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科学中国人官方网站!!
新浪微博|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由“工”及“医” 由“物”及“人”

    发布时间:2024-11-07

——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黄少丹

张方方  张利霞  

  

  “对人的关怀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系主任黄少丹坚信这一点。这些年来,从清华大学本科阶段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起步,逐渐转向室内环境与健康研究,“由工向医、由物及人”,成为她学术生涯的真实写照。她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深耕不辍,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机缘巧合科研路

  黄少丹自称科研开窍较晚。“我真正对科研感兴趣是在直博之后。”博士阶段,她的课题主要围绕室内建材家具中散发的气态有害物,尤其是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展开。

  家具建材的超标和污染,是我国室内环境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要如何控制建材中的VOC含量?传统的标准方法“穿孔萃取法”,将一定量的建材材料放到苯溶液中,加热到一定程度,材料中的甲醛就会溶解到苯溶液里,以此来确定建材中的甲醛含量。但是,当黄少丹搭建实验舱模拟现实室内环境后,发现问题来了。“有些甲醛在常温环境释放不出来,但在苯溶液中就容易释放出来。那传统方法会不会有问题?”通过实验,她和课题组最终确认,能在常温中释放的甲醛量,还不到建材家具中甲醛总量的10%。而在深入研究后,他们又发现:当VOC分子运动的动能大于它和建材之间相互吸引作用的吸附能时,VOC分子才能挣脱建材的束缚,成为空气污染物。为此,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检测建材VOCs的方法——直流舱逐时浓度法。

  基于这项成果,2013年,黄少丹以第一作者发表了她学术生涯中的第一篇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由于准确高效、通用性强,202011月,这一方法被新的国家标准采纳,并被用于中国船舶重工、万科等企业的7项重点工程,收到了良好的反馈。“我非常开心,这让我觉得我的研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具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她说。


为了同胞的健康

  20168月,黄少丹前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健康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彼得罗斯教授。“我们做的是颗粒物放射性研究,这是我在国外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颗粒物放射性,即颗粒物辐射,黄少丹主要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020年,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她回国了,征得彼得罗斯教授同意,她选择在国内完成项目的收尾工作。在与彼得罗斯教授多番讨论后,他们认为即便项目收尾,仍可就此开展多中心研究。“我们知道,室内建材家具的材料不一样,不同污染物的暴露程度不一样,中美两国人群生活习惯也不一样。那么,污染物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会不会有差异?这些差异的特点又是怎样的?”黄少丹脑海中浮现无数问号,她表示尤其在中国西藏、青海等矿区,其土壤中本来就含有一些放射性元素,被称为高放射性浓度地区。在这些地区,室内环境受到室外影响,其放射性暴露会比其他地区要高。要如何保证这些特殊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她未来计划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但在4年前,黄少丹暂时还没考虑这么多。她正忙着洽谈回国后的工作。在一次演讲中,她谈到离开哈佛之际与彼得罗斯教授的一场谈话。彼得罗斯教授问:“为什么不留下来呢?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一起去做啊!”而她拿出了一幅地图,告诉他,2020年全球有320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其中中国高达100万,近全球死亡总数的1/3。“我的父母、亲人、朋友和同胞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更加需要我回去帮他们解决问题。”

  20217月,黄少丹正式入职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场新的事业之旅开始了。


从宏观到微观,走好每一步

  “在室内环境与健康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者关注的是室外环境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这是一种正向思维模式。而我们采用了逆向模式去思考人体对室内环境,以及室内环境对室外环境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黄少丹郑重说道。

  这个问题贯穿了黄少丹的学术生涯。20231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支持下,她主持的“室内环境与健康”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一个很宏大的题目,黄少丹计划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关注室内建材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问题,从微观层面探索其释放特性、传播特性等;第二步,考虑室内外空气的交互作用;第三步,探索室内环境如何影响人体健康,人体本身又会给室内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以更好地确定室内污染物的限量标准。“这里面最突出的创新点就在于医工交叉。这不是从某个‘点’上解决问题,而是在一个‘面’上形成良性循环。”黄少丹补充说。

  同一阶段,黄少丹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室内建材VOCs散发机理及对室内外环境影响研究”,也在展开。她表示,这是“室内环境与健康”项目中的一个小分支,可为其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早在博士阶段,她就对这一问题展开过研究。“当时主要解决复合人造木板的相关问题,现在会在湿建材方面进行挖掘,更复杂一些。”

  所谓“湿建材”,主要指油漆材料。黄少丹希望能对湿建材有更系统和完整的认识。借此,她希望打破相关研究仅关注室内的局限,从源头上防治室内空气污染,营造健康、可持续的室内环境。此外,她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开展的“室内和车内空气质量与孕婴健康的队列研究”也在进行中。


互助成长,坚定前行

  加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后,院长就跟黄少丹强调,她是作为一个独立研究员在工作。“新人”黄少丹有些忐忑,又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独当一面了。但她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部分学生都是医学背景,很多人缺乏对工科知识的了解。那一年,她手下只有1个博士生和1个本科生,她希望能在互帮互助下,和这个年轻的小团队共同成长。

  到现在,黄少丹团队中已经有4个博士生、2个硕士生和2个本科生。“加上我,一共9个人。”她惊喜地发现,这些学生都很聪慧,也主动承担起实验室的各项工作,他们乐于在遇到困难时积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团结友爱的氛围,让黄少丹十分满意。而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医工交叉的问题,黄少丹在学校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各开设了一门课程,所有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选修。“我希望他们能够把医科思维和工科思维结合起来。”

  “目前在学院里,只有我是完全专注室内环境与健康方向。很多同学刚来的时候没有接触过,这意味着不能马上出成果。我们不能太急,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它是一个积累。这时候,增强学生的自信很重要,我自己的自信心也要增强。”黄少丹说。

  黄少丹坚定地表示,她当前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室内环境健康大数据库。尽管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只有通过系统化的数据积累,才能深入掌握相关规律,为未来的智能产品开发提供精准的支持。“最终的目标是服务于健康,做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研究。”她强调。

  

专家简介

  黄少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副系主任。本科和博士均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美国退伍军人医疗系统从事科研工作。2021年回国至北京大学任职。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以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高质量临床研究专项等,2022年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

分享到:
资讯