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能源催化与环境材料领域的辛勤耕耘者

    发布时间:2014-10-27

——记四川大学储伟教授
本刊记者  石芳芳  
   


   储伟,1965年出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5年获北美催化协会J. Kokes Grant奖;1995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CS评优。2013年12月份获得国际ENI Award环境保护大奖提名(意大利ENI公司是世界500强前100名)。研究领域方向为纳米碳材料(碳纤维、石墨烯)、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清洁能源转化和储存技术(油气转化、氢能、锂电池、电容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封存(CCUS)高效技术、催化燃烧和尾气治理技术及新型高效催化材料的研究开发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论文被引用大于3160次。所负责或主研的多个项目已进入中试应用。以第一排名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目前有80%以上的化工产品是借助催化剂生产出来的,因而催化剂与化工生产密切相关。特别是新型能源催化材料与环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正在给现代工业带来创新和发展。
   在能源催化和环境材料研究领域中,有众多有志之士。储伟15岁怀揣梦想考进南京大学,毕业后经国家教委选拔远赴法国留学。经过六年多的勤奋苦学和大量的科研实践,26岁获得法国博士学位。当身边的同龄人还在努力地找寻人生方向的时候,他已经走在了通往理想的道路上——科研创新之路。他勤奋好学,熟悉四门外语;科研路上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在能源催化与环境材料领域中执著探索和创新。
心系环保,执著创新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多的严峻形势面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国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对温室效应进行有效控制。有着强烈公益心的储伟教授心系环保,毅然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投身祖国新能源材料和环保事业,为国家做出积极贡献。早在1998年,储伟教授已经开始应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进行强化催化剂制备的研究工作,他是世界上进行此项创新研究的先驱人员之一。他将创新技术应用于费托合成制清洁油品高效催化剂、减排二氧化碳催化转化用催化剂等,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和多项创新成果。
   自2009年开始,他积极参与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领导的部分研究工作,在二氧化碳矿化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催化利用和固化等方向开展积极的研究,例如天然钙镁盐电化学矿化二氧化碳联产碳酸盐利用;CO2催化固化制碳材料及其利用,催化剂和过程的改进研究;二氧化碳矿化利用过程的分子模拟研究;用太阳能电能降低成本的催化制氢技术和二氧化碳催化利用和固化封存等。
   在充分掌握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后,会产生更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成果。依托相关项目,储伟教授在费托合成用纳米钴基催化剂、合成气催化选择转化用催化剂、天然气催化活化用催化剂等多方面开展了系列科研活动,均取得丰硕成果和奖励。其中,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促进了纳米钴基催化剂的分散度,经过协同调控可显著提高纳米催化剂的活性中心数和催化合成气制备清洁燃料的性能;对开发“绿色燃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前景。
   在介孔结构催化剂的研制和应用、贮氢材料方面、催化燃烧方面、Co-B选择加氢催化剂等方面均取得了优良的进展。在能源催化环境材料领域中,储伟教授及其课题组对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制得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反应稳定性;在进行简单处理后还可再生,能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创新的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在于将自主创新的成果实现产业化,变为最终的产品和商品,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在科研中,储伟教授很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1999年至今,他已负责多项应用项目的研发工作,如异丁烯氢甲酰化制异戊醛的高效催化剂与新工艺研究(重庆西南合成制药厂)、分子筛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成都琢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都实现了理论成果到应用的转化。
刻苦钻研,屡有成果
   经过二十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沉淀,凭着自己和团队的勤奋、好学和执著,储伟教授主持了很多科研项目,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荣誉。但看得见的是成绩,看不见的是荣誉背后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在科研的沃土上,他不断耕耘,不断收获。自1992年以来,储伟教授负责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级和其他科研攻关项目20余项,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专题“合成气定向转化制低碳醇用新型高效催化剂与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分题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个,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2007年5月9日出版的国际顶尖刊物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了储伟教授研究组与法国同行专家合作完成的“合成气高效转化制清洁燃料用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方面的论文。该论文的发表在国内外产生了明显的学术影响,该论文发表6年来已经被SCI引用400多次。
   他在国际一区刊物Angew. Chem. Int. Ed.、Chemical Reviews、ChemSusChem、Journal of Catalysis、J Mater Chem A、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Nanotechnology等发表的论文被SCI/EI国际检索收录300余篇次;论文被引用大于3160次,i10 index 82。主编出版40余万字的《催化剂工程》;申请发明专利31项, 其中3项美国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并以第一排名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年“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上,储伟教授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国仅13名大奖获奖者,该奖项是表彰在推动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的科技进步、促进行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这体现了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同行业专家对他们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突出成绩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由于深厚的学术积累和突出的科研能力,储伟教授还受邀担任了部分社会职务。他任J. Energy Chem.、纳米科技、天然气化工、工业催化、America J. Appl.Chem.等6种刊物编委;任四川省环境保护环境催化与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国家“985”平台四川大学学术带头人。除此之外,他还在国际国内学术大会(分会)和国内外知名大学做邀请报告20余次,并担任学术大会主持或分会主席10次。
   储伟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有着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与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在国外开展科学研究,近年在世界500强沙特SABIC公司利雅得研究院任高级科学家3年 (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内外参与学术交流的经历,让储伟教授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在国际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的新能源催化材料和技术,节能降耗技术,大气污染治理和碳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对相关问题开展积极的创新思考和实践探索。
辛勤耕耘,桃李满园
   储伟教授自1995年以来,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90余名,其中指导毕业博士20名和培养硕士研究生60余名, 指导的大部分研究生都有获奖,包括四川大学特等奖、一等奖、中国石化奖、中国石油奖等各种奖励。多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到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执行联合培养或攻读博士学位计划,其中10名毕业生已在高等学府晋升为教授(3名)和副教授(7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骨干(中国石油,Evonik公司等)。储伟因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获得2005年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储伟教授正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在能源催化和环境材料领域开展有创新的系统研究,相信他会在创新和环保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分享到: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