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从感知到认知,推动信息技术变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18

——记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芯片学院助理教授陆骐峰

张 闻  卫婷婷

  

  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与智能化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及生活方式。你有没有想过,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系统将从感知到认知实现转变,认知智能的存在可能会与人类相媲美。在这一时代发展趋势下,西交利物浦大学建立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芯片学院,就职于此的助理教授陆骐峰就瞄准了我国信息领域的科技创新高地,不断探寻着这种可能性。

  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家,陆骐峰始终认为:年轻的科研工作者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埋头苦干,更要善于从科学研究中判断产业技术发展趋势,从产业需求中提炼关键科学问题。身肩创新之使命,他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立足行业发展前沿,用不懈科研探索为我国信息领域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面向基础技术的突破

 

  从本科到博士,陆骐峰的求学生涯都是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度过的。

  西交利物浦大学地处长三角腹地,信息产业发达。博士阶段,陆骐峰主要面向基于现有的信息器件进行性能的提升,从事基于高介电常数材料的晶体管研究,并在导师指导下对晶体管的工作机制有了深入的了解。怀抱“希望到工业界去看一看”的想法,他前往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了一年的高级研发工程师。

  也正是在工业界的打磨与锻炼,让陆骐峰看到了国内外在微电子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差距,并下定决心要从更底层的基础研究中进行突破,从而实现相关领域的弯道或换道超车。

  带着这样的思考,陆骐峰联系到了自己的博士后导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张珽老师。张珽老师对科学研究有独特的见解,所做的课题紧跟信息系统发展前沿。在他的指导下,陆骐峰在博士后阶段,将自己的研究聚焦在表皮电子和神经拟态器件方向。

  陆骐峰介绍,表皮电子可以理解为一个获取信息的系统,它可以是我们生物体的信息,也可以是外界的环境信息,它可以如纹身一样贴在皮肤上面进行工作,通过表皮电子实现感知功能,而神经拟态器件是一类模仿大脑工作的处理器,可以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这两个方向的研究工作是基于晶体管的伟大发明和柔性电子的前沿探索,两者结合不仅可以使我们的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还能实现从感知到认知的变革。

 

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陆骐峰看来,信息系统领域的科研创新,需要从底层抓起,从材料到器件到应用一步步进行探索,也许整个研究路径需要5年、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但这是原始创新必不可少的一段路。

  立足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芯片学院这一平台,陆骐峰主要从表皮电子和神经形态器件这两个方向出发,助力信息系统从感知到认知的转变与升级。在类脑信息处理方面,他设计制备了模拟生物神经信号处理功能的人工突触器件;实现了离子调控的突触可塑性增强/抑制并揭示了相关机理;在类脑感知学习领域,设计构建了具有感知学习功能的仿生感知系统;探索了系统在信号感知-传递-处理的应用场景。因在相关领域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他还成功荣获“2023MINE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立足国家需要,做顶天立地的科研。“随着基础研究探索的步步推进,我们最终的科研成果还是要落地的。”陆骐峰说。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个阶段,能将自己所做的科研成果与现有的产业需求进行有效结合,真正将研究落地生根,为我国信息产业创新创造新的突破口。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