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博学笃行 福泽苍生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4

——访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

本刊记者 余泽荣


  
  “盛唐渤海古国,塞北湖雪名城。陆海黄金通道,沿边开放先导。”牡丹江,这座坐落于黑龙江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有着秀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因其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位于北方天然植物药材盛产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而具有研发北方天然植物药的优势。在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有这样一位“科学中国人”,他带领他的团队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团结协作,使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研究平台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牡丹江地区乃至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医学与药物研究的重要基地,是牡丹江一道亮丽的科学之光,这就是“龙江学者”初彦辉带领的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
  
  优秀的科研人才只有在优秀的科研平台之下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效用,初彦辉教授深深懂得这个道理。2006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委以重点实验室主任的重任,沉重的担子落在他的肩上。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马上就要验收,他千方百计优化整合资源,集中力量迎接实验室验收。一鼓作气,创造一连串科研平台建设的佳绩。
  2006年,黑龙江省高校组织损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2007年,黑龙江省抗纤维化生物治疗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2010年,北方天然镇咳平喘工程中心通过评估;2010年,省科技厅专家组评估省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评估;2012年,通过博士后创新基地评估。
  如今,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拥有2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北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年来,更是引进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二维电泳仪、AR2000酶学检测等精密仪器,极大改善了科研条件。
  2012年,牡丹江医学院11600平米科技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为了建立一座“安全、环保、实用、先进”的科技大楼,初彦辉教授呕心沥血,从科技楼功能、布局、设施要求、仪器要求、材料选择等方面找专家反复论证,同职能部门反复沟通,终于建成国内一流的实验大楼。构建了生物医药服务平台、基础研究平台、北方药物筛选研究平台、转化医学服务平台、清洁级动物室服务平台等六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标志着牡丹江医学院科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也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开展医学科研和药物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基础设施的进步带来的是科研手段的创新,一系列先进设备的引进使得中心能够采用酶学分析,细胞转染、转化、RNAi干扰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技术、组织细胞形态学、荧光纳米技术等现代先进方法进行创新实验研究。
  
发展大计,人才为本
  
  有了经费和大楼,更要有人才和大师。作为医药研究中心主任的初彦辉,便是从这里走出的知名专家和突出代表,也是牡丹江首位“龙江学者”。“龙江学者”的评选从2005年开始,是黑龙江省推出的精尖人才选聘活动,由我国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担任评委,每年评选一次。可以说,当选者都是在国内或国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并保持国内领先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1986年,毕业于佳木斯医学院药学系的初彦辉进入牡丹江医学院工作,这一坚守便是26年。毛泽东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正是凭着26年韧劲和钻劲,他以优异成绩拿到了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长期从事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工作。
  学者出身的初彦辉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医药研究中心的科研水平,他特别重视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广泛合作。2008年至今,已聘请13位国内外知名院士、长江学者和教授为研究中心的客座教授,与他们进行14次学术交流,举办27次学术讲座,极大提升了团队的科研理念。中心还与吉林农大教育部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研究中心、多伦多大学、暨南大学和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心目前建立了一支以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的高学历人才学术梯队。团队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7人;博士10人(归国博士7人)、硕士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人。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交叉、团结合作的科研梯队。
  
学术先行,硕果累累
  
  作为一个研究型的机构,科研成果自然是最能衡量其学术水平的“黄金标准”。近五年来,在初彦辉教授带领下,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究中心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1项;发表学术论文157篇,其中SCI文章36篇;撰写论著13部;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1项。其中他本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1项,参与1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重大课题1项,参与国家“863”项目子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20篇,影响因子累计48.5分,论文他引70余次,发表论著4部,参加国际性学术大会并作报告1次,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2009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08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11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和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目前,他们主要开展抗纤维化生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治疗、环境污染物影响男性生殖内分泌等研究,形成了稳定鲜明、优势特色的研究方向,其中抗纤维化生物治疗研究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在抗器官纤维化生物治疗研究方面,2008年成功地设计并克隆了一种新的截短型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TGF-βⅡR),实验结果表明该“改构型受体”可以与配体TGF-β1结合,抑制靶器官或组织中胶原蛋白的合成,为抗器官纤维化生物治疗以及瘢痕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其研究成果“转化生长因子及相关蛋白抗器官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获2011年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相关专利已获得授权。
  在细胞生长因子在创伤与修复方面的研究方面,首次将FGFs应用于临床治疗了3600多例创伤病人,包括大面积烧伤、瘘道、溃疡以及整形手术后创伤愈合,证明了FGFs对上述适应症具有明显的疗效,为创伤修复提供了新的手段,提出了新的治疗机理。同时,围绕FGFs基因工程药物研发开展系列研究,成功地克服了重组FGFs临床用药免疫原性等问题。鉴于上述成果创造的科学价值和取得的社会效益,该成果获得了200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
  在2型糖尿病并发症病理机制及其药物开发研究方面,以我国道地药材主要成分姜黄素为基础,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率先提出了11β-HSD1双重调节剂的药物靶点概念,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药理分子机制。此外,他们针对极具成药性的新化合物P200301继续进行体内药效、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并完善研究体系中的关键技术,筛选出一类新型的抗2型糖尿病的11β-HSD1双重调节侯选药物,目前已完成临床前研究,争取获得新药临床批件。
  在环境污染物影响男性生殖内分泌研究方面,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物如邻苯二甲酸(Phthalates)、全氟辛烷磺酸(PFASs)等系列环境污染物被广泛使用,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尤其在生殖内分泌方面的健康。初彦辉教授及其团队阐述了DEHP、PFOS等系列环境污染物通过抑制3βHSD1和17βHSD3酶活性进而影响睾酮的生成,从而导致胚胎和睾丸的异常发育。首次详细阐述了PFOS在胚胎期影响胎儿肺部Ⅰ型细胞发育及睾丸Leydig干细胞发育和分化的明确机制。在社会意义上,详实的科研数据为环保部门制定相关的法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产学互动,造福大众
  
  医疗和医药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将为全社会创造出极大的现实价值,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福音。每一项新的科研成果从诞生到最终造福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好的科研成果仅仅是因为在产业化转换上困难重重便无法使社会受益。因此,产学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是医药研究中心发展的必由之路。
  搞研究出身又时刻关心社会需求的初彦辉主任深知这一点,近年来,在他的领导倡议下,医药研究中心利用牡丹江地区药材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合力攻关,研制一批创新药物品种,建立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式的开发模式,为基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及优化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服务。中心与黑龙江仁合堂药业合作研制开发咳尔康口服液、帮助牡丹江灵泰药业解决解郁胶囊的药理学检测、与黑宝药业合作进行中药提纯。还与牡丹江友博药业等企业开展合作,联合申报国家重大新药研制以及黑龙江省新药创新基金,为企业提供新药研制的临床前检测基地。通过校企科技合作,医药中心在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更提升了牡丹江市医药研发创新水平,推动着牡丹江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鉴于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取得的成绩,2010年,医药研究中心被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为黑龙江省教育厅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010年被牡丹江市政府批准建立为北药资源开发与应用基地。为地区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与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产-学-研”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证。
  此外,医药研究中心通过对牡丹江地区肿瘤疾病的调查,着力研究当地天然植物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群众防治肿瘤提供服务。
  如今,牡丹江医学院医药研发中心正以“搭建平台,汇聚人才,研发项目”为宗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地方科技进步,推动黑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