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2-19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


  近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高技〔2018〕1928号),HEPS项目的主要验收指标包括加速器的储存环束流能量6千兆电子伏,束流水平自然发射度小于等于0.1纳米·弧度,束流强度100毫安,具备提供能量达300千电子伏X射线的能力;硬X射线纳米探针线站对10千电子伏的X射线光聚焦光斑尺寸为30纳米且通量达到5×108光子/秒;结构动力学线站光子能量为20千电子伏的X射线脉冲强度达到1×109光子/脉冲;硬X射线相干散射线站光子能量为12.4千电子伏时,相干光子通量为5×1010光子/秒,且相干衍射成像空间分辨率小于10纳米;硬X射线成像线站最高X射线能量为300千电子伏,且通量达到5×1010光子/秒。
  HEPS项目于2017年12月15日获批立项,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的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首期建设加速器、14条公共光束线站及配套土建工程等,新建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拟于2019年内在怀柔科学城开工建设,建设周期6.5年。项目建成后,将为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平台。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0时1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N变推力发动机开机,逐步将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降到零。在6~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约690秒后,“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落月过程中,降落相机拍摄了多张着陆区域影像图。
  落月后,在地面控制下,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11时40分着陆器监视C相机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图中展示了巡视器即将驶离着陆器、驶向月背的方向。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这些仪器将在月球背面通过就位和巡视探测,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研究,并试验性地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研究。此外,着陆器还搭载了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嫦娥四号”任务为中外科学家提供了太空探索的机会。
  科学家认为,月球背面比正面更为古老,冯·卡门撞击坑的物质成分和地质年代具有代表性,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月球背面也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在此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为研究太阳、行星及太阳系外天体提供可能,也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中国国家航天局愿以此为基础,与世界各国航天机构、空间科学研究机构及国外空间科学爱好者,开展合作,共同探寻宇宙奥秘。
  

中国科学家率先敲开第三代宫颈癌疫苗研制大门


  中国科研团队采用新兴的结构疫苗学方法,获得了只需要7种类病毒颗粒就能覆盖20种HPV病毒型别的第三代宫颈癌疫苗,为研制覆盖所有高危型别HPV的第三代宫颈癌疫苗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敲开了第三代宫颈癌疫苗研制大门。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
  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提高宫颈癌疫苗预防效果的传统方式是增加HPV类病毒颗粒的种类,从而“一对一”地预防更多的HPV病毒型别。现有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宫颈癌疫苗,均使用类似于HPV天然病毒颗粒的“类病毒颗粒”作为疫苗抗原,其中九价疫苗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但仍有与另外近10%宫颈癌相关的HPV型别没有得到覆盖。同时,如果按传统方式研制第三代宫颈癌疫苗,会面临疫苗接种剂量大、潜在副反应大、生产工艺难度大等问题。
  科研团队采用了新兴的结构疫苗学方法,开展第三代宫颈癌疫苗设计。他们比较了HPV病毒颗粒的结构特征和病毒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发现亲缘关系较近的HPV病毒颗粒在结构上拥有共同的骨架和不同的外在细节形貌特征,进而通过结构设计使一种HPV类病毒颗粒同时具备了3种HPV病毒颗粒的外在细节形貌特征,获得了只需要7种类病毒颗粒就能覆盖20种HPV病毒型别的第三代宫颈癌疫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一种HPV类病毒颗粒具有同时保护3种HPV病毒型别的功能,在增加疫苗可预防病毒型别的同时,减少了疫苗抗原所需的类病毒颗粒的种类。
  

我国学者发现疑似“中等大小”的宇宙黑洞


  宇宙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类独特时空结构,但目前已知的黑洞要么相对“很小”要么“超大”。近期,中国科学家在距离地球几千万光年外的NGC3319星系中心发现了疑似“中等大小”的黑洞。国际天体物理领域权威学术杂志《天体物理期刊》日前刊登了该发现。
  黑洞是一种连光都无法逃脱的特殊天体,目前人类已知的黑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质量在几倍到几十倍太阳质量之间,另一类质量在几百万到几十亿倍太阳质量之间。两类黑洞的质量大小极为悬殊,但科学界一直没找到质量介于其间的“中等大小”黑洞,这也是天体物理研究中的一个谜团。
  中国学者通过合作,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欧洲太空局的两颗X射线卫星在NGC3319星系中心探测的数据,以及对比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紫外和光学图像揭示的星系中心位置,采取多波段交叉认证的方法在近邻宇宙成功发现一例“中等大小”黑洞候选体。
  “中等大小”黑洞被认为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学者们的这次研究与发现,对于理解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与增长之谜有重要启示。“就好像我们在草原上,原来只发现有成年狮子和刚出生的小狮子,现在使用高倍望远镜,影影绰绰看到了远处有一只貌似‘中等大小’的狮子。”论文第一作者介绍,他们的研究还在继续。
  

中国北斗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在2018年12月27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完成建设,于2018年12月27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服务范围由区域扩展为全球,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
  据介绍,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斗系统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