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打通生命之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05

——专访著名腔内血管专家陆清声副教授

本刊记者 李 亮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而腔内血管技术的发展使血管疾病的诊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在这一领域,我国血管外科的发展可谓名列前茅。
  2012年10月17日,由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办的2012年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腔内血管学专家将会在此济济一堂。而作为会议的主办方之一、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著名腔内血管专家陆清声副教授早早开始了忙碌的筹备工作。
  
名师出高徒
  
  1992年,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渴望和对医疗事业的向往,高考成绩优异的陆清声最终选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成为该校改制后第一批七年制本硕连读的学生。
  因为是改制的第一年,所以学校十分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自然都十分可观,此外,初由五年转为七年,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学生们的临床训练,而这一系列的新政策对陆清声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体制在带给陆清声契机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普通专业不同,七年制的学生同五年制的学生一起学习,为了保证第一批的学生质量,学校启用了末尾淘汰制。
  陆清声十分清楚,面对竞争,一切抱怨都是卑微的,只有不断的努力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原本二十多人的班里只剩下十五人,而陆清声凭着执著的努力及总分第一名的成绩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中最出色的一员。
  1996年,陆清声开始了医院实习工作,虽然还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医生,但是那种生命相托的责任感早已爬上了他的肩头。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实习期间,陆清声凭着自己的优秀素质脱颖而出,被我国著名的血管外科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医大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全军血管外科学组组长景在平教授收入门下。
  当时的景在平还是一名普通教授,此时的他正致力于把血管外科这条“死路”走活。做别人没做过的事,这样的勇气让陆清声感到钦佩,而景在平教授严谨的科研态度也让陆清声打心底里佩服;景教授也十分喜欢这个基本功扎实、积极肯干的小伙子,因此二人十分谈得来。
  耳熏目染,陆清声渐渐喜欢上了血管外科,实习一结束,他便毫无悬念的选择了血管外科。
  “当时的血管外科还是一个新学科,如果把当时国外的血管外科研究比作‘小孩子’,那么国内的它只能算是‘婴儿’,仅仅处于萌芽状态。”陆清声当时的选择是极具冒险精神的,当时血管外科还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当时的陆清声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成熟的专科,因为那里有看得见的光明前途。“当时我觉得,未知是一种希望,说明它还有很多领域可以探索。”
  就这样,陆清声走上了血管外科的探究之路,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次冒险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腔内血管专家陆清声。
  
创新就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
  
  陆清声说:“我在景在平教授那里的最大收获就是他的创新精神。老师常说,做任何事都要想一想,别人没做过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可不可以用新的方法去做。” 
  显然,“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已经化成了陆清声的创新精神。
  2006年,陆清声来到了美国克利夫兰医院工作学习,这次,他是给自己带着任务的。
  “出国前我总是觉得国外什么都比我们先进,所以我一定要出去看一看他们到底先进在哪里;另外,我也要看一看,他们在哪儿会遇到困难,更要想一想,我们哪里可以做的比他们更好!”。
  一年后陆清声回国了,他看到了国外的先进和不足,几番对比之后,他找到了突破口。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国后,在景教授的支持下,陆清声依照自己的想法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如今,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在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上位于世界前列。
  所谓主动脉瘤就是指动脉中形成了一个像气球一样的瘤,这种瘤的最大坏处是随时会发生急剧大出血而导致患者猝死。其发展和结果都非常无序和不可测,是患者的噩梦。这种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可谓触目惊心,不仅要打开人的胸腔,还要打开人的腹腔,破坏性极大,成功率低。而且这种疾病一般都是老年人易得,病人往往禁不起这样的大型手术,因此许多患者只能放弃治疗。
  “我们的研究进展在于这种疾病的微创治疗。”据陆清声介绍,腔内血管技术,是以血管腔道为径路进行诊断和治疗血管疾病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特点为创伤微小,只要通过血管穿刺或小切口即可完成诊治目的,避免了传统的开腹、开胸、开颅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一系列并发症。“这样的话就算90岁的老人家也可以接受治疗了。1997年,我们开展了全国第一例手术,目前全国可以开展该手术的不少于100家医院,得到了很大的应用。”
  有了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鸟。正因为第二军医大学有了自己的创新技术,才使得该院每年都要接待两到三批来自欧洲和南美洲的团体,陆清声自豪的说:“如今美国纽约大学医院的主治医师以在长海医院血管外科进修为荣,因为他们认为我们的血管外科在全世界是数得上的。尤其是在主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上,我们是领先于国际水平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致力于搭建国际化科研平台。
  1997年,第二军医大学血管外科举办了第一届国际腔内血管学大会,该大会始终以将国际血管外科学的进展引入中国、向全球展示中国血管外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使命。从1997年首次举办大会只有两位德国教授和一位技师参加,到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位专家,腔内血管学大会已经成为贯穿纽约Veith论坛、迈阿密ISET大会、凤凰城ETC、伦敦Charing Cross、巴黎PCR、华盛顿TCD等国际会议链中的重要一环。
  
创新就要敢想敢干
  
  从事临床一线工作15年来,陆清声的创新成果无数:以血液动力学原理入手,将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与医学相结合,揭示主动脉瘤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将计算流体力学与医学向结合,将计算机模拟研究引入主动脉夹层的血液动力学研究,揭示主动脉夹层的发展及治疗机制;以血液动力学研究成果为启发,将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相结合,主动脉瓣球扩式微创腔内置换术、开窗及分支型移植物腔内治疗复杂性胸腹主动脉瘤、系列新型移植物腔内治疗主动脉弓疾病等6项创新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将血液动力学原理应用到腔内治疗新器具的发明创造中,获10项专利,攻克主动脉传统腔内治疗的禁区。
  这样的成绩绝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股子敢想敢干的勇气。
  创新是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自己走下去,这就需要科研工作者不仅敢想还要敢干。
  遇到问题,很多人都会本能的想一想,但是又有几个人会付诸实际行动呢?很多人在动的时候害怕没有未来,可是既然没动,你又怎么断定没有未来呢?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当你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声音说‘算了别做了’,这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你必须坚持,必须明白,创新之路是艰难的,只有你的坚持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凭着这样的果敢与坚持,陆清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具体负责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1项,军队“十五”及“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3项。获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及浦江人才资助。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上海市优秀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1项。获全军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发表专业文章100余篇,其中在Circulation及JACC上发表论著1篇(影响因子分别为14.6,14.1分)。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8部。
  回望中国泱泱五千年,凡是我们祖国繁盛的年代无一不是极具创造力的年代。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用陆清声的话说:
  “祖国要强盛,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屑地努力,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更需要每一个人都富有创造力地去工作。为此,我会永远朝着最新的路走下去。”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