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探寻中药“创新密码”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7

——记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药药理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李玉洁

李 莉  卫婷婷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生态资源,在满足人类健康需要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着独特的显著作用。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中就明确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领域迎来一系列利好政策,不仅从顶层设计上对现阶段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部署,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为中医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守正创新、继承发扬的广阔舞台。怀揣“破解中药药理学科密码、构建创新中药研发体系”的科研梦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教育管理处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药药理学科创新团队负责人李玉洁正是奋斗于此的重要建设者和见证者。而她与中医药的不解之缘,要从她坚定的筑梦之旅说起。


薪火相传,玉汝于成

  出身中医世家,幼年时的李玉洁便被家中珍藏已久的一册册发黄变脆、纸面斑驳的中医古籍所吸引。身为国家级名老中医的父亲一生恪尽天职,悬壶济世,他“病者不分贵贱,诊时不计寒暑”的言传身教,在李玉洁心中埋下了精诚博爱、医者仁心的种子。父亲精于脑病、长于针药,他对卒中“脉里脉外都是瘀”的独到病机认识、倡导“益气化瘀”治疗出血性卒中的革新探索、以“乾坤针法”治疗卒中后遗症等,无不在国内中医脑病治疗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父亲“每病必求其本、每症当究其因”“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等学术创新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她。博士求学时,李玉洁选择了中药药理学作为研究方向,报考国内中医药研究领域的顶级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希望自己能在更高的平台上,以直观、客观的视角,现代科学、医学的手段,解读中医临床疗效的深层奥秘。

  在中医药学子心中,中国中医科学院是一个“殿堂级”的存在,攻读博士期间的学业压力不言而喻。李玉洁一头扎进书海,几年间她的足迹遍布北大医学部、协和药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院校的课堂、实验室、图书馆,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导师指导下,她对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的老师常说,‘博士是创新群体’,一定要有独立的创新思路”,面对学术焦点问题和科研困境,“要有敢于亮剑、直面强敌的信心和勇气”。家庭的熏陶、导师的引导,让“传承、创新”成为她科研生涯的一盏明灯,指引她在未来的研究中精勤不辍,不断思考。

  磨砺加身时,梦想更加闪闪发光。当以研究人员身份入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时,李玉洁已做好了直面挑战、持续创新的全部准备,“我想为中医做一件事”成为她越来越强烈而清晰的职业理想,虽然当时的她并不确切地知道应该做怎样一件事、应该怎样去做这件事。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敦促着她在专业领域阔步前行,在心脑血管疾病基础研究和中药干预等研究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11项,其中在她完成的5项国际合作项目中发现的青蒿素B的抗炎免疫活性,也让她有机会开启了一段青蒿素之旅。


担当使命,结缘青蒿

  2015年,“一棵小草的故事”被世界所熟知,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青蒿素相关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均全面支持屠呦呦科研工作,就此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也升级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

  2016年,时任中药研究所科研教育处副处长的李玉洁,凭借青蒿素相关的研究基础和早在2011年即获得的青蒿素相关授权专利等成果,被推荐兼任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助理,肩负起协助屠呦呦老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重任,并全面承担中心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历史的选择成为李玉洁巨大的工作动力,她开始了为青蒿素中心发展而奋力拼搏的全新征程。

  当时的青蒿素研究中心人员稀缺,科研力量薄弱,依托“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李玉洁牵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合作,在青蒿素研究中心构建了完整的抗疟新药体内、体外筛选模型及药效评价体系、青蒿素抗药性预测及机制研究体系,并通过开放共享机制为国内相关单位开展青蒿素作用机制研究、青蒿素耐药性研究及新型抗疟药发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领域课题支持下,李玉洁充分挖掘中心人员专业优势组建攻关团队,“当时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尽快找到切入点全面推动青蒿素相关研究,孵育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功不唐捐,这番源于使命感的努力最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当时这个项目资助的5个方向后来都成长为青蒿素研究中心稳定的科研方向,在最初的几年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群策群力,扎实工作,将当时看来颇为‘小众’的研究目标逐步拓展为极有前景的研究方向,这些工作为青蒿素中心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前期基础。”李玉洁感慨地说道。

