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雕刻美丽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3

本刊记者 李白薇

 

  他说自己是个疯子,追踪最新的科技动态,将脑子里塞满各种奇思妙想是他的最爱;他关注与美有关的一切,用科技雕刻美丽是他毕生的追求与事业。他就是黄文贤,台湾大学及台北荣民总医院研究员,台湾国际抗老教育训练学会理事长。
  在从事整形医疗近20年的历程中,黄文贤始终保持着100%的成功率。这一惊人的成绩源自他对技术的绝对自信。当整形失败的案例触目惊心地在网上流传之时,他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当传统整形手术还在高风险的基线上徘徊时,黄文贤早已进入了高科技微整形的市场,并真正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融入了整形手术当中。
  “谁说科技与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呢?”黄文贤恰恰就是让科技与美融合的那个人。
  
专利技术打造24小时“变脸术”
  
  当人们在网络上搜索“整容”“整形”关键字时,得到的往往是连篇累牍的失败案例。在现代人对于美丽的追求接近痴迷与疯狂的程度之时,伴随着整形手术的高风险与失败率,以及术后漫长的恢复期,成为刻在爱美人士心上的一道疤痕。
  有别于传统整形美容手术以医师的手术技术作为核心,黄文贤所做的是将整形美容带入了更为科学化与基础研究的领域。而这种选择是他结合了自己近20年从业经验,见证了亚洲整形美容兴衰后得出的结果。
  “普罗大众对整形美容的诉求是既快又好,安全持久。”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全面部年轻化提升术近年来也开始受到爱美之人的追捧。早在19世纪初,前苏联医师就曾发明过一种可用于面部提升的缝线,由于这种缝线有倒钩,因此也被称为“羽毛线”。用这种缝线埋于真皮层进行简单悬吊,可以起到提升面部组织的功效。然而这种材质只是普通的尼龙线,不可吸收与降解,同时进入人体后,在有张力的作用下会对人体组织产生切割或断裂为碎片,因而成为不可排出的人体垃圾。其弊端显而易见。
  随着科技的发展,本世纪初,韩国人发明了可降解的羽毛线。这种以PDO为材质的缝线原来多用于心脏外科手术的血管缝合术中,由于可自动降解,因而不必再次开刀取线。然而这种材料的缺点是线丝较粗,且在面部提拉中只能沿着一维的X-Y轴分布,因而常常造成常见的“假面”或“扑克脸”。
  2006年,一种新的PDO缝线出现,其在原有优点的基础上线丝更细,因而用量也更加精准,在进行精工切割后,可以在三维面上以黄金比例完美地雕琢人脸,因此也叫微丝线。在黄文贤的医院,这种最新的PDO材料便是面部提升术的主要材料。
  “然而,微丝线也存在其缺点。这种丝线由于可降解所以更加安全,但同时它的持久度也相应降低,一般只能维持1年或1年半。”热衷于创造与改变的黄文贤是亚洲最早针对微丝线进行技术改良的医生。“不仅要美,而且要持久的美,精准的美,无所不在的美”是他的不懈追求。
  在韩国人所发明的微丝线微创手术中,他们采用“以针带线”的方式,将微丝线固定在针头上,沿着事先规划好的手术分布线“一针一针地将线带进皮肤,每戳一针便将针头丢弃,一针一针接续起来”。黄文贤最早指出了这种施术手法的弊端:“这种方式每一针的力度、深度实际上都是不同的,所以效果也是凌乱和参差不齐的,对皮肤的刺激强度也不大,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价值和效果,因此持久度也打了折扣。”近年来,黄文贤着手研发了一系列全新的面部提升术针头,一次可带2-5根针进入皮肤组织,形成了力度与深度一致,同时力度更强的效果,大幅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在效果持久度上也可以达到了2-3年甚至更久。如今,在这一技术上,黄文贤已经拥有3项发明专利。
  在黄文贤的电脑中,他留存了许多客户施术前后的对比图。这些图片不禁让人惊叹于微创手术的神奇:经过微丝线提拉术后,每个人都呈现出一张年轻、活力并自然的脸,毫无手术与雕琢痕迹。黄文贤说,这就是微创整形美容的魅力所在。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对比图仅仅是术前与术后1-3天的对比图,在人们追求24小时换脸的今天,黄文贤的团队显然已经在创造着这一可能。“我们一直在试图用最新的生物科技方式,以川剧‘变脸’般的速度快速恢复,达到24小时恢复正常的效果。”
  
