2019年年初,他领导团队完成的“量...
-
45岁用一篇论文解百年难题,85岁他站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
从跋山涉水扛着机器测量,到航空遥感再到卫星遥感,测绘遥感学科领域随...
-
2024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