  在此基础上,李玉洁带领自己的课题组按照屠呦呦老师“把论文变成药,为临床提供新的可用之药”的期待和嘱托,根据自己心脑血管病研究的专业基础积极思考,最终脑型疟进入了她的视野。“之所以选择脑型疟,首先是通过大量文献查阅,我发现脑型疟危害极大,是造成非洲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屠老师总是叮嘱我们‘科研一定要定位在临床急需的问题上’,因此我选择了脑型疟作为自己在疟疾领域的主攻方向,希望能利用自己中医药的知识为解决这一临床问题助力。”她接着说,“进一步调研发现,脑型疟是由于疟原虫蓄积在患者脑微血管,引起局部‘机械堵塞’并继发缺血缺氧性神经损伤等,从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而言,其实脑型疟与其他脑缺血性疾病具有一定‘相似性’,从中医的角度可以认为是疟原虫导致的‘瘀阻脑络’,因此我提出了‘脑型疟或可从瘀论治’的学术设想,并在搭建的脑型疟药效筛选模型上,确证了采用活血化瘀法干预脑型疟的可能性。”

  此后,通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李玉洁在中医辨治思路指引下成功获得抗疟新单体化合物,目前她的团队正在全力推进化药一类抗疟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希望最终能实现屠呦呦老师“为疟疾临床提供新的可用之药”的期望和目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青蒿素中心发展史上,我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是我最自豪的事情。”李玉洁欣慰地说。

  由于工作调整,2021年李玉洁以教育管理处负责人的身份将工作重点转移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并担负起所中药药理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的任务。李玉洁对团队的发展萌生了新的思考,“如何充分挖掘我所中药药理学科的优势”“如何面对当前中药药理学科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为中医药行业培养合格的人才”,也成了新一阶段她着力去破解的主要议题。


踔厉奋发,再启新程

  “中药药理学科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传统优势学科,学科建立之初网罗了当时国内顶尖的专业人才,在国内中药药理研究领域享有盛誉。”李玉洁介绍道,“近年来,随着学科不断发展壮大,我所先后分支出了7个中药药理相关研究中心,虽然在细分学科领域仍然拥有很强的学术实力,但由于学科力量过于分散,也让我们面临了大团队‘作战’时难以形成‘合力’的困境,因此近十年来几乎没有产出与学科地位相称的研究成果,对外学术影响力明显下降,成为我们学科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2022年启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中药药理学科创新团队项目给予了李玉洁一个全新的展示舞台。在青蒿素研究中心几年的锤炼,让她对团队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很强的组织、统筹能力,她以“打破围栏,合作共赢”为切入点,“我们希望承袭学科深厚背景、打破各中心框架的约束,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分散’带来的问题和困扰,所以都迫切希望通过密切合作,真正具备解决领域内重大问题的能力,为振兴我所中药药理学科奉献一份心力”。

  李玉洁解释说:“首先要做的是‘理清家底’,要明确我们的优势所在,确定稳定的研究方向;其次是‘技术体系提升’,通过创新方法、特色模型构建、团体标准等形式突破技术瓶颈,并最终把学科建设目标落脚到解决行业中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的层面上来。”李玉洁娓娓道来,“另外,中药复方药效评价方法是一个经过数十年发展仍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已证实,完全套用现代药理学的方法并不适合中药本身的特点,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得理论和思路研究方面的突破与创新,破解这个困扰行业多年的难题是身为中医药研究‘国家队’的责任。”李玉洁强调说,“我认为缺乏关注和体现五脏间制化规律和功能联系性的研究思路和药效评价方法,是中药临床疗效优势在实验研究中无法充分表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李玉洁的这一原创思路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重点协同攻关”等项目资助,她带领研究团队在全力探索构建基于五脏关联规律、可凸显中药复方优势的药效评价体系,希望在中药药效评价方法方面开拓出新的路径。作为创新团队负责人,李玉洁还着力打造中药药理学术品牌,她牵头创办了中药研究所“理瀹讲坛”,“理”者,医也,溯及医理之原;“瀹”者,药也,汤煮汇聚成众。论坛聚焦中医药发展战略、医学科学与中药研究前沿,为中药研究学术争鸣融通、合作交流搭建高层次平台。自20224月以来30余名业内名师大家做客论坛,营建了良好的创新、思辨学术氛围,举办7期累计参会人数突破11万,通过高水平的学术碰撞,激发了学科创新活力,提升了学科对外影响力,也有力推动了中药行业学术发展及技术进步。