永远先人一步
  
  如今在台湾已经拥有5家医院的黄文贤,在整形美容行业中可谓是成功者了。然而,他却永远是一个“不满足”的人。相对于一名医师来说,他有时更像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他的眼睛永远瞄准在最新的高科技领域,他的大脑永远在构想这些高科技与整形美容的结合之处与手段。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美国TED(技术、娱乐、设计)大会上,来自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学系的蒂比茨提出了“4D打印”的概念。他将一根带有关节的3D打印复合材料长绳扔进水中,长绳便如变形金刚般神奇地自动变形为事先设计好的形状。为3D打印的物体添加“时间”纬度,让物体变得拥有“记忆功能”,从而在特定条件刺激下可以自动组装为预先设定的形态,这便被称为“4D打印”。而这一被旨在未来用于制造业的新技术,被黄文贤第一时间捕获到,一个新的计划也随之诞生了。
  “如果一条微丝线,在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可以按照预设的结构自行支撑起来,那么人的脸将会变得更加饱满。如果再注射玻尿酸等方式进行巩固,那么将比现在单纯的埋线手术的效果看上去更加丰润、立体、精致。同时,它的降解速度是可控的,持久度将会更高,最重要的是它的生物相容性也更高,几乎可以做到无排斥。”如今,这一在今年刚刚出现的新的技术理念,已经出现在黄文贤科学研发的日程表上,不久的将来,“4D打印”技术便将出现在他的医院中。
  同样是最新出现的材料,导电油墨则是一种充满导电粒子的专门颜料,它也是黄文贤跨领域研究的另一项新计划。在传统的电波拉皮技术中,施术者的面部往往会被印上电路通过的格子标记,然而这种印迹本身并不会导电。现如今,黄文贤寄望于通过导电油墨的使用,在人体表面即可完成导电工作。这种油墨会产生微电流,使其沿着人体的黄金比例线导电,从而使皮肤更加紧致。“在皮肤里面埋线,外面用导电油墨配合,进行深层刺激,这样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惊人。”
  在黄文贤的整形美容医院里,一切程序都是标准、科学并要求绝对精准的。他描述了客户进入医院的一套体验流程:进入大门就会有一台机器对客户自动拍照;随后客户进入咨询阶段,医师针对客户的要求提供一套最佳的客制化解决方案;随后采用脸部扫描电脑软件Phi Matrix对客户进行面部扫描,电脑自动生成针对个体的黄金比例以及所有面部细节数据;根据数据提供方案,医师对客户进行手术;针对高端客户的要求,配合使用激光搭配染料雷射及高压氧的方式,实现术后快速退淤消肿;客户离开医院时,根据进门时的面部拍照,送上个性化定制的3D打印面膜。
  可以说,在黄文贤的医院中,科技化、精准化的个性定制式的客户解决方案已经取代了传统整形手术中医生主观决判的方式。在这里,客户体验与需求成为核心,“注射器尽量不用针,采用气压等无痛方式进入人体”等技术无处不彰显着黄文贤对客户体验、客户需求的细微关怀。现在,头皮埋线手术、小型机器人协同美容医疗动作等研发也已经启动。
  黄文贤说,面对这个竞争快速而激烈的市场,唯有快速捕捉信息,并快速进行跨领域的融合,不断创新,才能永远保持领先。
  
追求美 成就美
  
  作为一名从业近20年的整形医师,黄文贤的职业选择不是偶然的。从小,他便出生于一个热衷发明与创造的家庭。“父母虽是普通上班族,但是对于美学、色彩、服装都十分喜好,家中也有很多美学的收藏品。小时候,这些有关美学的艺术收藏品就是我最早的玩具。”
  自幼成长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黄文贤的脑袋里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18岁时,还在上中学的他已经设计了用于寻人的GPS手表,并构想了可以按摩的穿戴式器具。而30年后的今天,他的创意理念才开始出现并大放异彩。
  在大学时,黄文贤接受的是医学全科的基础训练,服兵役期间,作为医官相对有些空闲时间。闲暇时,他总是在看有关设计、建筑与美学的书籍和资料。他对于美的追求与热爱也促使他毕业后就进入了整形美容行业,成为一名真正的整形医师。
  在这个富于创造力的家庭中,黄文贤的三位表哥如今也在不同的领域从事着创造性的工作。“一个表哥在美国太空总署,一个表哥在美国任机械工程首席主席,还有一个表哥是台湾大学全亚洲区机器人的权威领导者。”如今,黄文贤把自己的两位表哥也列入了他的科学研发团队中,看似离整形美容相去甚远的机械、机器人技术,今后也将被黄文贤跨领域地应用于自己的事业中。
  黄文贤说,这支研发团队还没有完善,他目前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梦幻”的研发组合。未来,他的工作重心也将全面放在美容医疗的专利发明上。也因此,他着手成立了台湾国际抗老教育训练学会并任理事长,在未来美容医疗的舞台上,全力推进基础研究发明的进程。
  现在,黄文贤在大陆的几家医院即将相继开业,他也因此变成了“空中飞人”,每天辗转各地,奔波忙碌。但无论再忙,他总是不忘每天搜集一手信息,“每天起床进行2小时的数据收集是一天的第一项工作”。他的发明还在不断产生,在第一代微丝线针头产品尚未在市场上出现时,他已经开始研发第四代带有侦测影像数据的针头了。与此同时,他继续保持着从业以来“无失误、零失败”的纪录,让人们看到了科技为整形美容行业注入的巨大力量。
  他希望,自己的技术在全球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他预见了,高科技微整形未来在市场上将要造成的巨大回响。在这种无止境的攀登中,他以科技带来的自信,大声向人们说出了:“我要的是面面俱到的美,无所不在的美。”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