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2

中国研制ITER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
  总重高达400吨,相当于两架波音747飞机重量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极向场6号线圈(PF6线圈)9月20日在安徽合肥竣工交付,将通过海运方式运送至法国ITER现场。
  由中国科学家研制的PF6线圈,位于ITER实验堆超导磁体的底部,该线圈绕制所采用的铌钛超导导体长约13.5公里,绕制完成的线圈主体外径约11.2米,外形类似中国古代的和氏璧。PF6线圈是国际上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它的正常运行将决定是否能够“点亮”等离子体并维持等离子体的稳态“燃烧”,是决定ITER装置运行成败的最重要线圈之一。经过6年的研制,科研人员相继攻克诸多核心工艺难题,实现了零缺陷的既定技术目标。PF6线圈所有关键制造工艺及部件全部一次性通过ITER国际组认证,双饼制造合格率达到100%,超导接头性能显著优于ITER技术要求。据介绍,PF6线圈的成功制造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同时还发展和完善了超导磁体制造的标准和相关规范,先后孕育出10余项专项标准,为中国未来聚变堆标准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交付现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建设内容之一——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宣布开工建设。这也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立以来国家批准建设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由欧盟及美、日、俄、中、韩、印七方共同承担的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对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在沪成立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谋划策,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9月22日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长三角一体化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智库峰会同日举行。
  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由复旦大学倡议,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所联盟高校共同发起,面向区域内外智库开放,旨在着力发挥长三角高校的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国际合作优势,计划通过联合研究、互鉴特色、人才培养等机制,逐渐形成一体化的引领性智库集群。
  专家认为,区域内高校智库在研究长三角一体化方面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先发优势和智力优势,肩负着研究好、阐释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重大理论问题,解释好、解决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部分现实针对性问题的重任。
  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余淼杰建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突破已有省市的行政边界,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培育高端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建立现代服务业中心。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夏文忠表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需要搭建更高层次开放平台,在长三角地区共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沈坤荣表示,打通科学发现到技术突破、技术突破到产业进步的瓶颈环节,长三角需要发展突出现代产业引领,构建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区域产业链,并培育国际级科创中心,发挥国际人才引领优势,协同打造宜居宜业的人才高地。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表示,长三角发展需要关注“长与短”的关系,取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让商品、资本、技术、人员进行自由流通,协调发展“软”环境与“硬”环境。
  
中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9月23日5时1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第48颗“北斗”导航卫星。
  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目前在建的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为适时入网提供服务。这两颗卫星是所属轨道上首次配置轻量化氢原子钟的卫星,还首次配置了新型导航任务处理机,有效提升卫星的性能指标和服务质量。此外,此次任务还搭载了国际搜救载荷,能够进一步提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搜救能力和搜救范围。
  此次任务标志着“北斗三号”组网开始从基本系统向完整系统过渡和升级,也意味着2019年的“北斗”卫星开始进入高密度发射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发射已进入倒计时,“北斗”将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并肩为全世界提供精度更高、运行更稳定、功能更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成为面向全球的重大公共服务空间基础设施。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2次飞行。
  
中国成功实现对月球表面月尘累积质量的测量
  我国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了对月尘累积质量的原位测量。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球物理领域顶级期刊《行星》上。
  月尘测量技术研究团队研制的月尘测量仪属于探月二期工程“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工程参数测量载荷,用于月尘质量的直接测量。研究人员通过整理、分析70多万条有效实验数据,综合考虑了月尘测量仪在月面工作期间日—月—地天象变化、空间环境等多因素协同作用对测量数据的影响,通过数据反演最终成功揭示了探测器特征参数和月尘沉积质量之间的关系,推算得到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地区的年度月尘累积量。
  研究人员介绍,月尘是月球表面最重要的空间环境因素,是人类重返月球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附着于航天器的各种表面上的月尘可能引起很多故障, 包括机械结构卡死、密封机构失效、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部件磨损以及热控系统故障。对月面环境下自然因素引起的月尘年度沉积量的测量有助于为后续航天器的设计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为未来的登月任务提供参考信息。
  使用月尘测量仪并结合其他载荷探测数据深入分析月球的地质特征,和微流星体碰撞引起的尘埃及宇宙尘埃特性,可为后续尘埃探测提供大量可靠有效的科学数据。
  
国内首部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落户江苏
  近日,国内首部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在龙卷风高发地江苏省高邮市安装落户。该雷达主要用于降水观测,可实现对龙卷风、冰雹、雷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持。
  该天气雷达采用全数字阵列和同时多波束接收技术,可获取云、雨等气象目标的位置、强度、径向速度等信息,实时监测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对龙卷风等天气的演变过程进行精细化探测。相比常规天气雷达,该型雷达扫描速度更快、探测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常规天气雷达完成一次扫描需要6分钟,该雷达一分半钟即可。
  江苏是中国龙卷风天气高发省份之首,该型设备的应用可为灾害天气监测、短时临近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提供更多更精细的数据。该雷达进入试验应用,是国家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中“龙卷风探测雷达研制及业务化应用研究”专项取得的重要进展。该项目旨在解决我国龙卷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迫切需求,研制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龙卷探测雷达,探索其成因、识别与预警方法,建立业务化的龙卷观测、预警预报流程与规范。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数据显示,目前3天预报在全球范围可达70%至80%的准确度。我国华南地区的3天预报,准确度能高于80%,准确率的提升依赖于气象科学技术的进步。气象雷达作为气象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进步,对于近年来气象服务的升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3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