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07
——访中保绿农集团总经理陈昶研究员
本刊记者 葛家琪
陈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1993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农药相关的生产、研发、推广工作。作为中保集团的掌舵人,他经历了农药行业的风云变幻,并立志为中国生物农药的发展而努力。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研究至今,我国的生物农药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从最初的直接引进,到后来的一味仿制,再到自主攻关生物农药新品种,积极推动商品化进程,经过几代人努力,中国生物农药的发展已进入相对快速的发展阶段。但不可否认,仿制多、自主研发少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到近年,以中保“阿泰灵”为代表的一批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品种面世并成功商业化,我国生物农药的研发水平才真正上了一个台阶。
作为“阿泰灵”产业化发展和技术推广的领航人,陈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多年来,针对我国病虫草害研制开发新型技术产品、打造农药工业企业样板、引领农药行业健康发展一直是中保人的追求;新时期,致力于发展生物农药和电子商务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中保人勇担时代发展责任的追求。
以防代治,开启植物疫苗时代
“阿泰灵”,我国乃至世界首例植物免疫诱抗剂类蛋白质生物农药,简单讲,它是一种“植物疫苗”。
陈昶介绍,就像人类接受疫苗以提升自身对某种疾病的抵抗能力,中保生物农药团队所倡导的理念,就是通过打疫苗,帮助农作物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据了解,阿泰灵的作用原理就是,用药剂激发植物体内一系列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增强,诱导其释放抗性因子,激活植物抗性系统。同时,激发植物体内基因,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几丁酶等因子,从而诱导植物产生多重防御反应,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起到调节作物生长,增强抗病、抗虫、抗旱、抗寒能力,提质增产的作用。
“这是市场上非常难得的独一无二我有你无的产品,而自主知识产权由我国掌握,很难跟风。”陈昶如是说。2014年2月,“阿泰灵”获得农药登记证,6月正式上市。短短一年,国内推广试用面积超过700万亩,销售额超过7000万人民币。
与之相伴的,还有来自农户、业界、国家以及国际的高度认可——
阿泰灵在小麦、玉米、水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广泛应用,防治病害表现优异,增产效果明显,得到农户一致认可。数据显示,阿泰灵的平均增产效果在15%—20%,在茶叶中表现最为突出,增产达30.89%,同时,它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达75%,在防治柑橘黄龙病上的效果更是令人称赞。
阿泰灵相关技术成果荣获6项专利,4项科技成果奖,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2015中国植保最具市场爆发力品牌产品”等多项荣誉,被评价为:“食品安全与植物生产中的绿色化学革命”。
来自国际的认可,以爱利思达公司的垂青为代表。自2015年初,他们前后派出三批专家、耗费14个月对“阿泰灵”进行了考察评估,最终于今年2月在迈阿密签订了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首个生物农药海外独家代理合作协议,开创了跨国合作的新局面,也标志着中国生物农药产品自强崛起,走向世界。
“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让发达国家的国际大企业掏钱来买,这是首次,而且他们买的只是海外代理权。”谈到这些,陈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对于一直处于购买者、仿制者境地的中国农药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方向
中保创立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唯一的直属高新科技型企业。陈昶是中保第一个正式专职员工,23年来,从当年的事事亲为到如今的掌舵指挥,陈昶的个人成长史也是中保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无论产品研发攻关,还是团队人才培养,抑或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中保的大事小情,都浸透了陈昶的智慧与心血。
陈昶说,从创立之初,中保就确立了以国家的生产所需为导向的最高原则。国家需要什么,中保就做什么。
于是,有了棉铃虫防治药剂中保1号、中保2号(30%辛甲高氯、30%辛胺高氯);有了针对斑潜蝇的自主知识产权微乳剂产品斑潜净;有了针对盲蝽蟓的瓢甲敌;有了针对水稻“两迁”害虫灾害的适时新产品……
多年来,中保以国家重大抗性病虫灾害的发生为时间轴,坚持创新,不断丰富自身产品。到目前为止,中保已经拥有了包括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生产调节剂等在内的70多个种类200多个规格的产品,应用范围覆盖全国。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保并没有将自己陷进重复建设中,他们不搞常规农药大批量生产,而是将自身定位于从科研源头做农药工业样板企业。
所谓样板企业,在于能够代表行业最高水平,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多年来,他们致力于打造行业标准产品,通过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创制国家需要、市场认可的新产品,以一己之力引领中国农药行业发展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陈昶表示:“中保有如此作为,是因为依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天然背景优势。”作为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社会公益性国家级科学研究机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已拥有近60年发展历史,在生物农药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急需产业化。
近年来,中保的发展重心逐渐从化学农药转移到生物农药,既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也是主动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之措。生物农药已成为农药开发和植保市场的新宠,中保正努力扛起引领者和先行者的大旗,“阿泰灵”开了个好头。
中保的另一发展方向也非常明确,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生物农药,期待产业蓝海
投身互联网+生物农药,陈昶有自己的打算。
中保并没有自己建设电子商务网站平台,而是选择和已有大平台合作,“利用现有已经非常成熟的电商平台和技术,将中保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融入进去,把自身的品牌优势发挥出来,体现出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特色。”
在百度搜索中保农药,第一条结果是其在阿里巴巴的经营主页;在天猫或京东搜索生物农药,几乎整个屏幕都会被中保产品占据。这个已经经营三年的电商平台,买家满意度是4.9,回头率20%,仅天猫旗舰店草甘膦成交量今年就已达到33447万笔,综合排名、人气排名均占第一。
遵循“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理念和目标,中保借助互联网优势开辟了线上生物农药的推广和技术服务渠道,尤其是农村淘宝服务,线上线下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如今,中保已是农资电商行业的领军者。他们所凭借的,除了中保产品的质量优势和高效的发货速度之外,还有贴心的技术服务——中保客服人员对各类产品技术咨询的反馈一直非常快捷、专业。
“互联网+做得最开心的,是能够真正把好产品送到田间地头去,不必再受线下销售的渠道限制,而且可以即时沟通、快捷到货,这种改变是革命性的。”陈昶表示,互联网+生物农药,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无论其所产生的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是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方向。
正如他们一直推崇并践行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科技送进千万家。中保人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陈昶亦如此。
陈昶深知,中国生物农药未来的发展道路还很长,唯有脚踏实地、仰望天空,把自己多年的经验灵活运用到企业管理和团队激励中去,才能实现“在工作中体验幸福,在生活中展现价值”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