  如今,李玉洁身兼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药理学会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和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蒿素科技联盟秘书长和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黑龙江省等科技评审专家等重要学术任职,她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领域项目等课题,获各级成果奖9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4部,获专利授权11项,其中国际专利2项。她常说:“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每一个方向都可能产出很好的研究成果。”而这累累硕果,无疑是这句话的最好证明。


躬耕启智,育梦成光

  作为中药研究所教育管理处负责人,李玉洁始终以培养中医药行业拔尖人才为己任,多年来在中药所研究生教育方面统筹规划,默默耕耘。她高度重视研究生思想教育,在中药所每一届研究生入学时,她都会在“第一课”上开展青蒿素精神、科学精神传承教育,着力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她强调培养中研学子的中医药行业责任意识和“中医思维”,强调修德立人、以德为先的底色教育,多年来她“润物细无声”的引导照亮了无数研究生的学术之路。

  李玉洁重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不断挖掘中药研究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近年在中药所原有5门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上,精心组织所内优秀科研人员组建教学团队,为全院硕士研究生增设中药基础课“中药炮制学”、学科前沿课“本草基因组学”、实验技能课“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技术与方法”。2024年又带领中药所导师团队为全院博士研究生开设“心血管病基础与前沿”“生物信息学与中医药现代化”“中药大品种与复杂作用解析系列研究”“中药化学与质量评价”4门专业进阶课程,从而为全院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丰富、完善作出突出贡献,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各二级院所中,中药研究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数始终位列第一,成为中药研究所教育工作水平的一张名片。

  李玉洁着力推动研究生教材建设,通过所内立项孵育机制,前后推动《中药药理学》《神农本草经》2本教材获院“特色教材”立项资助并正式出版。在她的精心部署和持续推动下,《中医药实验动物模型研究与评价方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与应用》《青蒿素精神》3本教材获研究生院教材建设立项并即将出版。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第四轮教学部学科评估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药学科跌出了A类,一时间引起全院上下深深的反思。痛定思痛,作为院中药学科的牵头单位,李玉洁带领中药研究所教育管理部门和各教研室负责人,认真解析学科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精心撰写调研分析报告,为研究生院和所领导献计献策,提供的详实数据成为领导决策的重要参考。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李玉洁作为评估工作组组长,在院所领导指导下,她身先士卒,带领工作组人员深挖学科优势,精心准备评估数据,反反复复润色修改申报材料,在学科全体导师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中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再创佳绩,重新回归行业引领者的地位,这项工作也成为李玉洁任期内最引以为豪的工作成果之一。

  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中,作为一名导师,李玉洁时刻谨记育人的神圣职责,尤其重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挖掘和综合素质培养。“在我看来,研究生培养最重要的一点是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没有被固化、被框架化的思维能力,并为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提供充足的舞台和支持。”李玉洁笑着说道,“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背景、思维能力、个人发展目标等因材施教。”感恩于当年导师的对自己人生道路规划的指导和悉心帮助,李玉洁也不忘在方方面面给予学生关怀和照拂。“我会在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节点给予他们引导和支持,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发展路径建议。我希望我的学生,特别是女性研究者,能够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少受一些干扰,有能力、也有勇气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目前,李玉洁已培养或协助培养研究生30余名,指导博士后、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等客座研究人员多名,而她对于科研的执着和梦想,也正在这样的传承中不断写下新的篇章。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4年10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