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用智慧点亮绿色科研

    发布时间:2025-04-27

——记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关博文

杨 洁  文卓君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为了更新和打造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后备队伍,多年来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大力扶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2025年年初,第十届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凭借在建筑环境与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出贡献,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助理教授关博文名列其中,成为这一领域全国仅有的4位入选者之一。

  “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关博文看来,荣誉已是过往,更重要的是找准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在溶液除湿技术、空气热湿处理过程、建筑用能与碳中和等方向上不断开辟新天地。.


“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

  在西安交通大学,关博文的名字总是与“创新”和“突破”紧密相连。2021年,在清华大学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习后,面对多家高校和知名企业的高薪聘请,关博文毅然选择了西安交通大学,也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定了自身的研究重点与发展方向。“西部的建设和发展更需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怀揣这样的信念,他投身于西部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改善的研究与实践。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关博文时常感叹导师在他学术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性。“无论是研究方向的确定,还是研究方法的指导,都令我受益终生。”关博文表示,导师经常告诫自己,沉下心来做小事,看似不起眼的行业、不起眼的项目,只要静心钻研,小事终成大事。

  在多个研究摸不着头脑的时刻,关博文总能想起这番话,也真正在研究中做到了以小见大。读博期间,他接触到一个实验动物房空调节能的项目,也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动物医学实验室里的温度、洁净度及舒适性都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能耗自然也很大。“与办公楼等常见民用建筑相比,实验动物房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要高出数倍。”关博文对此很是惊讶,为此他走进实验房,了解真正需求,通过不断摸索与合作,他与团队专门针对实验动物环境成功开发出溶液空调机组,替代了传统空调模式,能耗节约近40%


“国家有需求,就去做”

  “任何行业的需求都很重要,看似被忽视的研究方向,其实是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科研无小事,关博文在一次次实战中,练就出一身真本领。

  关博文深知,科研成果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需要大量的深入调研。为了探究地铁高架站应用屋顶光伏系统以减少碳排放和节约能源的可行性,关博文从北京地铁某地上车站的节能问题入手,深入探讨了光伏储能(PVB)系统应用的节能性和经济效益。通过单目标最小化成本的优化方案效果、设备配置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整个地铁线的能量节约潜力等三方面的研究,并对8个高架车站进行了细致的模拟和对比分析后,他成功证实了PVB系统不仅能为地铁线节省大量能源,还可以显著降低年度总成本。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清洁生产杂志》(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获得了广泛关注。

  研究能够落地,是关博文科研的目标和意义。针对“芯片生产和电池制造低湿场景空调系统空气湿度难以保障、能耗高”的“卡脖子”问题,他从理论到装置研发,均取得多项创新性突破。他先是提出了深度除湿的参数匹配原则,阐明气液流量匹配原则,还给出恒温冷热源最优温度显式表达,使系统.效率提升达15%以上。此外,基于溶液除湿,他还研发了新型深度除湿空调设备,并应用于南京锂电池厂与某芯片厂,使厂房空调系统供冷季碳排放降低了25%

  “只要有需要,我们就去做。”在关博文心中,团队聚在一起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就是科研最大的意义。他也会继续在建筑节能等领域里发光发热,迎接绿色春天。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