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声音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8

张平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武汉大学校长

  过去,高等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通过教师、图书馆等资源获取知识。AI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态势。利用大模型,学生可以快速、海量地获取知识,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正在发生变革。

  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人与人的交流,以及对价值观的塑造和对能力的培养。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灵的对话、价值观的塑造、能力的培养,是大学不能被AI替代的重要功能,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

  未来的大学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许谁都不能给出标准答案。但大的方向是明确的——AI时代,高校要注重对学生数智思维、数智素养、数智能力的培养。

  一是数智思维。现在新工具更多了,学生要有主动利用它们去解决问题的意识。二是数智素养。举个例子,一些学生陷入电信诈骗、非法网贷的骗局,实际上就是缺乏数智素养的表现。数智素养的培养越早越好。三是数智能力。面对新工具,怎样恰当地用好它,实际上是一种能力。我们说数据有价值,但是要有数智能力的人拿到它并科学应用,它才具备价值;不具备这个能力的人拿到它,反而会成为负担。

  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教师也要发生改变。阻止学生使用AI不现实也不合理。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并学会使用这类工具后,才能在设定论文题目、布置作业、组织考试等环节融入技术考量,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育教学工作。

  

张涛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会主任

  在我看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化学研究范式,为我国化学学科发展带来新机遇,其影响深远。

  在研究效率与精度层面,传统化学研究依赖大量实验试错,而人工智能平台能快速处理海量化学数据,借助机器学习算法精准预测反应路径、筛选材料性能。在药物研发中,它可从数万分子结构中迅速锁定潜在的活性化合物,大幅缩短研发周期,降低成本,助力科研人员聚焦创新,加速领域突破。在催化剂研制方面,可以通过单原子催化概念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进行催化剂的理性设计。

  在学科发展深度上,人工智能凭借强大计算分析能力,能模拟复杂化学过程,揭示微观反应机理,为化学理论发展提供支撑,助力攻克长期难题,推动基础化学研究迈上新高度。

  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模式也因人工智能而发生变革。人工智能为化学教育提供虚拟实验等新工具,帮助学生深化原理理解;同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化学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交叉,催生新研究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张钹

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目前,除了利用单一的摄像机之外,人们更多地考虑多传感器融合,即除摄像机之外,还要综合利用激光扫描仪、雷达、声呐、卫星定位等不同传感器,以保证感知的可靠性。同样,对机械手来讲,也需要利用触觉、力觉、力矩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以便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复杂操作,比如装配、抢险救灾、排雷等。具身智能思想推动机器人技术更加关注软件与硬件的高度整合。为了适应不同工作任务的需求,我们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如为家庭服务的人形机器人,拥有灵巧双手的装配机器人,拥有特殊功效的仿生机器人,等等。不同类型的机器人需要不同的控制技术,也会导致不同的学习和感知方式,这反过来又影响机器人形态的设计。这些都属于机器人软硬件协同的问题。

  根据智能体这一概念,机器人将思考、感知和动作连为一体,既可以在数字世界中,也可以在物理世界中完成任务,利用数字世界又可以对物理世界进行仿真,这些对推动机器人的发展意义重大。比如无人车的实验如果在物理世界中进行,就要受到气候条件、突发事件等诸多因素限制,利用仿真模拟则会大大提高效率,节省时间与费用。利用智能体理论,我们可以让机器人相互之间进行博弈,实现机器的自我进化(迭代),使机器人的性能不断提高。

  

李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氢能源技术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还能推动整个工业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未来的大规模生产将主要面向工业领域的降碳需求,比如钢铁、冶金、水泥、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主要依赖化石燃料,未来将逐步转向氢能源,以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此外,氢能源也有可能进入家庭能源市场,就像天然气一样,成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选择。

  如果氢能源技术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中国将能够在能源转型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自给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氢能源技术将起到关键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还能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中国在氢能源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经验借鉴。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氢能源有望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氢能源不仅是可再生能源向化学能源转化的关键环节,还能带动多个领域的发展,比如交通、化工、钢铁、冶金等。氢能源与光伏、风电等其他新能源形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通过氢能源,可以解决光伏和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低碳转型。

  (资料来源于科学网)

  


分享到:
杂志
本期封面

2025年8月

上一期 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