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赵超英:平凡中的不平凡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9-02

 

本刊记者 李晓文

 

 

动植物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常会有异常表现,而众灵之长的人类,却似乎丧失了对自然灾害的天然预测能力。因此,人类从未放弃借助外力对地质灾害做出预测。时至今日,空间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对自然的观测能力,如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无人机等。如果能把先进的空间技术运用到地质灾害的预测中,将会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观测和预防水平。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是以同一地区的两张SAR图像为基本处理数据,通过求取两幅SAR图像的相位差,获取干涉图像,然后经相位解缠,从相位中获取地形高程及其形变的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科学系副主任赵超英教授10余年来潜心研究InSAR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为大型工程设计与施工、地理国情监测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赵超英与地质测量的结缘十分偶然。

上个世纪70年代,教育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出身农村的赵超英在大学之前可以接触到的知识仅仅来自课本。对于当时的他而言,“只要能上大学就行”,为求保险,他选择了冷门的地质测量专业。“兴趣是后来培养起来的”,赵超英表示,他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大学期间,赵超英接触到了丰富的知识,眼界开阔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他不断给自己充电,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这一点对我这么多年做科研非常有帮助。”直至今日,身为研究生导师的赵超英依然手不释卷,少年时期知识的匮乏反而使他的学习热情愈加强烈。

赵超英评价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本科毕业时正逢母校申请到硕士点,成为了母校第一批硕士研究生;硕士期间因表现优异而留校任教;留校一年后又成为母校第一批博士研究生。的确,在人生道路上的三个关键点上,赵超英看起来很幸运。但仔细一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幸运”却又在意料之中了。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真要说“幸运”的话,可能赵超英最大的幸运就在于遇到了导师张勤教授——张勤老师既是赵超英的研究生导师,也是其科研引路人。硕士期间,赵超英在张教授的指导下,到武汉大学进行调研,同时在陕西测绘局、西安测绘研究所等单位查阅文献资料,最终完成研究地壳形变场拟合的硕士论文。博士期间,赵超英在张教授的支持下,转为研究新型雷达技术在地质灾害方面的应用,并凭借在香港理工大学1年的研究助理的学习,加上美国地质局路中教授的技术与数据支持,最终顺利完成研究领域的转变,其博士论文还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在张教授的建议下,赵超英还前往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1年的博士后工作,期间发表了4篇论文,为其深入InSAR国际前沿的最新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现在,赵超英已经是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作为教育部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他参与1项“973”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余项省部级和企事业单位合作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检索20篇,被引用300余次,参与编写行业规范4部、专著1部,并担任10余个SCI期刊通讯审稿。2014年,赵超英获得第一届陕西省“测绘青年科技”奖,2015年又被评为西安市“五四青年”。这一切,使他成为青年学者的励志榜样。就像他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做好自己的事,不要想着和别人攀比。坚持之后,蓦然回首,别人已在你的身后。”

 

希望工作“越做越少”

 

赵超英说,从事地质灾害监测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国家的灾害研究水平,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其实我们最希望的是这方面工作可以越做越少。如果能通过我们的工作,哪怕减少一两次灾害,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意义的。”

2005年至今,赵超英潜心研究新型InSAR技术及其用于多类地质灾害监测的理论与技术问题。他以地质灾害研究为目标,挖掘InSAR技术的潜力,将地质灾害问题与大地测量新技术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为地理国情监测、地质灾害研究和防治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

赵超英的研究具有四方面的特色:其一,他系统研究了缓变型地面沉降InSAR监测理论技术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处理、精度评定和成果表达体系,研究成果已编入地面沉降监测行业规范;其二,他首次将InSAR技术用于地裂缝灾害探测与高精度监测中,获取了西安和太原盆地地裂缝时间序列以及二维形变成果;其三,他系统研究了InSAR技术对多类地质环境条件下崩滑流灾害的探测、监测与机理分析;其四,他融合SAR偏移量技术和干涉技术系统研究了采矿塌陷灾害的调查与大形变梯度监测。

赵超英说,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主要是对地面沉降结果的恢复。以汾渭盆地为例,通过InSAR技术把1992年到2015年间多个时间段的地面沉降结果都恢复出来,这个结果在各省市的国土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应用。一些建筑物、道路、地铁的设计与施工等会根据该成果进行参考。另外一方面是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的探测。以前地质探测采取的方法是光学遥感影像,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经验,且误判率比较高,需要专业队伍去野外调查,作业强度比较大。现在我们把它当作潜在的灾害去研究,应用得比较成功,国内目前主要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区等地的滑坡进行推广。”

赵超英所在的团队由张勤教授领头,现在有11位教师,10多个博士,二三十个硕士。赵超英笑称,团队这么大是因为“凝聚力强,大家来了就不愿意走了”。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有自己所擅长的工作,每个人都能为集体发挥作用,“这是最好的状态”。

除了目前在研的项目,赵超英带领的团队计划从2016年开始,将重点转移到三峡库区和金沙江库区,关注流域灾害的问题。“库区的大坝每年水位的变化有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我们要研究水位变化对库区、库岸的坡体,甚至对移民城镇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凡人名言”不怕苦

 

赵超英十多年来扎根教学一线,在探索科研之外,也为教育无悔付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一名教师,他爱岗敬业,先后3次被评为长安大学“优秀教师”。作为测绘系副主任,他先后组织开展了“测绘讲坛”“博士论坛”等学术活动,在系里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赵超英极为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众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顾及不过来,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我们系每年有七八十个研究生,如果把他们都培养得很优秀,对这个领域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他补充道。

“每个学生从硕士入门,我都会给他们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每次他们提交给我的工作进展都会记录在案。平时我会给他们一些读书的建议,在每周读书会上互相讨论。我自己精力比较充足,管得比较细,他们研究项目的每个步骤我都了然于心。”提及和学生的关系,赵超英信心十足:“我对学生是严,但是学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因为都知道我是为了他们将来过得更好。”

赵超英笑言自己是个平凡人,但也总结了很多“凡人名言”。他教导学生要坚定研究方向,“如果你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去,所有人都会为你让路;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去,那么所有的风都是逆风。”

提到科研的艰苦,赵超英兴味盎然地说:“说到‘苦’,怕苦就会苦一辈子,不怕苦只会苦半辈子。”他解释道:“如果看到一个东西觉得太苦了,就想拖一拖、推一推、避一避,那你一辈子都是这样的。因为人生总是有苦,困难总是存在的。但如果不怕苦,熬过了这段苦之后,吃苦的能力就提高了,很多在其他人看来是困难的事情在你看来就不再是困难了。”

    赵超英的“不怕苦”,让他成为了“平凡中的不平凡”。在他的指导下,相信会有更多优秀的学者脱颖而出,为地质灾害监测事业添砖加瓦。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