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07
——记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高飞
郑 心 卫婷婷
作为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中药炮制与制剂系副主任,高飞致力于“食药结合-菌药结合-工药结合”的中药新型递药系统挖掘中药特色治疗靶标研究。他口中滔滔不绝的科学术语令人很难将他与经济尚未腾飞的大凉山腹地,同时也是“悬崖村”的所在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联系起来。十余年前,他从大山中奋力拼搏而出,蜕变成了以药温情的科技创新人才。
本科毕业于全国唯一的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基地班),高飞曾凭借专业第二的成绩获得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首批基地班直博名额,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直接攻读硕士。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原药学院院长傅超美教授,也是高飞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每每谈及傅教授,高飞的神情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与感激。傅教授是他人生的“领路人”,带他入门、授他学识、教他为人,也是傅老师深植了他回归母校、报效母校的爱与责任。博士期间,高飞再遇良师——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教授陈建萍,一位中西医结合研究专家、名中医。“从中药学研究步入临床相关中西医结合研究,从中医药院校到综合性大学,虽然研究领域和地域有所差异,但我的博士生导师却为我在另一个维度上拓展了眼界,促使我构建起了更大的科研观,也引领我领略了不一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今再忆导师教诲,高飞仍然内心澎湃、感激莫名。
反哺知恩情,博士毕业后的高飞毅然拒绝了近百万年薪和副高职称的橄榄枝,选择回归母校加入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开启他“中药特色治疗靶标挖掘者”的学术新篇。
中药新型递药系统技术创新,是服务于中药制剂终端的常规应用。然而,如何区别于主流医学的递药系统,凸显中药新型递药系统特色,是高飞一直在思索的关键科学问题。回到母校近5年的时间里,高飞一直致力于跳脱中药新型递药系统应用的常规途径。如今,他瞄准中医药前端基础研究,基于中药新型递药系统能够靶向/滞留特定靶标的特点,创新性提出了“中西医结合微纳米靶标挖掘技术”,以实现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疾病的潜在治疗靶标挖掘。
另外,高飞课题组通过两年基础尝试,3年创新探索,开创了“食药结合-菌药结合-工药结合”等学科交叉领域,并将相关技术陆续应用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孕不育、肺炎和肿瘤等疾病,以挖掘出符合中药起效特色的潜在治疗新靶标。依托相关成果,高飞先后荣获四川省青城计划人才、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托举工程A类人才等荣誉称号,并在5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包含两个面上项目和1个青年项目,获批百万级课题两项;作为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创新团队负责人,他相继开发鸡血藤相关系列产品5个,其中两个已经在香港上市;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单篇最高IF为31.6分,8篇IF大于10分,还有高被引论文5篇。
除却科研,高飞还是学生眼中严肃又不失活泼的“引路人”,教学成果丰硕。由他协助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罗锐锋被澳门大学破格录取攻读博士,陈其艳获得澳门大学博士最高奖学金濠江学者,胥海婷、蒲秀兰、祈姗姗均进入国家级人才团队攻读博士学位。2023年,高飞指导本科学生代林鑫等分别参加3项国家级比赛,最终斩获最高奖且名列全国第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眼下的青年英才如赫玲玲、王倩、吴坤和等还在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